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高架路卫星示意图

  东湖高架路下穿沪杭高铁节点

  通车首日高架路监控画面

  12月1日,万众瞩目下,我区首条快速路--东湖高架路正式通车了。

  通车两天感觉如何?快速路到底有多快?25分钟真能到萧山机场吗?建设背后有什么故事?连日来,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体验和多维度采访。

  记者体验高架速度

  25分钟直达萧山机场

  开通首日上午10时许,记者驾车从临东路入口上了东湖高架路,双向六车道的路面视野宽阔,沥青路面平整舒适,全程无红绿灯,一路顺畅,尽管匝道口比较多,但均有清晰指示牌,照着路牌走,一般不会走错路。

  不过要提醒市民注意的是,非机动车和货车一律不能上高架。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期间,非浙A号牌机动车高架路的绕城高速范围内将实行限行。因此限行车辆从临平出发要提前选择在永玄路下匝道通行。此外,东湖高架路主线限速80公里/小时,上匝道限速60公里/小时,下匝道限速40公里/小时。

  记者在不超速的前提下,用时6-7分钟,就到达了与东湖高架二期连接处(外翁线节点),继续前行5分钟就到了东德立交,从这往右,可由德胜快速路直达主城,往左,也可由德胜快速路直达下沙。也就是说,15分钟直达主城区的梦想真的实现了。

  记者继续直行由东湖高架路/通城高架路往机场高速方向驶去,一路畅行,约15分钟就下了机场高速,萧山机场就在眼前了。记者看了下计时表,从临东路出发,25分钟直达萧山机场,完全符合此前的预期,比平时用时整整少了一半,且全程免费,有一种飞一般的感觉。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记者体验时是在周末,路况和天气都比较理想,大家平时去机场还是要预留充分的时间应对可能因各种不利因素造成的延时,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期间。

  市民感慨太快了

  有了同城生活的感觉

  市民顾有朋住在临平,工作在下沙,以前,他上班都是开车从外翁线入口进入东湖高架二期通往下沙,全程需要40多分钟。而从临平到外翁线入口的这段地面道路成了他的心结。“这段10公里的路,至少要花近半个小时。加上道路施工等原因,时常会堵车。最郁闷的一次,开了将近2个小时。所以,有时我不得不绕远路。”2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关注东湖高架路的消息,开工了,他期待;竣工验收,他喜悦;终于通车了,他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现在从家门口就可以上高架,到下沙只要20分钟,这条高架简直拯救了我的‘上班人生’。”

  “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今年收到的最大‘礼包’,从今往后终于可以多睡一会了。”同在下沙上班的钱先生也是格外开心,“我每天6点必须起床了,期间因为不方便还放弃过开车改坐地铁,但总还是不方便。”

  “1号上午去萧山机场差不多是25分钟,2号下午4点回程的时候,路上车比较多,用时36分钟。” 临平的沈师傅,是一位开了18年出租车的老师傅了,他告诉记者,之前,他送客人走的是杭甬高速,单程大约需要50分钟。而且这段高速有很多货车,高峰时段很容易堵车。东湖高架路带来的不仅是用时快了,还能省下过路费,“真是造福大家的一件大好事。”

  市民李金桦昨天傍晚向记者反馈,当天她从娘家运河街道回江干九堡自己家,选择由临东路上东湖高架路,一路开至德胜快速路九堡下,全程33分钟,这比平时节约了一倍都不止,“真的太感谢政府了,曾经不是那么容易回娘家现在就跟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一样了。”她激动地说。

  周边产业平台受到辐射

  快速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三路一环”快速路的开通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捷出行的同时,也辐射到了周边的产业平台。

  “借助这条快速路网,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等重要平台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将更加凸显。”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规划管理科科长袁少杰告诉记者:“在我们开发区的高新园区创业中心内,这里集聚着80余家初创型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新开通的东湖路高架,以及未来即将开通的其他高架路,将进一步缩短与主城时间和空间距离,吸引更多人才前来创新创业。未来,借助这些快速路网,会将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带入进来,为开发区打造智能制造大走廊产业新高地打下基础。”

  艺尚小镇运营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平家住滨江,他告诉记者:“走高速需要收费,每天来来回回生活成本也比较高,现在好了,无论是回家还是去江干那边的批发市场都很方便,在临平工作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

  杭州聚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王敏敏向记者表示:“交通是否便利往往是引进人才的第一要素,我们公司有很多人才来自主城区和下沙等地,快速路的开通也将打消他们对于出行的疑虑,更加安心扎根在这里。”

  海联云客里装饰城就位于“三路一环”快速路高架旁,总经理张励成告诉记者:“我们是看着这条高架从无到有造起来的,商户们也是天天在期盼,快速路的开通对于市场的商贸流通大有好处,无论是客户来采购,还是我们去主城招商,都方便了很多。搭上快速路的快车道,商贸城和余杭的经济都要腾飞起来。”

  领跑“三路一环”最先通车

  听听高架建设背后的故事

  众所周知,东湖高架路是我区第一条高架路项目,此前没有经验,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工程自2016年10月正式开工以来,区交通集团抽调精兵强将,抓住工期和质量两大关键点,沐风栉雨,砥砺前行。

  “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各种难点问题层出不穷。” 区交通集团总工程师寿忠华告诉记者:“首先是由于项目涉及余杭、海宁两地,工程相关审批手续、前期征迁等工作需要两地政府、市民理解配合;其次施工道路战线较长,为让市民尽早感受到项目建设带来的便利,工程3个标段同步开工建设;三是东湖南路原本就是临平城区的主干道,沿线村庄、企业多,车流量大,施工期间需要与交警部门紧密配合,根据进度情况不断组织交通改道,保证边通车边施工,尽量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四是上跨杭浦及沪杭高速、下穿沪杭高铁节点的审批手续复杂,施工时安全措施要求高,且主线高架下穿高铁施工空间时间受限,箱梁吊装难度大,还必须在高铁营运的短暂‘天窗期’即凌晨几个小时内进行施工。”

  区交通集团工程部经理王立平回忆道:“最难的这一段要数沪杭高速上跨这一段预制梁架梁的施工,因为涉及到跨沪杭高速通车,心理压力也比较大,当时我们指挥部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负责人一起在现场呆了足足72个小时,在这三天三夜里,白天,我们就睡几个小时,晚上就是通宵干。大家坐那里,看看施工又看看天上星星,旁边的高铁一辆一辆呼啸而过,现在想来也是一次难忘回忆。”

  “如何保质保量做好高架路,我们是一路不断取经学习,每一个节点都制定了严密的施工计划,然后倒排计划,严抓施工。这个项目做出来,最大的感触是‘鞭子抽得紧’,无论是管理方,施工方还是监理方都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这样才能把项目真正地做好。”王立平说。

  中铁十八局乔司至东湖连接线三标项目部是施工方之一,项目部技术总工刘光品告诉记者:“为了确保高架路顺利通车,我们先后组织1000余名作业人员在现场施工。高峰期,同时作业人员高达600余人。这条路从一块空地、什么都没有到到现在如巨龙般一路往南绵延8公里,说实话,我们都特别有成就感。”

  2年内,通过各部门及属地协同作战,参建各方先后克服征地拆迁、施工战线长、施工条件受限、工期紧张等诸多难题,最终确保东湖高架路在“三路一环”快速路中率先实现通车的目标,将临平与下沙、主城、滨江、萧山多地串联起来,真正圆了临平人“15分钟直达主城区,25分钟直达萧山机场”的“快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