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因共享而美好 科技因创新而进步
滴滴出行——共享与环保的践行者
前几天,滴滴出行在杭州举办了一场城市伙伴计划发布会,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表示,今年,杭州的移动互联网出行渗透率在全国排名第一,其次是深圳、广州,北京、成都分别位列第4、第5。
2017年,不仅手机支付成为杭州习惯,智能出行也成为杭州标签,渗透到杭州出行的各个角落。
杭州白领陈怡在未来科技城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最近,她刚刚升了职。在庆祝升职的聚会上,她由衷感慨,每天上下班,用打车软件拼车出行,真是省时又省钱。
陈怡家住在钱江新城附近,因为自己不想学车,上下班除了老公有空接送外都靠打车解决,几年前,钱江新城一带人气还不算太旺,早上在小区门口拦出租车,经常很久也见不到一辆车,当年正处于事业发展期的陈怡总是因为打不到车而迟到。直到打车软件的出现,改变了她的出行方式。
陈怡现在每天早上起床洗漱时,就用“滴滴出行”为自己叫一辆快车,这样一出门就能坐上整洁的网约车去上班。有一次,陈怡叫车时,看到了滴滴出行页面有一个拼车选项,她试着与人拼车出行,发现拼车的是单位同事,住在离她家不远的南星桥,一路上,陈怡和同事聊得很愉快,到单位后,陈怡看了看收费单,时间只比一个人打车多了几分钟,但车费却便宜了三分之一。
从此,只要没有特别急的事,陈怡每次点开“滴滴出行”,都会选择拼车出行。在她看来,拼车好处很多,环保、节省路费,还经常能交个朋友。
跟陈怡同幢楼的邻居老张,更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共享经济带来的便利。
陈怡和老张住的小区有900多个车位,但私家车却有1400多辆,停车缺口不小,老张家有一个固定车位,让给老婆停车,自己的车只能停在临时车位上,平时没重要的事,他从不开车:“车子一挪开,马上就被别人停了,再想找个车位很难很难!”老张说。
去年小区业主研发了一款共享停车软件,得到了物业和业委会的大力支持,也解决了老张停车难的问题。每当地下车库有邻居把车开出去,空出来的车位就会通过手机App共享给其他业主,需要停车的业主就可以根据App指引停到共享出来的空位上,收费也比正常停车低得多。这样一来,车位充分利用不空置,小区的停车空间也更大更灵活。
如今,老张每天开车上下班,再也不为车位的事烦恼了,更让老张惊喜的是,在女儿的推荐下,他安装了“滴滴出行”手机App,发现顺风车页面上,有不少和他上下班同路的人。现在,老张每天上下班都会带上一两个拼车乘客,路上有个伴聊聊天,还能把油费赚回来,这样一举两得的事,一两年前,老张想也不敢想。
共享经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捷,在方便的背后,那些高科技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先来看看一张快车订单是如何生成的。
目前,滴滴平均一天要做两百亿次路径规划,这当中,最复杂的系统是派单系统。派单可能是大家以为的最简单的事情,一个订单冒出来,那找最临近的司机,派给这个司机了,实际上它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哪怕仅隔1毫秒。
比如,A用户派了离他最近的一个司机,假设在两公里之外,但一毫秒后,离这个司机只有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个B用户冒出来了,就一毫秒,那么刚刚派的单就不是最优的。怎么办呢?平台会让请求等待两秒钟,在两秒钟里,攒了足够的订单需求和可用的司机,接着,相互之间两两构成一个巨大的系数举证,进行一次撮合。
另外,滴滴出行还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不同区域的供需不平衡,有些区域司机多,乘客少,供过于求,司机的效率没发挥起来;有些区域是供不应求,订单特别多,但司机少,用户体验就差,这种情况下,任何当前两秒钟的调度,都会影响到未来的状态。
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滴滴已经成长为一个“物·移·大·智·云”综合平台的典型代表。
共享出行数据,共建智慧交通
我国目前正大力提倡用互联网+交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技术,多方位地来改善交通,滴滴掌握了宝贵的轨迹数据。
过去,交警往往是通过路口的检测器、摄像头、卡口、地磁这些方式取得轨迹数据,但将这些数据放在地图上面只是一个个的点,而路口与路口之间是一条边,边上的数据是没有的。
由于滴滴的业务发展,能够得到了边上的数据,把点和边汇集到一起,就可以看到全局的交通景象。
基于这些数据,政府部门、学术单位、第三方公司都可以利用它们来做一些相应的挖掘,多方共建,开发出更多的服务,实现“让出行更美好”的理念,这是滴滴“智慧交通”的使命,也是正在做的事情,优化出行结构,让整个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
基于滴滴丰富而高质量的数据,滴滴做了全国四五十个重点城市的整体交通运行报告,除了排名和热点分析之外,还提供每一个城市的实时交通运行指数(TPI),每一个城市都细分到每一个区每一条街。
由此,我们能看到哪些道路是最拥堵的,某个商圈怎么样,因为这些轨迹流都是实时的,只要指数出现异常,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可能是路上有交通事故了,或者路边乱停车了,导致车速不快,第一时间跟交警联动起来,交警可以及时处理。
影响交通的还有一个关键:信号灯。国内的很多信号灯设置非常不合理,能不能尽可能让车在启动之后,一路畅行无阻,而不是每一个路口都要停一下?
通过轨迹流量的动态变化、每一个方向的绿信比(交通灯一个周期内可用于车辆通行的时间比例)、不同路口之间的相位差,可以测算出干道、区域的优化模型,调整信号灯的周期来改善这个问题。
这个模型目前已经在全国六个城市240多个路口铺开,未来还会不断迭代,精益求精,争取更大规模地复制到更多的路口上面去,实现区域式集中“绿”化。
节能环保与智慧出行
如果不使用滴滴出行,陈怡和老张的出行便利度会大大降低,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同样一段路程,会用到更多辆汽车,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汽车共享的出行方式不仅能畅享健康出行,还将迎来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
2016年,滴滴顺风车和专快车(含拼车)全年减少了144.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近91万辆小汽车行驶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或4811万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其中,北京、杭州、成都顺风车和专快车(含拼车)的节能减排效果最显著。
共享出行能令新能源车辆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目前滴滴平台有20万辆电动车,未来十年预计将有100万辆电动车在滴滴平台运营,将对环保产生巨大价值。按1.5万公里/车/年的保守计算,每年将减少123.3万吨碳排放。按200公里/车/天计算,每年将减少约600万吨碳排放。
根据滴滴平台第二季度拼车、顺风车节约总里程对重点城市排名,成都位列城市首位,杭州仅次于北京、天津、深圳、广州,排在全国第六位。
另外,滴滴在公共交通领域也做很多创新,比如基于大数据,对现有路网进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规划,然后根据一些热点,跟公交集团一起做定制巴士和跳站小巴,创造多样性的公共交通服务,最终将所有的出行方式都打通并且线上化以后,通过滴滴的App,滴滴可以对出行作出更加高效、细致、实惠的规划。
例如在一个城市内,人们从A点到B点,我们可能有几十条路径规划,快车直达是一种选择,快车到一个地铁站,坐地铁出行,也是一个选择,骑ofo自行车,去公交站乘坐公共汽车也是一个选择……
这里面不光是把这个组合排列出来,还会为你实时计算路上的交通状况,有可能路上已经堵车了,这时候是不是根据用户的画像结合实际的路况,给用户做一个更精准有效的推荐?
滴滴相信,在一个城市里,如果把这个做好,会是一个很大的创新。当真正把所有交通工具打通之后,未来的出行平台,会像一个你个人的出行秘书一样,甚至有可能和你的日程表连接起来,你每天要去什么地方,它会帮你把所有路径规划和出行方式都安排好。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这就是未来交通,这就是我们真正要去的地方,真正实现为大众服务、以人为本的智慧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