浙江在线杭州10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肖菁 蓝震)家里装只监控,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 

  不过,家住杭州小和山高教园附近水木清华小区的刘先生(化名)却颇为困扰。一个多月前,他发现邻居在围栏上安装了一个监控,说是对着门前公共区域,可门前的这条路就是他从后院出入的唯一通道。刘先生感觉行踪每天都被人家监视一样,很不自在。 

  刘先生认为,如果物业部门来安装这监控他没有任何意见,但是个人安装还对准公共区域,他认为此举欠妥。

  自家围栏上的监控 成了矛盾的源头

  水木清华小区规模不小,紧挨宝寿山景区。刘先生所反映监控问题的区域,属于该小区的别墅区。

  记者见到他所说的那幢别墅。门口有些杂乱,一堆红心砖倒在地上,占了大半条路,要往尽头走,只能侧着身子。顺着这堆砖块,可以看到在透明围墙东南角的上侧,架着一台监控,正对着门前的 这条路。在监控的不远处,就是刘先生的家。 

  “这台监控让我感觉非常不舒服。”刘先生说,这条路是他通往后院的唯一通道,他感觉每天出入都被他人监视一般。

  记者试图敲门进去打听情况,不过院门紧锁,多次按门铃,也无人应答。

  物业朱经理介绍,监控差不多是在9月初架起来的,当时刘先生也来和物业反映过,后来经过沟通协商,安装监控的业主把监控挪了个方向,对准了门前的马路。 

  记者电话联系了该户业主的主人温先生(化名)。温先生说,他在围栏上架设这个监控的初衷是为了安全考虑,至于邻居提到的个人隐私问题,他认为,“公共区域不存在个人隐私问题。” 

  类似的尴尬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这个监控,究竟有没有侵犯到刘先生的隐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民事权益中就包括了“隐私权”。浙江东鹰律师事务所律师金志杰说,就这一事件来说,判断是否“侵犯”的核心是温先生有无将所摄录的包括刘先生家人出入的信息,在没有得到刘先生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公开传播。如果仅仅是摄录,而且摄录范围又并非是刘先生的私人领地,那金律师认为,还构不上侵犯个人隐私。

  不过,金律师说,“侵犯个人隐私”有一种新情况值得引起关注,比如拍下一堆某人不愿为人所知的照片,并放到了朋友圈进行公开传播,那就侵犯了被摄像者的隐私权。

  金士杰律师建议,两位业主可以在物业的主持下进行沟通协调,比如调整下摄像头位置,或者温先生觉得这个部位是小区监控盲点,那可以建议物业增设摄像头,而不要自行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