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走在路上嗓门很大的人 到了这里讲话都很小声
临近年关,沈半路湖州街口的善贤人家反而更加热闹起来,省内外的考察团来了一拨又一拨。
作为拱墅区最早的一批城中村改造社区,2014年开始回迁安置,善贤人家再次回到公众视野的原因是一间开张还不满三个月的社区书苑。
137㎡的小型文化综合体
善贤书苑,位于善贤人家6号楼一楼,围墙之外就是碧波荡漾的上塘河,2017年11月底社区举办邻居节时正式开张。
每天分两个时间段开放,周一至周五是8:30-11:30、13:30-16:30,周六周日是9:00-11:00、14:00-16:00。
与其说是书苑,其实更像一个小型“文化综合体”。137㎡的屋子,除了专供阅读的“悦”览空间,还划分出书画教室、牧色屋、烘焙坊等不同功能的空间。
书是众星捧月的主角,除善贤社区自购的部分书籍,大多是杭州图书馆提供的,专门设置一台自助借阅机,通借通还;门类涉及儿童启蒙、社会政治、历史哲学、经济、文学、健康养生等。假如没能找到心仪的纸质书籍,还可以使用三台电子阅览器“Kindle”。
李磊,2008年嫁到当时的善贤村,是社区书苑唯一的志愿管理员。
两个多月观察下来,她发现居民们最喜欢阅读的书籍是《曾国藩》,其次像《冰与火之歌》《亦舒小说全集》《世界史》等也颇受欢迎:“年纪稍大的喜欢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种,年轻的对文学、国学比较感兴趣”。
书画教室的人气也很高,墙上挂满了居民们精心装裱后的作品。57岁的钱爱贞几乎每天都要来写上两个小时,如果上午要买菜就下午来。
U字形的牧色屋全部设置了卡座,日常是一处僻静的阅读场所,需要时则是一个讲故事的“小剧场”。
烘焙坊专门配有烤箱,供居民们切磋手艺,一旁的长桌子闲时展陈着大家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每逢周六,隐藏在窗帘凹槽内的幕布缓缓降下,国学讲堂就开始了。
从精神负翁到精神富翁
善贤人家有常住人口800多人,回迁后生活品质大幅改善。社区开辟了数百平米的“开心农场”,延续农耕文化。
如何让“村民”变“市民”?善贤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忠华希望以书苑为代表的社区文化家园能成为突破口,打破“热衷赌博”“精神负翁”等对回迁居民的刻板印象。
润物细无声,文化带来的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上任管理员前,李磊一直在家相夫教子。因为来自云南且性格内向,回迁后除了婆家的亲戚,平时只和几个闺蜜来往。
书苑开张后,平均每天有20多位居民会来坐坐,最多的一天超过60个,她渐渐变得开朗外向:“以前最多见到年长的喊一声,现在只要来了就能聊上几句,认识了好多新朋友。”
不久前,她闲暇时在书苑织了会毛衣,结果就有来看书的居民上前讨教,现在16位爱好者还专门建立了微信群。
在书画教室,李磊指着书法《沁园春·雪》和国画《教五子》说,这两幅相邻作品的作者思莹与文荣其实是祖孙俩。一些看书的小伢儿,也在居民带动下开始练习。
“以前没这个地方,哪知道小区里还‘卧虎藏龙’有这么多能人。”李磊说,教授烘焙、手工艺的也都是居民,茶道是附近浙江树人大学的志愿者教授的,互助的氛围特别好。
虽然有固定开放时间,但几乎都超时了,她还经常接到居民电话想提早来坐一会的。
“就说想静一静,很多走在路上嗓门很大的,到了这里讲话都很小声,这可能就是一种环境的影响。”李磊说。
城区版“农村文化礼堂”
像善贤书苑这样的社区微型图书馆,在拱墅区还有五个,分散在龙山、蔡马、夹城巷、文澜、华丰等社区。
阅读空间只是其中之一,健身空间、展陈场所、舆情工作室、社区讲堂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社区文化家园,类似于城区版“农村文化礼堂”,调动城市居民在社区里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不久前的拱墅区第十五届邻居节暨社区阅读节上,善贤社区评出了10户“书香家庭”,是居民们推荐产生的。家里有书房、书桌和一定数量的藏书是最基本的入选条件。
“对大人而言,读书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对孩子而言,读书是增长思考的深度。”获奖家庭现场道出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