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珍珍 实习生 赵繁荣 区委报道组 石全)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著作《乡土中国》中提出“熟人社会”一词,如今的城市社区成了与之相对的“陌生人社会”,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现象,例如“城市孤独症”等。然而,在宁波镇海区,传统的城市社区正在逐渐被居民自治互助站改变。

  近年来,镇海区不少居民自发在小区里建起一个个“公共空间”,他们聚集在这里,将邻居当家人、把社区事当自家事,携手解决各类社区治理难题,彼此间的感情也更加亲密。

  眼下,镇海区作为我省首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正在结项验收,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作为其中一项创新项目,正在镇海全区推广。

  众筹解难题

  共商社区事

  前不久,在招宝山街道清川佳园小区,居民通过自治互助站众筹,解决了一桩社区搁置许久、悬而未决的难题,14扇损坏已久的防盗门,终于全部换成新的。

  银亲眷不如金邻居。社区治理,如果变成“熟人社区”“家人治家”,事就好办了。

  “小区楼道的防盗门装了10多年,有不同程度破损,大家进出门都觉得很不安全。”清川佳园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负责人都杏娣告诉记者,起初居民找到小区物业,但换一扇防盗门需要花费万元左右,物业维修基金不够。平日里社区工作繁杂,仅凭几个工作人员上门挨家挨户做工作、代收换门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眼看防盗门损坏越来越严重,小区居民们坐不住了。今年年初,自治互助站的志愿者们召开了居民议事大会,最终决定由每户居民筹资300元,每个楼道派出几名热心居民参与收取钱款、选定防盗门厂家以及废旧防盗门回收等事务全程。众人拾柴火焰高,从今年3月开工,到上个月,14扇防盗门已陆续更换完毕。

  “光埋怨、指责,没有出路。我们注意到,居民之间彼此不认识,更谈不上协商交流公共事务。”都杏娣说,只有叩开大家的“心门”,才能形成治理合力。

  清川佳园是镇海最早设立居民自治互助站的小区之一。“老小区里熟人面孔相对较多,有着自治的天然优势。”招宝山街道办事处主任顾昕告诉记者,自治互助站核心成员一般有7个左右,由社区能人、热心居民、网格长、物业管理人员、业委会成员等小区自治领头人组成,逐渐带动居民志愿者参与自治。

  志愿者们走家访户,拜访居民,并组织春节联欢、毅行健身、纳凉晚会等活动,着力营造熟人社区氛围。这几天,港城花园小区居民正忙着筹备“迎国庆”红歌晚会,商议节目编排、众筹音响器材等事情。

  搭起连心桥

  共享新生活

  如今,老小区的自治氛围已逐渐延伸至镇海各类小区,并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

  在涨监矸社区庙前路小区走一遭,平均每两个居民中就有一个是新宁波人。小区位于城乡接合部且靠近工业区,常住人口约5000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过半。近年来,在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的帮助下,邻里间从互不理解的“陌生人”变成了“一家人”。

  别的不说,单是不同的饮食习惯,就曾让邻里间产生了矛盾。宁波本地人喜清淡,新居民多来自于四川、重庆,爱吃辣。“每到午饭、晚饭期间,邻居间因为开窗户炒菜都能吵起来,本地人被辣椒呛得眼泪直流。”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因地制宜解决居民纠纷,2013年小区成立居民自治互助站,并请来新居民中的“调解高手”王有江担任负责人。

  王有江来自四川泸州,同时负责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被新老居民亲切地唤作“老王”。在王有江一次次上门耐心劝导下,新居民炒菜时会主动少放几个辣椒,本地居民也会端上自家烧的海鲜,与新邻居一起分享。

  自学法律知识、帮农民工讨薪,开办暑期培训班、陪伴“小候鸟”……在老王等社区能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新老居民加入自治互助站的大家庭。

  如今在镇海,城市里的“陌生人社会”正悄然发生变化,居民们商讨社区大小事、开展公益活动的热闹场景随处可见。据统计,2012年以来,镇海区以招宝山街道为试点,通过公益创投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逐步引导居民对接街道、社区、业委会,承接社区管理职能,实现事务共治、福祉共享,目前招宝山已建立48个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实现街道全覆盖。截至2017年底,街道已将203位自治站志愿者纳入“草根能人库”,成立84个专业工作室,开展服务13608次,惠及居民4.36万人次。今年8月初,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开始在镇海全区进行推广。

  “自治互助站搭建起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减轻了社区工作者的压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社区的自我组织能力与内在活力。同时,居民们在主动参与家园建设的过程中,彼此变得更加熟悉、更有归属感。”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徐林教授给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