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步维艰。”
想起位于三里亭直街119-5号的老房子,陈煊栋脑子里总会蹦出这四个字。
“太挤了,真的太挤了,当时只六十七平方米,我们三代同堂都在里面,一家老小十口人,转个身都难。”
老房子很潮湿,到了黄梅天,床下面都是水。老房子当然没有天然气,也没有抽水马桶——可以说,这里的“早高峰”很早,早到从倒马桶开始。
坦白讲,三里亭南区块,是一种看得见的“围困”——200余住户的住宅被机场路、秋石高架和现代时尚的公寓楼包围,一边是高端楼群,一边是衰败老街,与繁华近在咫尺却判若两个时代。
这样的环境确实急需改善。
作为今年江干区城中村改造的“第三大战役”、“双城融合”区块中的首个启动区块,三里亭南区块改造则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机遇所致。“到目前为止,江干区城中村改造已经签约5162户,完成率91%;拆除4538户,完成率80%。”江干区城改办专职副主任吴月华说。
如今,三里亭南区块住户签约工作已经顺利收官。
对陈煊栋一家来说,也算是和老房子挥手说了再见——“咔嚓”一声,记忆定格在一张张全家福上。
拆出民生
被“遗忘”的百年老街
距离武林广场仅3公里,三里亭直街多年来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这条直街曾经风光过——早在上世纪初,这里便形成了街区格局。
楼达人1950年就来过这里。“那时候直街已经有了,早晨乡民将自己种的蔬果拿到这儿兜售,形成了热闹集市。”
对这些记忆,他专门写了篇文章。
这一片的历史,其实还更早呢。这里曾是机坊最集中的地方,史称“艮山门外丝篮儿”。
直街繁华,更是因为1949年后这里陆续冒出了红霞丝织厂、西子绸厂等。一到下班时间,工人鱼贯而出,直到消失在烟火气十足的巷子尽头。
“房子建在这,就是看中离单位近,当年我爷爷在红霞丝织厂里管电梯。”陈煊栋说。
封鲜花也是工人中的一员。1988年,她家造起了二层小楼,是整条直街第一座“小洋房”,“多少骄傲啦。”
不过,时至今日,两层小楼在周围迅雷不及的城市化面前,早已“掉队”。
老房子没有卫生间,住户大多自挖化粪池。机场路147号,墙门里住着4户人家。“我出生就在这里,现在90岁的老娘住。”74岁的柏家兴说,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家家户户倒马桶。为了解决如厕难问题,属地闸弄口街道花了很大力气,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建立了简易厕所。
“出租也租不上价,外地人都不高兴住。”陈煊栋说。
让居民头疼的,不仅是环境卫生,还有安全隐患问题。直街35号,是这一片最老的房子之一。吴大伯保存至今的土地证,是杭州市政府于1952年颁发的。
房子是他爷爷的爷爷造起来的,传到他手上,已经是第五代了。“每年台风天,社区天天来上门,就怕房子挺不过去。”
因为承重梁早已开裂,屋顶有下沉现象。
这片城市化的“遗留”区块,“存在D级危房三处,还有不少是C级。”闸弄口街道闻皇庙社区书记郑杭说,“台风天,我们要24小时值班,水一积起来,得赶紧抬着水泵进到居民家里抽水。还有下雪天,雪一压,这种老房子相对容易塌,我们得赶在这之前摸排、加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