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杭州钱塘新区开启 “土地码”全新模式
导语
钱塘新区试点土地码,取得预期效果。
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12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章嵘嵘 通讯员 丁殿君 苗婧)“数字赋能”已经成为杭州新的时代标签,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日前杭州市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传递出一个信号,杭州正谋划一个新的改革举措——构建“一地一码”协同服务平台。
什么是“土地码”?土地码是地块唯一身份识别码,贯穿规划、用地、不动产登记全过程,实现一块地数据信息“一码归集”,用地服务“一码管理”,企业权益“一码证明”,宏观决策“一码辅助”。
杭州市“土地码”工业项目审批服务改革是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又一创新举措,“土地码”的应用不仅简化了部门之间的审批,促进了政府数字化转型,而且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进一步促进了亲清政商关系。
钱塘新区作为全市唯一试点,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改革工作有力推进,在谋划新、切入准、配合好和成效实四个方面亮点突出,形成一套特有的“钱塘经验”。
钱塘新区风貌一览
六大实施亮点 稳步推广“钱塘经验”
一、稳基石。试点工作立足机制创建,围绕三个“一”,做实四梁八柱,主要是坚持一个专班统筹、一套方案实施、一张清单贯穿的思路,分阶段、分任务、分责任精准有序推进工作。
二、拓路径。试点基于土地码“一码多能”理念,围绕数据传导、信息共享、扫码服务三大功能开展试点多路径探索,实现赋码上云、码上服务和见码发证实践探索积累。
三、增引擎。新区结合实际有效发挥自身优势,多点发力推试点,主要是依托完善的规划编制体系构建基础数据“一张图”和“土地码”底板,依托产业平台创新体制实现“土地码”应用下沉和延伸,依托新区行政审批局建立试点工作快速响应机制。
四、谋协同。试点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准备到试点上线,新区各职能部门始终落实联动机制,在项目策划、审批服务、不动产登记和监管中保持高度协同,服务产生化学反应,不断提升一体化服务效能。
五、建链条。以市区两级联动为基础,在试点实践中逐步创建数据归集供应链、试点应用协同链和互动体验反馈链体系,以改革指引试点,以试点撬动改革,实现改革与试点应用的良性循环。
六、育载体。新区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契机,牢牢抓住营商环境集成改革这个载体,在营商环境各项试点工作中,进一步集成各领域政策,充分发挥政策驱动效应,不断为“土地码”试点应用获取政策红利提供支撑。
钱塘新区风貌一览
五大实施成果 用数字赋能土地
一、编制图。“土地码”协同服务平台有效融合“多规合一”系统,建立了统筹管理“一张图”,年度任务一盘棋布局、编审过程一体化管理、共享成果动态化利用的统筹管理机制在做地招商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数据网。以“土地码”形成有效串联,打通审批协同平台、亲清平台、多规合一平台、“读地云”等多系统平台,建立数据系统一张网,实现数据跑路,让企业办事可以不再跑。
三、服务链。“土地码”成为全流程系统数据跑路的新引擎,通过信息共享,各事项上形成有效串联,材料简、时间短、环节少、响应快的服务机制推动审批协同服务形成一条链闭环。
四、登记码。“土地码”在新区成为了新型“代办员”,依托信息沉淀,在工业项目不动产登记实现了“一码代办,快递送达”,“扫一个码,发一本证”成为新区常态化服务的新模式。
五、智治芯。“土地码”成为审批各环节的信号灯、通行证,见码通行、见码办事让审批环节不停留,全程公开透明,实现办事留痕,监管促廉,在审批服务中建立智慧治理、廉政管理新机制。
钱塘新区风貌一览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杭州数字赋能也深入社会治理全过程。钱塘新区以“土地码”为契机,以群众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审批服务方式改革、审批流程优化再造,优化营商环境,为钱塘新区创造一片投资蓝海。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