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很爱一个人,你会对他(她)的名字念念不忘;如果你很爱一座城,那么,你也会把这座城市每一条大街小巷的名字都放在心上。

  前些日子,杭州城西的花蒋路(规划名)被正式命名为蒋墩路。

  这个名字一出来,有人叫“好”,有人说“不行”,大家讨论得十分激烈。

  昨天,浙江大学退休教师张春林给快报发来一段话,表达了他的看法——

  杭州路名一大怪,就是喜欢把一条马路的起讫点的头一个字组合在一起作为路的名称。如以古荡为起点的古翠路、古墩路、玉古路,以祥符为起点的石祥路、留祥路、祥园路等。

  这种命名方式简单明白、便于识记、利于出行,偶尔为之,未尝不可。但把两个字生硬地连接在一起,牵强、单调、干瘪,缺少完整性、独特性和形象性。这样的路名就像数字编码,没有历史文化的韵味,与杭州这样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特别不相宜。

  那么,蒋墩路为何取名叫“蒋墩路”,我们试着再来梳理一遍。

  从前的花蒋路从西溪路开始一直往北到蒋村。

  花就是花坞果园的意思,钱塘江边的钱江果园,西溪辇道边的花坞果园,都曾是皇家的果园,也是皇家赏花的花园……

  早在明清时期,花坞就享有盛名。当时的《钱塘县志》和《杭州府志》都说它“以多花名,地绝幽邈”。清代翻译家林纾也写过一篇深情的《记花坞》,旅居杭州的胡适和杭籍作家郁达夫也分别于1923年和1935年撰文盛赞花坞。

  以前的花蒋路不是太宽,但也可以开拖拉机,现在西溪湿地福堤就是花蒋路中间的一段。四五十年前,路的两旁种植了大批水杉和皂荚树,每到秋天,金灿灿一片。

  蒋村人的花蒋路好比杭州人的延安路,上海人的南京路,北京人的长安街……

  “蒋墩路”诞生记

  这次被正式命名的蒋墩路,南起文二西路,北至石祥西路,是原来花蒋路的其中一段。

  大家争议的关键是觉得以前“花蒋路”的名字好听、历史悠久,“蒋墩路”似乎没法表达这层意境,略显简单粗暴。

  对于这个名字的诞生,网友说:“是杭州市地名办取的。”昨天下午,杭州市地名办相关负责人做了解释——

  三四年前,我们就在考虑给这条路取名的事情了,就是因为很慎重,所以才一拖再拖。

  这段路,我们也多次去现场看过,其实呢,叫“花蒋路”,我们也觉得挺好的。原来大家叫叫的花蒋路(未正式命名),南起西溪路,北至石祥西路。后来,西溪湿地建起来,中间南起天目山路,北至文二西路这段,变成了“福堤”,这样一来,原来的花蒋路就一分为二了。

  一条路中间断掉,变成了两条路,两条路叫同一个名字,并不合适。

  现在,南起西溪路,北至天目山路这段还是叫“花蒋路”(地图上显示为花坞路),南起文二西路,北至石祥西路,被命名为了“蒋墩路”。

  其实,大家可能有一点误会,给一条路取名字,并不是我们说了算的。“蒋墩路”这个名字,是西湖区地名办报上来的,我们做审核,没问题后,才申报上去的。

  给一条路取名的原则——首先是不能重名、指位性强;其次,再讲究文化含量、历史底蕴和知名度。给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名镇的道路命名,能挖掘出原有道路命名的历史文化,再在这基础上取名字,当然是最好的。

  我们从西湖区地名办了解到,“蒋墩路”这个名字,是蒋村街道报上来的。昨天下午,我们也再次联系了蒋村街道相关负责人。

  负责人感慨地说,给这条路取名字,确实不容易啊——

  2016年,就开始在想这个名字了,我们也想叫它“花蒋路”,毕竟叫了那么多年了,也好听。

  为了给这条路取名字,我们张罗了很长时间。

  经过多方沟通,确定下来要给这条路取名字后,街道还开了会,征集了各个社区和当地老农的意见后,准备了很多备选名字,比如说有一个叫“崇正路”。后来,评选结果是“蒋墩路”得票数最多。

  那么,新命名的“蒋墩路”,还有可能改回“花蒋路”吗?

  杭州市地名办回复:市政府已经发文以正式命名,不会再改了。

  杭州的路名是怎么取出来的?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杭州路网纵横,水道交错,城市的街道巷弄尤其多。

  仔细想想,杭州的路名好听的、有趣的、有韵味的有很多。有的以民间传闻命名,譬如白马庙巷、潮鸣寺巷、刀茅巷;有的以寺庙命名,像菩提寺路、弥陀寺巷、佑圣观路;还有以景点命名的,比方虎跑路、灵隐路、九溪路、龙井路等。

  给每一条街、每一条巷取名,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杭州有专门的《地名管理规范》,对建筑、交通设施的命名都有详细的规定和建议。

  取名的流程大致是建设方首先申报,之后区、市民政局审核、公示,最后政府审批。一般南北向叫“路”,东西向称“街”。

  给路取名,会尽量避免出现序号,比如“**一路”,可以在经济开发区、专属功能区范围内使用,但序号编排一般不超过“三”以上;再比如,道路名字不得使用企事业单位名称以及具有广泛知名度的产品商标名称等。

  给路取名就和给宝宝取名一样,很有讲究,取个有文化内涵、美好寓意的名字,也要翻字典、查资料,征求专家和当地老百姓的意见。

  杭州有许多好听的路名,都是征求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老百姓意见得来的。

  2016年2月18日,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篇题为《好地名如何炼成》的报道,为杭州的路名命名方式点赞。那一年,杭州主城区51条道路、32座桥梁定下了名字,出现了梦蝶街、霞鸣街、龙起路、忆音路等一大批好听的名字。

  登云、隐秀、萍水、竞舟、古翠

  看杭州的路名很有身处琼瑶剧里的感觉

  有人说,路名是城市文化的记忆。当岁月变迁,历史、故事都被遗忘,再也找不到后,路名还在,还提醒着人们曾经的过往。

  “北方游牧民族一路追打大宋,宋朝迁都杭州,元朝定都北京。宋朝官员为杭州取的路名一个个很有诗意:凤起、潮鸣、庆春、清泰、望江、闻潮。”有网友说。

  虽然,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但在其中似乎也真的能读出一些历史感来。

  现在,还有人夸“看杭州的路名很有身处琼瑶剧里的感觉”。网友“竹顶针”曾在微博上列举了一连串杭州好听的路名:登云、隐秀、萍水、竞舟、古翠……

  为了更多地了解杭州的路名, 昨天下午,我去了趟杭州市地名办。办公室里摆着两本厚厚的新版《杭州市地名志》,几乎把杭州大大小小的道路都介绍到了。

  挑几条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哑巴弄,东起湖墅南路,西至和睦路。明代时,叫“夏罢弄”。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光绪年间的《湖墅小志》里有记载,明朝的夏季爵廷尉罢官后住在这里,才叫了这个名字。至于后来叫成了“哑巴弄”,其实是讹传。1966年曾经改名叫“安全路”,1981年又改名叫了“哑巴弄”。

  大家觉得很好听的“登云路”,是因为原来那里有一座登云桥,民国的时候是叫登云桥河下的,1981年改名叫了“登云路”。

  “鲲鹏路”的名字,来自苏轼描述钱江潮的诗句:“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而因为紧邻钱塘江,杭州还有了“望潮路”“吟潮路”“闻潮路”,听来都很有意境。

  也许,路名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在这些名字里,我们能从中看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展望它的未来,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对于这座城市当下点点滴滴的爱。

  这次,大家对于“蒋墩路”的关心,或许就是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