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绿地控股(600606.SH)紧紧围绕国家供给侧改革导向,迎来了“房地产为主业,多产业高度协同”、“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的业绩收获期;2018年第一季度,绿地延续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开局良好。

  绿地控股4月23日晚发布2017年报显示,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长,质量效益持续优化,全年营业总收入2904亿元,同比增长17%;利润总额193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25%;全年共纳税305亿元,在11个省份纳税总额均超过10亿元。同时,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余额同比均有所下降,资产负债率88.99%,下降0.49个百分点;有息负债余额2760亿元,下降3.36%。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全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589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预收账款2374亿元,同比增长41%,为2018年业绩持续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增长至15.21%,同比增加2.20个百分点。

  在2017年整个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背景下,绿地房地产主业以提升竞争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创新转型,销售业绩快速增长,项目拓展成绩显著。其中,房地产主业结转毛利率持续提升,增加近3个百分点至23.36%,利润总额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奠定了公司整体业绩的良好基础。同时,多元产业发展能级快速提升,协同效应日益凸显,特别是大基建产业发展迅速,收入、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成为整体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绿地2017年的这张成绩单背后,是实现全面恢复性增长的一年。在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绿地成功实现“三快三优三突破”的良好发展局面,取得了一系列“从0到1”的开创性成果,为再成长奠定了基础、积蓄了动能。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2018年,绿地将延续2017年全面恢复性增长的良好势头,不断巩固并提升公司第一梯队的行业地位,以优秀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标准全面提升公司价值,实现中长期规模稳定增长、效益快速增长。

  同日,绿地控股发布的2018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延续了良好发展势头,开局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为实现全年业绩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公司继续保持“规模20%增长,盈利30%增长”的中长期稳健发展节奏,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27%;利润总额54亿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30%,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资产负债结构继续优化,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进一步改善实现46亿元。其中,房地产主业一季度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486亿元,合同销售面积414万平方米,回款584亿元,回款率120%。在新增土储方面,一季度抓住“溢价率走低、供应量提升、竞争资金走弱”的土地市场窗口期,延续了去年底以来的较高拿地强度,重点围绕快速成长的高铁站和快速周转的三四线城市项目,大力推进土地储备工作。江西赣州、安徽宿州、重庆万州、广东阳江、湖南株洲等一批高铁站项目先后落地。一季度累计新增土地储备项目28个,权益土地面积579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1166万平方米,权益土地款193亿元,平均楼面价1655元/平方米,预估新增总货值超过1300亿,充沛的新增土储规模和低廉的土地成本,为公司持续增长积蓄了后劲。

  2018年,在实现业绩持续稳健发展的同时,绿地提出“四有企业”战略,推动公司实现全面升级发展:有体量,稳步向万亿资产规模新发展阶段迈进;有质量,持续创新转型升级,千方百计提高效益;有广度,全球化发展围绕“一带一路”、轻资产化等方向转型升级;有温度,响应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实施产业扶贫。一季度,绿地已正式启动百亿精准扶贫战略,首站牵手陕西延川县,将发挥政府、企业、资本和社会等多方面协同作用,创新扶贫机制,通过公司化、产业化方式,拟三年内投入100亿元,以“产业扶贫为主、慈善捐助为辅”的方式参与到全国扶贫事业中。

  新闻材料:

  全面恢复性增长:“三快三优三突破”

  对于绿地在2017年实现全面恢复性增长,张玉良认为,关键是绿地审时度势,准确把握了宏观经济质量、效率、动力变革的整体趋势和机遇,准确预判监管空前加强的金融环境,精准理解和积极应对“房住不炒”的楼市总基调,紧扣“转型、改革、创新、协同、风控”全年主线。恢复性增长主要体现为“三快三优三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快速增长,房地产主业在创新转型中实现较快发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多元产业发展能级快速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持续优化,再成长的动力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协同的商业模式持续优化;科技、康养等新兴产业破土而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拓展取得重大突破,绿地申花足球队勇夺足协杯冠军实现历史性突破。

  其中,绿地房地产主业深入推进创新转型,补短板、优长板、添新板,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较快发展。销售业绩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065亿元,同比增长20%;合同销售面积24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回款2451亿元,同比增长21%。调整投资布局,抢占市场先机,项目拓展成绩显著,特别是围绕特色小镇、地级市高铁站、战略性项目等题材,抢抓城市群溢出效应,抢抓快速崛起的高铁沿线市场。雪野湖、丁字湾、宿州高铁站等69个项目先后落地,新增土地面积约1262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约2325万平方米,土地款592亿元,预估新增总货值超过3000亿元,平均楼面价约2500元/平方米,土地成本优势持续强化。严控成本深挖效益,甲供直采初显成效。通过在集团层面组建材料公司,全面实施甲供直采,并着力强化标准成本管理,已先后完成85类(220种)材料设备集中甲供直采招标,综合降本率达到27%。全年新开工面积29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5%。加强融资与严控财务成本,创新融资方式,积极采用并购贷款、应收款ABS、境外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加大开发贷提款力度,取得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总授信扩盘,整体资金成本持续下降。研发创新持续推进,形成了特色小镇、康养谷、地级市高铁商务区、小镇商业街、精品住宅等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并快速落地推广,推动超高层等拳头产品优化设计。

  2017年,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康养等产业也破土而出、顺利起步。多元产业整体呈现出业绩贡献大、能级提升快、协同效应强、发展后劲足的良好态势。其中,基建产业业绩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经营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37%,新签项目总金额1941亿元,同比增加100%,利润总额同比实现大幅增长,成为整体增长的重要引擎。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先后中标杭州湾二期、三期及许信高速公路、南京求雨山PPP等项目,并成功拓展海外“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签约柬埔寨、马来西亚、冈比亚、老挝等地重要项目。发展能级不断提升。金融产业平稳发展,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房地产基金、一二级市场投资等债权和股权业务稳步推进。积极通过金融手段盘活存量资产和未来资源,与雅居乐战略合作溢价出售绿地物业股权。同时,挖掘集团资源展开资本运作,推进“车库宝”等资产证券化创新产品。消费产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进口商品直销实体门店G-Super全年新开15家,门店总数达到41家,分布在全国17个一二线城市,营业收入超过8亿元,同比实现再翻倍,规模位居精品超市行业前列。海外渠道优势持续加强,与越南有关部门签署5亿美元农产品直采协议。在武汉、嘉兴、苏州等地拓展优质土地资源,建设物流中心。酒店旅游产业稳健发展,全年经营收入18亿元,并围绕“一带一路”推进轻资产化战略布局,成功在柬埔寨金边、泰国芭提雅输出酒店管理,全球累计输出管理项目30个。洛杉矶英迪格酒店、上海大虹桥酒店群等成功开业,酒店客房总数突破9000间。科技产业快速起步,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先后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复旦绿地、交大绿地两个“双创中心”及虹口绿地“创客中心”开业运行。康养产业顺利起步。正式成立康养产业集团,研发了涵盖“医康养娱游乐”六大主题内容的康养酒店产品模型,启动并开工了6个康养酒店项目。

  新亮点不断涌现:产业、区域、资本等全维度打造新引擎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步入新时代、新周期,将考验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张玉良表示,绿地始终走在企业转型创新升级前列,通过在产业协同、区域布局、资本运作等全方位聚焦、提升,实现房地产主业内容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形成了多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新亮点,培育了多个公司业绩增长新引擎。

  在“地产+”产业协同新亮点层面,基建、金融、消费等多元产业板块成长迅速,科技、康养等新兴产业破土而出,绿地“魔方”式的“地产+”产业协同运营模式正成为其运筹大型项目的利器和独特竞争优势,尤其是围绕特色小镇战略,多产业协同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地产+基建”,已落地小镇项目中,基建板块获得了大量基础设施、公建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业务。“地产+地铁”综合投资开发模式稳步推进。“地产+消费”,酒店板块已针对绿地主力打造的文化旅游和健康智慧等小镇,形成了配套酒店产品及服务的标准化方案;零售板块则通过商贸物流题材在多地拓展优质物流土地资源。“地产+金融”,金融板块在原有房地产基金、地产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基础上,筹划设立小镇、物流等产业基金。“地产+科创”,在上海布局“创客中心”产业园基础上,科创产业落地首批特色小镇正悄然推进,潜在区域包括宁波杭州湾、嘉兴、南昌和贵阳等地。“地产+康养”,绿地康养居酒店计划投资200亿五年内在国内外形成500家连锁。“地产+文创”,通过投资控股电竞领军公司,结合电竞新兴文创产业特点及电竞人群庞大市场空间,在新型持有型租赁项目、专业电竞场馆建设及运营等领域,取得细分市场主导地位。

  在全球区域布局新亮点层面,“一带一路”沿线拓展取得重大突破,基建、消费等产业领域均有斩获。2017年,绿地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加快海外经营创新转型,调整海外投资战略布局,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积极在越南拓展大基建和大消费产业项目,成功在柬埔寨大型基建、核心金融业务等领域展开布局。

  在资本运作新亮点层面,投资并购多层次多产业有效推进。围绕产业主线,同步推进战略性并购和财务性投资,特别是发挥国资改革先行优势,深入参与央企及各地国资混改。如:参与东航物流混改项目;成功收购西安建工,大基建扩展至西北地区,完善了“东西南北中”布局。完成投资入股协信,并推动协信重组上市。此外,绿地积极支持下属控股公司通过投资并购做大做强,其中江苏省建成功战略性投资香港上市公司均安控股,协信收购A股上市公司狮头股份成为控股大股东。

  布局2018:全面打造行业、资本市场“双龙头”

  2017年,绿地控股年末总资产达到8485亿元,同比增长16%,继续实现稳步增长。张玉良表示,绿地经过20多年发展,正稳步向万亿资产规模迈进。同时,2018年绿地将迎来整体上市后的A股二级市场全流通,将全面打造行业、资本市场“双龙头”,从四方面实现规模稳定增长、效益快速增长:稳增长,主要业绩指标保持中长期稳定增长势头;提质量,提升在行业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强支撑,聚焦房地产主业,通过“地产+”升级主业核心竞争力;出亮点,推动转型成果落地,实现业绩转化。

  在具体产业发展层面,房地产主业将灵活运用投资策略,积蓄发展动能。加大全年新增土地力度,发挥综合优势大规模获取特色小镇、高铁商务区等题材的战略性项目,有选择性的收购、兼并与合作拿地,强化土地成本优势。同时,围绕刚需住宅、弱改善性住宅、特色小镇、康养谷、高铁商务区等重点产品线,加强产品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强运营降成本,提升竞争优势,包括要做深做细甲供直采工作和大力实施标准成本管理。此外,重点围绕一线城市,积极探索并试水租赁住房业务。房地产主业将找准重点市场和重点发展区域,聚焦“沿海一条线、西部两个圈、中部若干点”,重点抓好以下市场:一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一线城市群及周边地区;二是江西、安徽、武汉、中原、山东、西北、西南、昆明及南宁等二线城市群及周边地区;三是地级市高铁站周边地区。

  推动多元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在业绩层面提升“次支柱产业”作用。基建产业加强拓展重大项目,加快项目落地,同时灵活调整业务结构,以更少的投资带动更多的施工业务。金融产业创新业务模式,提升自营能力,积极发展海外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消费产业将快速放大贸易规模,全国化发展并拓展土地资源,实施投资并购加速发展。科技产业将继续挖掘一批可转化、有市场潜力的科研项目及校友企业,择机开展股权投资。

  2018年,外部环境将迎来五大机遇:宏观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机遇,各地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一轮发展的机遇、经济社会迈向更平衡更充分发展的机遇、城市群蓬勃发展的机遇以及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机遇。同时,企业也需要充分准备应对国内外货币金融环境从紧从严、房地产行业深刻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等层面的挑战。张玉良表示,总体而言,2018年机遇大于挑战,要全面、准确、辩证地加以把握,绿地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绿地将积极拥抱新时代,坚守“绿地,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和使命,紧紧围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全面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抢抓经济社会更平衡更充分发展的历史机遇,抢抓改革红利释放的时代机遇,顺势而为,确保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持续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