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首席评论员 丁建刚

  1.jpg

读懂中国楼市

  由于限价政策,很多楼盘领不出预售证,也由于限价政策,相当数量的项目,没有达到他们的价格预期,开发商不愿意推盘,推迟上市。

  从这一点上说,限价政策在帮助开发商堂而皇之的捂盘惜售。

  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拿地的项目,80%以上没有上市。

  2018年春节过后,杭州房地产市场再次萌动。

  这个春天,杭州楼市引发社会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买房需要付“号子费”。

  虽问及的楼盘均不承认有“号子费”之事,但从整个市场供不应求的形势、从中介口中的说法、从媒体的调查中综合判断,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号子费”成了“耗子费”,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公众和媒体,包括政府与开发商,对“号子费”都做出了回应,也有很多治理的办法:公开摇号、严厉查处……但均未触及事件的实质及本源。

  为何会出现“号子费”?

  罪魁祸首就是限价政策造成的“价格双轨制”。

  始于2016年9月30日的这一轮最严厉的调控,在2011年调控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限价政策”。

  这一轮调控,行政措施的边际效益大幅度递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限价政策。

  鉴于限价政策带来的市场混乱和后果,本人于2017年夏天给多个部门写过内参,建议尽快取消限价政策。

2.jpg

  地方政府虽然了解限价政策的弊端,但无权擅自解除。

  “号子费”是限价政策所致恶果的一个综合性市场表现。

  表面上看,限价政策似乎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公众再也不用去买高价的房子。

  但事实上,限价政策制造了更大的市场乱象与社会不公,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及导致的后果包括:

  ➤ 限价向市场传递错误信号,让人们认为限价解除之时,就是房价大涨之日,引发恐慌抢购。

  ➤ 限价导致市场数据(成交量、成交价格)失真。

  ➤ 限价是违规违约行政。开发商拿地时并未告知将限价,后来部分城市“限房价竞地价”就合理一些。

  ➤ 限价引发权力寻租,导致更大的社会不公正。

  ➤ 限价恶化市场供需关系。

3.jpg

  由于限价政策,很多楼盘领不出预售证,也由于限价政策,有相当数量的项目由于没有达到他们的价格预期,开发商不愿意推盘,推迟上市。

  从这一点上说,限价政策在帮助开发商堂而皇之的捂盘惜售。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杭州市区(不含富阳区和临安区)共有689.6万方涉宅地出让,至今仍未上市的项目体量达565.9万方,占总出让宅地的82.1%。(以上数据均已剔除自持部分)

  行政强行限价,必然造成双轨制,必然造成权力寻租,必然滋生腐败。

  “号子费”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1988年的物价双轨制,曾引起严重的社会恐慌情绪和民怨,甚至是第二年所发生的事件的社会诱因之一。

  在短期商品房市场严重供不应求的阶段,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的经济手段,迅速降低商品房的投资属性。

  如我们曾经多次提过,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论述中也提出过的:为抑制炒房行为,就应增大反复交易的成本,设立按持有时间、住房套数实行差别化的交易环节税负。

4.jpg

  什么叫差别化的交易环节税负?

  其实这就是类似于香港的“双辣招”:按照购买的套数,征收梯级契税(香港称之为印花税);按照持有的时间征税,如果过短期出售,加收短期交易额外印花税等。

  以契税为例(仅举例):

  第一套契税征收3%,第二套征收6%,第三套就是惩罚性的征收15%。

  以类似额外印花税为例(仅举例):

  按房屋购入持有的时间征税,如不到一年之内就出手,惩罚性的征收全价的15%,如一年至两年,则征收10%,以此类推,逐步递减。如持有五年以上再出售,则可免征。

  这个政策取向,远比房地产税更现实更可行。

  ➤第一,收税设在交易环节,任何人都逃不掉。

  ➤第二,契税是原来就有的税种。只需按套数修改一下税率即可。

  ➤第三,避开了艰难浩繁的评估工作,以交易价格为准。

  ➤第四,仅仅威慑和惩罚了多套房和短期频繁交易的投机者。大多数人不受影响,但对市场发出了警示,投机将无利可获。大多数人会拥护,立法也会非常容易通过。

  ➤第五,最大的好处是解决了房地产税立法的障碍和难题。

  在采取类似经济调控手段的同时,放开限价,让市场“无形之手”尽快起作用。

  否则,任何的措施都很难抵挡巨大利益的诱惑,“号子费”势必将禁而不止。

  市场混乱可能仍将持续,甚至可能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