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淡的8月终于成为过去。

  据杭州我爱我家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杭州市区(含富阳、大江东)共成交二手房4641套,环比7月份的6809套,下降了约31.84%。而跟6月份的9227套相比,几乎接近于“腰斩”。而且,从过去一年的成交表现来看,这个8月的成交量,仅高于春节休假的2月份。是名副其实的“冷”。

  告别了8月,“金九”能如约而至吗?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可能。数据显示,9月首周(9月3日-9月9日),市区仅成交773套二手房,远低于8月和7月同期。而从市场的具体表现来看,暂时也没有出现丝毫“量升价涨”的迹象。

  一段长时间的低迷期,或许,这将成为接下来二手房市场的常态。

  离职的中介员工

  半个月前,陈林辞职了。

  从2014年9月入行以来,陈林已经在二手房行业做了4年时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人”了。陈林加入的这家公司,在杭州市场所占的份额数一数二,4年时间,他从最初的新人,一单一单,一步一步,做到了门店经理。

  在离职前,陈林负责的门店在西溪蒋村板块,负责绿城·西溪诚园、万科·西溪蝶园、坤和·西溪里、融创·河滨之城等中高端小区的二手房买卖业务。在这个板块,陈林的门店一直是成交大户,而且得益于这里房子的高总价,他的收入在行业内也属于中上水平。

  “以前从来没有过辞职的想法,没想到今年8月,竟然变成了一个现实问题。”陈林告诉记者,市场行情的转冷,是他离职的最主要原因。“从7月份开始,受到拍地和新房摇号的影响,二手房开始降温,来看房的客户大幅减少,而且都是不诚心买。”陈林说道。

  进入8月,行情并没有好转迹象,而是继续下行。“我们公司在西溪区域有五六条组在做新房和二手房的买卖业务,据我所知,8月份加起来总共才成交了9单,而在7月份以前,月成交都是20单以上,可以说是腰斩了。”陈林告诉记者。透明售房网的数据显示,过去30天,整个西溪板块,二手房只成交了17套。

  而市场的趋冷,迫使中介公司不得不采取“节流”的手段。陈林的公司,也不例外,8月初做了几项调整,而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其中一项:所有员工取消底薪,业绩达到4000元后,才发放工资。“这个政策影响蛮大的,尤其是对于老员工,有不少人都离职了。”后来,公司又重新做了调整,条件不再那么苛刻,不过陈林还是选择离开。

  办完离职手续,陈林踏上了旅途,半个月时间,已经在大西南玩了一圈,“工作这几年,除了春节,基本没有超过2天的,现在先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关于未来,陈林说不一定会回到房产行业,“也许是投资公司,也许是互联网企业,想要尝试一下新的行业。”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杭州中介离职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不少知名中介公司,都出现了离职潮的迹象。而且,中介公司开始有选择的减少门店数量,在以前门店比较集中的板块和区域,关掉个别门店。比如,在西溪板块,目前就有豪世华邦、Q房网、绿城置换等中介门店歇业。

  挣扎的留守者

  有人离开,也有人选择留守。

  王欢也是一名中介老员工了,从6年前入行起,他就一直扎根滨江,经他手成交的二手房,早已经超过三位数。现在,他已经是某全国性中介企业在滨江的一名门店经理了。

  “确实,进入下半年,整个二手房市场行情冷了很多。7月份的时候,有人来看房,但是房东不愿意降价。到了8月,房东主动降价了,但买家又不动心了。”王欢告诉记者。据他介绍,现在他这家门店每周上门看房的客户只有两三组,而在上半年,平均每个月都有几十组客户。

  王欢说,现在滨江区二手房价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浮,以东方郡为例,89方的房源,7月份普遍挂牌价在500万元以上,而在8月份,已经有450万元成交的例子出现。“目前,东方郡这边有不少房东调低了挂价,不过成交还是比较困难,”王欢告诉记者,他在7月份成交了3套二手房,8月份是1套,而9月到目前为止还未开单。

  二手房市场的惨淡,直接导致了中介员工收入的大幅缩水。据王欢介绍,跟6月份相比,他8月份的收入下滑了大约40%。最近,王欢把工作重心转向了租赁和新房代理,希望通过在这些板块的发力,能够弥补二手房的无力。

  经历过此前一轮楼市低潮期的王欢,对于接下来的市场行情并不看好,他认为,这波行情也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除非会出台新的利好政策,不然我认为这波低潮至少会持续到明年下半年。”

  不过,王欢并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行业:“事情是自己做的,钱是自己赚的,熬过了冬天,春天自然就来了。”他说,接下来会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正如王欢的选择,不少选择在这个行业留守的从业人员,把目光更多的瞄准了新房市场。“市场冷了,新房不像以前这么好卖了,对于开发商来说,代理和分销的重要性又凸显出来,这是我们的优势和机会。”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不少经纪人都这样说道。

  焦虑的房东

  楼市迅速入冬,对于那些尚未完成“卖房-买房”的置换家庭来说,现在就像是走到了“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十字路口。

  家住城东次新房小区金色黎明的李晶夫妻,今年产生了换房的念头:“小孩子已经三岁了,过两年就要上小学了,希望能买一套学区房。”正好,到今年7月份,这套房子契税满两年,又是夫妻俩唯一住房,成为了“无双税”的二手房,李晶就把房子拿到小区门口的中介门店里挂牌。

  “7月初的时候,挂了440万元,刚挂出去,就有不少人上门来看房,一天就有三四组。”李晶说,经纪人告诉她,像她家这套小区好、楼栋好、楼层好、装修好的房子,在上半年是“闭着眼睛卖”。不过,虽然看房的人不少,真心诚意出价的却不多。过了半个月,李晶在中介的建议下,将挂牌价下调到了428万元。

  将自家房子挂牌的同时,李晶夫妻俩也加快了找房的速度。“我在武林广场这边上班,找房子主要有两点,一个是离公司近点,方便接送孩子,另一个就是要学区房。”在看过不少老小区之后,李晶选定了一套带电梯的公寓,110方房东报价630万元。

  看好房子后,李晶急于下单,不过自家挂牌的房子,却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迫不得已,李晶在8月初把挂牌价下调到了410万元,希望能够快点成交。不过,新的价格出去后,反应还是差不多,“看房是一天一组,但是实实在在坐下来的,只有一两位。”由于价格差距太大,这套始终没有成交。

  在自家房子挂牌价不断下调的过程中,李晶没想到,自己看中的那套房子,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那套房子,挂价从7月份的630万,现在已经降到了580万。当初去谈的时候,为了能让房东降20万元,磨了好几天,没想到现在直接降了50万。”李晶说道。

  最近,李晶又去了一趟中介门店,把自家的房子挂牌价,往上调回到了418万元。“现在整个市场行情都很低迷,我也不着急付钱了,既然这样,还不如再等等,寻找更好的卖和买的机会。”李晶告诉记者。

  主动降价,却还是很难成交,这不是李晶一个人遇到的困境。事实上,在二手房成交量持续低迷,新房限价依旧持续的环境下,对于购房者来说,二手房的吸引力正在逐渐降低,价格横盘的状态或许很快就会结束。

  (应受访者要求,上述陈林、王欢、李晶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