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15分钟在线更新一次信号灯配时方案,在试点范围内形成了一张准“绿网”,并结合这张“绿网”,有效提高通行效率。数据显示,目前试点区域平均通行速度提升超过15%,主要道路停车次数减少近40%,高峰时段道路顺畅比例提升10%。

  这是城市数据大脑——“交通小脑”在萧山试点的成效之一。

  “交通小脑”是萧山城市数据大脑的交通部分,开启了城市数据大脑治理社会的先河,是萧山城市数据大脑的基础原型。目前,萧山已完成基础设施平台和数据资源平台的建设,且已投入运行。先行试点范围主要是萧山中心城区市心路沿线的5平方公里。

  据了解,试点区域内已有电子警察卡口、治安监控等近1000路视频接入“交通小脑”,日接入视频量达到36TB。另外,“交通小脑”先后整合接入交通、城管、气象、公交等13个行业部门57类交通相关数据200亿条,打通了互联网、政务网、公安网、业务VPN网等四大网络,唤醒了大量沉睡数据,进而实现“交通小脑”和前端数据的实时互通。

  而支撑“交通小脑”在线分析海量数据的,是500余台超级云计算服务器,以及众多“算法”模型。当然,算法越来越多,“交通小脑”也越来越聪明,它的思考能力和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研究,“交通小脑”可以提供四种场景服务,包括特种车辆(120、110、119)优先调度、在线信号配时优化、重点车辆精准管控,以及全域事件动态感知。

  以全域事件动态感知为例,它基于全网多数据源融合,可自动对交通拥堵、交通事故、违法触禁、人群集聚四大类交通事件进行24小时自动巡检,使机器识别视频的能力得到新的飞跃。一个简单的例子,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通常流程是当事人或过往车辆主动报警。而城市大脑通过交通摄像头实现“秒知”,并通知附近执勤交警处理,可节省3-5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

  除全面感知交通事件外,“交通小脑”还可将视频自动检测数据与各类网络数据(如接警中心、舆情等数据)进行匹配对比,并依托24小时不间断智能巡逻,对事件轨迹进行完整还原,实现了全面感知、分级报警、精准处理。目前,试点区域内单周有效事件自动报警量已超过5400起,这让政府部门能主动发现异常事件,主动智慧调度处置,及时清除隐患变为现实。

  眼下,“交通小脑”在萧山5平方公里范围内试点,到今年年底,萧山将完成“城市数据大脑”交通治堵云平台的建设,试点范围将扩大到“错峰限行”区域及钱江世纪城区域(66平方公里),到明年年底,进一步拓展至“货车限行”区域(150平方公里)。亚运会前,“交通小脑”将在萧山全域覆盖,实现智慧亚运、平安亚运。

  当然,很多“小脑”将组成一个“城市大脑”。萧山将在“交通小脑”建设基础上,同步推开平安小脑、政务小脑、城管小脑、教育小脑等建设工作,真正实现用数据治理城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