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如、相寓、优家、魔方公寓都称入住率超过95%,但没有一家品牌愿意透露利润率和成本结构。

  没有一家长租公寓品牌

  拿出了确切的利润率

  陈如没想到从看房到签租约只用了十几分钟。她刚毕业,在北京找了工作,为省租金打算和朋友合住一间房。离工作单位近、干净整洁是俩人找房最看重的因素。

  她很快看中了一间15平米的合租房。自如配了冰箱、微波炉、空调和简易家具。正是租房旺季,她不敢耽搁,马上签了合同,和朋友共同承担3600块钱的月租。

  长租公寓迎合年轻人审美,选择低饱和度色彩

  魔方公寓供图

  在中国一线城市,陈如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根据租房平台107间的数据,2016年北京市2000多万常住人口中,有近四成的租房比例。房价飞涨,涌进大城市的年轻人催生了巨大的房屋租赁市场——链家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中国租赁市场规模将由现在的1.1万亿增长到2.9万亿。

  租赁领域也是目前地产产业链中唯一得到顶层制度红利的领域。九部门发文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广州推“租赁十六条”、上海批地“只租不售”、北京租购并举……

  大潮之下,那些瞄准了一、二线城市租房群体,把房子改造、装修,配上智能门锁、基础家电、保洁和维修服务,再以单间形式出租的“二房东”们,迎来了春天。

  混战

  比起“二房东”这个称谓,自如们更乐意被叫做“长租公寓”。迈点研究院称,市场上有数据的长租公寓品牌多达135家。从三年前雷军的顺为基金投资优家(YOU+)公寓开始,短短3年,近100亿元资本流向了这个领域。

  长租公寓行业的玩家,按照身家背景来分无非四类:自如、相寓等地产中介;蛋壳、魔方公寓等互联网创业公司;万科等房地产开发商;华住等酒店行业。

  房地产中介最早切入

  背靠链家的自如最早切这份蛋糕。2011年自如上线之前,北京租房市场一居室价格太高,合租房条件又太差。自如简单刷新了租来的房子,配上几件家具,开始了 “1.0时代”,享受了一段并不拥挤的市场。

  陈如租的房子被称为“4.0”——粉色配灰色的“拿铁”装修风格,配了智能门锁和WIFI,双周保洁员免费上门清洁公共区域,家电维修、交租都在APP上解决。“比同地段没装修的房子起码贵五六百,但好在可以很快入住,”陈如解释她当场签约的理由。

  自如在公区配了微波炉、冰箱、洗衣机,上图为“拿铁”风格 来源:自如网

  陈如的房东是北京土著,把房子委托给自如可以得到稳定的回报,也省了带人看房、收租的时间,三年合同到期后,自如配置的电器、家具都将归她所有。

  自如称自己的中介为“管家”。黄睿是北京市西城区某街道管家,她告诉周刊君,买房受政策影响,今年租房客户比去年多;6月他拿下80多份租约,月薪超过3万,负责670多套房子的租后事宜。

  不过租后事项并不总能得到快速解决。陈如告诉周刊君,门锁坏过两次,“管家签约后就像换了个人,有事回应很慢。后来干脆不理我了,我才知道住进来三个月换了三个管家,也没有任何通知。”

  业内把陈如租的分散在小区的房子划进“分散式公寓”一类。集中式公寓要更高端一些,公寓企业会租下整栋房子,统一改造、配上健身房等配套设施。自如品牌负责人告诉周刊君:“自如现在进入了五个城市,拥有35万间房源,占全国公寓总额的35%,规模是行业第一。自如客的数量已经累计85万人,并开出了8栋自如寓。”

  集中式公寓

  图片来源:网络

  和链家比起来,伟业我爱我家上船稍晚。直到2015年,这家有17年历史的房产供应商才推出了“相寓”,彼时,自如已在北京抢占滩头,并在第二年宣布自己年租金达到90亿元,在北京实现盈利。

  和自如一样,相寓也走分散式相寓Home和集中式的相寓Park两条路。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告诉周刊君:“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在全国15个城市有近3千家门店,5万经纪人。相寓已进入12个城市,房间数为 20万套,50万间。”

  长租公寓品牌擅长营造“小清新”装修风格

  上图为相寓home宣传图

  对伟业我爱我家来说,长租公寓起码不是个坏生意——北京“3.17”新政后,2017年上半年二手房交易量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多产品线可以帮助熨平市场周期。

  创业公司:真的还是创业公司

  和拥有密集收房、出房网络的我爱我家、链家比起来,蛋壳公寓等创业公司并没有太大优势。而他们正是长租公寓赛道上数量最多的选手。

  蛋壳公寓近期因超亿元人民币融资受到关注。这家成立三年的公司目前有3万套房间出租。市场部负责人刘猛告诉周刊君,销售人员占团队60%,几十人的客服团队承担租后服务。

  为了争夺应届毕业生,长租公寓推出优惠活动

  图片来源:蛋壳公寓官网

  不过,当周刊君问到“为何仅提供分租”时,刘猛有点惊讶:“我们官网有写吗?”问及“入住率”,他表示手头没有相关数据。

  包括自如、蛋壳在内,打着“房租押一付一”口号的长租公寓品牌,实际上都是由租客和分期贷款平台签约,后者为租户一次性付清房租,租户每月再还钱给贷款平台。

  蛋壳公寓租户牛翎告诉周刊君,蛋壳曾在租期内单方面更换了合作的分期贷款平台,“我们没有接到任何通知,那段时间我和室友都没法正常交租。”

  相比之下,曾因“雷军5分钟决定投1亿人民币”名声大噪的优家公寓,规模小了很多。创始人刘洋告诉周刊君,优家如今运营4000多间房。刘洋对优家的社群运营颇为自得,他曾在杭州的创业小镇做了一个CO专属的创业社区,一百多间房要求租客都必须是“CXO”(如CEO、CTO)。他说:“周六各家门都开着,租客们相互串门。租客包括海底捞创始人和《快公司》杂志的中国区主编。”

  优家公寓官网

  不过,根据自如“泛90后”租住生活报告,租客们最看中的是交通位置、周边配套及小区环境。这么看来,起码对泛90后而言,“社群”多少有点锦上添花的意味,而非核心竞争力了。

  刘洋说广州大本营也已经进入投资回报期,但未透露利润率。

  胡景晖并不掩饰他对创业公司的担忧:“科技创业公司的长租公寓经营、行业认知和管理效益都欠缺很多,很多还是在讲故事,如果没有资金进来,未来会被淘汰掉很多。”

  “集中式公寓就是一个脸面”

  魔方公寓只关注集中式公寓。它把房子隔成25-35平米的小房间,配置后以高出同地段民宅25%左右的价格出租。这家公司如今管理着将近3万间客房,累计融资超30亿元。魔方生活集团副总裁钱智康说,投资回报年限为五年到六年,计划上市。

  魔方公寓宣传图

  集中式公寓品牌比分散式承担着更大的政策风险。房价高企的环境下,长租公寓企业很难短时间里整栋拿下住宅用楼,而国资或者厂房改成住宅,改造成本相当大,更重要的是稍有违规或者政策收紧,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今年上半年,北京严限商改住,“消防不合格”、“打击隔断”等关键词不绝于耳。

  北京电视台2017年7月报道截图

  至于“分散式和集中式公寓谁更赚钱”,胡景晖认为,分散式的相寓Home是“最实在的”,集中式公寓“花样很多,其实就是一个脸面,更重要的功能是打品牌,盈利比较困难。”

  他透露,附带硬件改造的相寓Home两三年就盈利了,租下整栋公寓的Park六年之后才能谈盈利问题。“如果做home的话,都分散在各个小区,体现不出任何品牌价值。现在都靠(集中式公寓)来拉资本风头了。”

  集中式公寓的公共区域

  魔方公寓供图

  房地产企业:多少有点“逼上梁山”

  根据房地产咨询机构克而瑞的数据,在TOP30的房企中,有三分之一已经进入了长租公寓市场。

  让人好奇的是,与房地产传统的“赚快钱”开发模式相比,长租公寓只能称得上是“赚慢钱”。房地产商怎么就看上了重资产、低利润率的长租公寓?

  细究房地产商进军长租公寓的时间,不难发现其受政策影响颇多。去年底,万科低价拍下了北京首宗100%自持土地。此后,多个城市在土拍中加入了全部或部分自持的条款;杭州要求“当溢价超过70%后竞拍自持面积。” 7月底,上海批地要求“只租不售”,还提出,“十三五”期间,预计新增住房供应170万套,其中租赁住房占比要超过60%。

  也就是说,未来房企拿地后的自持物业比例会增加,长租公寓是自持物业重要的去化途径之一。这多少有点无奈为之的意思。

  不过,用自持物业做长租公寓可不是件轻松事。世联行2016年报即是佐证——包括长租公寓在内的资产服务业务,总体毛利率为8%,比上一年度下降12%。主要原因是“拓展成本和公寓前期运营成本”。这比起世联行34%的代理业务毛利率来说,实在算不上高。

  “长租公寓要做好四五年不赚钱的准备”

  对长租公寓行业来说,获取房源只是第一步,出租、营销、租后服务等环节都考验运营管理能力。正因链条太长,长租公寓到底是否盈利,成了外界最关心的话题。

  自如、相寓、优家、魔方公寓都称入住率超过95%,但没有一家品牌愿意透露利润率和成本结构。

  哪怕是手握先发优势的自如,都只透露:“北京微盈利,整体暂未盈利。成本结构属商业机密。”相寓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数据:“从整体的盈利状况来讲,基本要到两年半以后。它还要运营周期的考验。我不知道其他长租公寓是怎么讲的。”蛋壳公寓刘猛避重就轻:“从财务的角度和公司的运营的状态讲,我们公司都是一个很独特的体验。”

  蛋糕是很大,但不是谁都能分到。要盈利,最重要的是规模效应,其次是成本效率和风险控制。

  不管是开发系统、运营服务团队,还是品牌宣传,有规模效益之后,成本才能摊薄。刘猛承认,长租公寓扩张逻辑和滴滴出行、摩拜单车一样,“扩大规模比盈利更重要”。谁都想圈地,高溢价自然屡见不鲜。

  胡景晖告诉周刊君:“我们在北京国贸附近相中上亿的一栋楼,魔方公寓出了市场价两三倍的钱,不眨眼直接拿下来。根据我们的财务测算,那栋楼六七年都不一定盈利。”周刊君向魔方公寓公关部求证,对方回应“真不知道”。

  不过可以确认的是,广州万科竞标棠下泊寓时,以溢价率超 100% 拿下。助理总经理喻敏锋曾对媒体透露,“(棠下泊寓)每平方米的平均成本投入约 2000 元,整个项目共计投入了 4000 万 -5000 万元。若按每个房间平均 1500 元 / 月的租金计算,整个项目近 700 个房间一年租金收入约 1260 万元。在租金仍是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实现收支平衡最少需要四五年。”

  这还没有把运营成本算进去。

  “长租公寓短期是没法赚钱的,进来就要做好四五年不赚钱的准备。我们只能努力去找不那么贵的房,和不那么着急的钱。”钱智康也持类似的观点。

  租金资产证券化与REITs也许是新出路

  国内长租公寓久久未获回报,美国长租公寓运营模式可能有一定借鉴意义。

  美国市场以REITs作为公寓融资的核心来源。目前国内金融机构也表现出对长租公寓的兴趣——以租约证券化的模式,与金融机构合作,将业主和租客的合同打包成一个资产包,租户按月付房租,而公寓运营方则可以提前收回一年的应收款。

  对公寓品牌来说,这些租金有可能是用来拍下一栋新物业。这不但可以盘活房地产企业的不动产物业等重资产,还能够提高企业资产周转率。

  魔方公寓和自如已经做出了尝试。自如发行了资产支持证券产品,首期规模 5 亿元;今年初,魔方公寓曾在上交所发行了类似证券产品。但胡景晖担心的是,“在当前的商办政策下,资产里面的内容到底做成什么是个问题。”

  盈利将会是一个长期问题。刘猛说:“最终一定会形成几个非常大的企业,就像当年酒店业一样。”

  而钱智康听闻广州推“租购同权”后,声音明显有些振奋:“广州市政府很英明,我们会加大在广州的投入。”随后,魔方公寓高调入股了深圳V客公寓。

  我们尚不知道谁会摘下王冠,而吞并已经开始。

  应采访对象要求,陈如、黄睿、牛翎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