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80713094947.jpg

  自从我们推出1978年改革开放40年来的“杭州好房子”征集活动后,好多读者的记忆闸门就像被打开了一样,纷纷推荐他们心目中不同年代的“杭州好房子”,有些还发来了照片。40年光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杭州却已万象更新美丽蝶变。

  今天的杭州,城市越来越美、越来越大,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回顾这40年的人居变迁,我们记录下杭州人生活变化的点滴,也将努力记取每一个为城市蝶变付出努力的名字。

  40年人均居住面积从3.8平方米到36.4平方米

  至2017年末,杭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6.4平方米,这个数字在1999年还停留在10.1平方米。如果再往前数,1978年杭州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8平方米。

  人均住房面积将近10倍的增长,是40年来杭州人居品质飞升最显性的一个指标。

  “以前最重要是有得住,现在考虑的是住得好不好。”70后杨女士这么总结。

  “爷爷奶奶那辈都住在杭州旧城区,青石板里弄的木结构老房子,一个小院里往往住着几家人,三代同堂挤在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没有厕所,各家各户都用马桶;自来水龙头是公用的,大家轮着用;洗澡就在天井里;院子里还有一口井,夏天可以把西瓜泡在井水里冰镇……虽然那时的生活不那么方便,但旧时光在杨女士的记忆中仿佛装了滤镜,还是有点滴小美好。

  “后来,父母单位分了房子,全家人才搬进朝晖新村60多平方米的大套,过起了单元楼的‘洋房生活’。有单独的厨房、卫生间,还有一个小厅,感觉住进了豪宅。”杨女士回忆说,“在朝晖一住就是好多年,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因为打算结婚,在家长的资助下,我和先生贷款买了一个老小区的小单间,是二手房,70多平方米总价几十万,在里面生活了两三年,有了小孩后,就置换到了附近新开发的小区,有电梯也有学区。”

  现在是杨女士第三次换房,一家三口住进了一个130多平方米的精装公寓里,父母住在同一个小区,面积小一点,也有110多平方米。“以前怎么也想不到现在的条件可以这么好,精装房,有中央空调,有地暖,有新风系统,小区楼下是公园,门口有地铁,还可以和父母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杨女士的故事,是很多杭州人的一个缩影。他们小时候伴随着街巷里弄的记忆,经历过艰苦的“蜗居”生活,但也赶上了好时候,跟着城市腾飞的脚步,向着梦想中的“美好生活”前进。

  商品房+保障房,让美好人居梦想成为现实

  40年间,杭州商品房和保障房“两条腿走路”,让那些昔日躺在人们心底的美好居住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

  从上世纪80年代末,杭州就开启了商品房时代,但真正进入辉煌是上世纪90年代末,绿城、金都、南都等房企,伴随着宋卫平、吴忠泉、许广跃等名字,开始上演了杭州的房地产“传奇”。桂花城、新金都城市花园、南都·德加公寓等楼盘,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也奠定了杭州房产的品质基石。

  如今,杭州已经开启了钱塘江时代,逐渐由一个省会、区域中心,正在走向国际名城,也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视作必争之地。

  据统计,从杭州最初进入商品房时代的18家开发商,到目前的1700多家,杭州的房地产市场不可同日而语。市场得到充分竞争,住宅产品也不断更迭。从毛坯走向全面精装,从奢侈的石材建筑,到同样高精尖的科技华宅;从物业服务的缺位,到优质物业成为买房的要件,杭州的居住品质不断在提升。

  与此同时,面对低收入人群,杭州一套完整的保障用房制度,也是确保住有所居的主要手段。从2001年出现的经济适用房到廉租房,以及2009年推出的公共租赁房,为不同的人群实现住有所居。

  人居品质提升背后,还有这些事

  作为全国唯一连续11年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的城市,杭州的人居品质绝不仅仅体现在住宅小区上。

  例如,作为城市主动脉,道路交通是否通畅,出行是否方便,也是影响生活品质的关键。如市建委负责的杭州快速路网打造,交通治堵工程,都是提高城市出行效率、保障民生的大事。据悉,去年杭州再次成为全国“拥堵整体缓解趋势城市”榜首。

  还有 “三拆一改”则是一种腾笼换鸟的智慧,比如明德路告别违建之后,整装再出发,如今夜宵江湖也没有无序之感;白沙泉强势推进拆违工作,摇身一变成为金融并购小镇,美景与经济齐飞;彭埠入城口,在拆除违建之后,成为花海和绿地的海洋,成为杭州迎接客人的最美入城口……

  河道综保主攻水体环境质量和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治理了污水,让城市里的水系和小区环境更好融合,在家门口也能荡起双桨。

  40年的杭州人居变迁,无论是老杭州人,还是新杭州人,都有无比深切的体会,无法在一篇报道中尽述。接下来,我们还将陆续推出系列特别报道,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杭州城市建设和美好人居建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