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杭州 环杭 口水 摇号 专题 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 楼市快报 > 浙江楼市  

浙江公布首批17个城乡风貌样板区

2022-05-28 10:35 来源: 省风貌办 / 记者: / 编辑: 陈宇洁

导语

浙江公布首批17个城乡风貌样板区。

  为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的定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整体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和城乡风貌整治提升。

  经过各地各部门协同联动、砥砺深耕,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和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已形成首批17个城乡风貌样板区名单。

  ▼点击查看详情▼

  城市风貌样板区

  (城市新区类)

  杭州市“心相融达未来”亚运风貌样板区

  杭州“心相融达未来”亚运风貌样板区地跨萧山、滨江两区,规模约873公顷,是全省首个跨区级风貌样板区。样板区通过两区联动,落实“杭州意象”理念,融合“自然、传统、现代、和谐”八字方针,着力打造“整体大美、浙江气质”共富单元的现代篇章,形成了机制、管理、数字、运营、技术等五个维度的特色亮点。

  一是跨区融合的机制创新。建立市级协调推进小组,开展集中办公和每周联席例会;二是长效管控的政策创新。缤纷未来社区整合公安、城管、交警等多种执法力量,形成 “四跨合作、一体化治理”的社区综合治理模式;三是数字赋能的平台创新。杭州风貌“智汇通”平台实现样板区项目进展、建设成效等一张图管控;四是一体化的运营创新。采用投建管运一体化模式,实现“赛时亚运村、赛后未来城”的目标;五是风貌管控的技术创新。通过总体城市设计,对城市风貌进行分类管控,强化风貌特色的辨识度。

  通过整治提升,样板区在“貌”上更有杭城国际范儿,彰显城市发展格局,助力品质提升;在“风”上更有大包容的气魄,实践亚运兴城、体育赋彩,助力全民健康;在“智”上有更高的起点,城乡智汇通数智赋能,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助力共同富裕。

image.png

  宁波市鄞州南部创意魅力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

  该样板区是鄞州区门户,规模约285公顷,主要涉及7个大型提升项目,总投资超2.2亿。样板区以筑景展魅力,以善治聚人气,融合行政文化、中央公园、商住生活、未来社区等4大板块,全面展现城乡风貌幸福生活新场景,建设成为“共同富裕样板区、创意魅力示范区、未来城市引领区”。 

  样板区采用统一规划、单体自建、公基统建的开发建设模式,实行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被誉为浙江省城市人防工程“整合建管”新样板;商业水街实施“24”小时活力营造,山丘市集以“民俗商业街+特色集市”模式助力共同富裕,打造消费扶贫综合体;大尺度生态廊道-鄞州中央公园打造景城互融天地,将多元之美在此集聚,是深受宁波市民钟爱的“全民覆盖”共享公园;地标性建筑-宁波博物馆开创了中国建筑界的“新乡土主义”流派;智慧治理和科学管理模式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方面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全市首个上线试运行的区级公共服务应用平台“乐居鄞州”上架“浙里办”、支付宝、鄞管家等APP,有效提高群众生活便利程度。

image.png

  嘉兴市南湖“烟雨江南·红船圣地”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

  南湖“烟雨江南·红船圣地”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位于嘉兴市中心,规模约303公顷。

  样板区的建设以打造融合“红色之美、和谐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于一体、展现整体大美南湖气质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为总目标,围绕“以党建为统领、以文化为脉络、以彰显人民幸福生活为核心、以建设共同富裕示范为目标”的理念,在融合城市文化、功能布局、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落地完成11个项目,总投资50亿元,打造了党建高地示范区、未来生活倡导区、“席地可坐”引领区、“街区+Mall”集聚区、“烟雨江南”样本区“5个示范区”。

  样板区建设使得南湖周边整体风貌焕然一新:红船精神发源地党建教育掀热潮,南湖天地商业街区刷屏微信朋友圈,桂苑等老旧小区变身“温暖嘉”未来社区,有轨电车带来全新体验……红船畔正以华丽蝶变,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image.png

  城市风貌样板区

  (传统风貌区类)

  宁波市江北慈城老城传统风貌样板区

  该样板区位于慈城古县城东北部,是古县城核心区,整体规模约85公顷,其建设以“千年古城新韵、和美共富之窗”为主题,依托千年古县城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通过“延续历史脉络、完善设施保障、创新管理模式”三大措施,让古城传统风貌得到了整体性的保护和延续,慈孝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设施的完善让原住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通过有序导入文化展演、民宿经济、休闲旅游等新业态,让千年慈城古城焕颜新生。

  2022年通过10个风貌整治提升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让古城格局与山水本底相映,打造山水胜景—绿色慈城;让古城记忆与创新文化相融,打造古今辉映—风雅慈城;让古城生活与未来场景相融,打造人本友好—幸福慈城。在深挖历史文化内核、探索历史文化遗存活化利用方面探索出“慈城模式”。

image.png

  温州市鹿城禅街-五马街-公园路传统风貌样板区

  温州市鹿城禅街-五马街-公园路传统风貌样板区位于五马街道,规划单元45.5公顷。

  该样板区围绕“浙南百年第一街·斗城文旅新地标”建设目标,先后启动禅街、五马街、公园路等三大重点改造提升项目,已形成以1400米省高品质商业步行街和14条背街小巷为脉络的街区结构;按照“政策创新、业态活化、管理赋能”建设思路,创新推出“点式”协议搬迁等拆改模式,重塑活化老字号业态和区域文化品牌,迭代升级智慧商圈数字化平台,助力样板区改造更新、文旅融合、数字赋能,全力打造“温州商业活力与传统市井生活并重”的传统风貌样板区。

  目前,样板区年客流量超两千万人次,年文旅收入超三十亿元,实现了风貌修复、产业振兴和资产增值的良性循环。

image.png

  绍兴市越城“越子城”传统风貌样板区

  一座越子城,半部越城史。公元前490年范蠡受勾践之命筑子城,历经2500年,现今的越子城样板区融越国遗迹、古越文化、城市格局于一体,样板区含仓桥直街、前观巷、后观巷三个历史街区,是绍兴古城的精华区块。

  样板区以“绣花实践、文化复兴”为创建主体,以古城保护规划为引领,通过四个方面的典型经验打造样板区建设的“越城范式”:一是以低干预的空间重构手段,构建“街-巷-坊-院-塔-苑”的特色文化空间序列,织补与整合传统街区空间,提升空间特色;二是基于古城保护,出台35条操作细则,开展立面整治、传统建筑修缮,截污纳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空间形象;三是通过接入古城信息展示系统,实现对样板区风貌变迁、管线等多领域全天候实行管控,提升空间管治。四是打造以徐渭书画艺术、绍兴师爷文化为主的青藤文化IP,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提升空间活力。

image.png

  金华市婺城“水韵古婺·燕舞三江”传统风貌样板区

  婺州古城位于金华三江交汇口,浓缩了金华1800年的历史沧桑,区域内有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6个。是金华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

  自2021年开展城乡风貌以来,婺州古城将“古婺文化故里·江浙第一古城”作为建设目标,落地实施了18个项目,累计投资3.5亿元。聚焦文化保护,以“大视野”做好54处古建保护开发,打造鉴赏楼、金华酒博物馆等文化栖息地,守护城市之根;聚焦产业植入,引入精品商户35家,构建精品旅游打卡区,打造有乡愁的古镇、有记忆的街区,单日夜间吸引游客达2万人次,成功获评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聚焦生活提质,坚持修旧如旧理念,100%复原婺派建筑风貌,活化利用原金华六中校舍,将古城边的老旧小区纳入提升范围,探索智慧养老、全龄服务的未来社区模式,努力将古城打造成居民安定安居安业之地。

image.png

  衢州市柯城南孔古城传统风貌样板区

  柯城南孔古城传统风貌样板区包含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和斗潭未来社区两大重点区域,是衢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

  作为“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的发源地,南孔古城传统风貌区体现四个维度的典型经验:一是以依法管控为抓手的空间形态塑造。出台《衢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严控历史文化街区和重要视廊的建筑高度。二是以城市品牌为导向的地域文化传承。创造“南孔爷爷”大IP,扩大“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品牌影响力。三是以持续运营为前提的功能业态升级。整治提升老街风貌,结合国家级儒学文化产业园,培育具有可持续运营能力的新业态。四是以城市文旅为触媒的生活方式再造。推出南孔文化主题活动,将生活动线与文旅流线融合,把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和斗潭未来社区打造成城市文旅区。

  通过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老百姓们对于“南孔圣地”的品牌认可度更高了,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也更强了。

image.png

  城市风貌样板区

  (特色产业区类)

  杭州市富阳公望富春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阳公望富春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位于富春山居图卷首段富阳东洲街道,规模约534公顷。样板区融合“亚运”主题与“黄公望”文化,以风貌整治促片区发展,重现“百里富春山居图、五十里春江花月夜”华彩。

  样板区以北支江亚运水上运动中心建设、北支江综合整治、沉浸式夜游项目为风貌提升重点精品工程,结合场馆赛后运营、水上运动基地建设,点燃“亚运水赛场,活力江上游”体旅产业主引擎;以傅陆学艺馆、两岸青年创业园区建设,打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文旅产业新窗口;以“公望女管家”“山居风貌谈”“村民风貌手册”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将风貌管控与民宿、农家乐等民生产业有机结合,打造兼具隐市山水之静和水上亚运之动,百姓乐享共富的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

image.png

  绍兴市上虞曹娥江一江两岸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

  曹娥江一江两岸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依托曹娥江和e游小镇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景观和产业文化品牌,生动诠释产、城、景、人融合发展的精神内涵。

  江河为脉,重点打造一江两岸生态景观带,全面融合“水利、景观、文化、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着力构建“人在江中游,城在岸上走”的景观新格局;产业为核,加快推动“游戏、影视、动漫、视听阅读”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高层次创新人才汇聚,精心培育“电机产业大脑”等产业数字化场景应用,充分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动能;人文为魂,陆续建成城市阳台、门户客厅、众创街区、青春公寓、游船码头等配套设施,持续优化产业服务和城市生活功能配套,合力共建环境宜居宜业,生活共富共美的风貌区,匠心塑造“江城相拥、产城相融、人城相宜”的城市新形象。

image.png

  县域风貌样板区

  杭州市余杭“禅径寻农·径鸬”县域风貌样板区

  余杭“禅径寻农·径鸬”县域风貌样板区包含径山、鸬鸟2镇9村,以自然山水为本底、以禅茶文化为灵魂、以民众诉求为核心、以时代精神为导向,确立“禅茶问径•山水寻鸬”的总体意象,绘定“一溪显大美,三径展画卷”的风貌蓝图,将美丽公路、最美绿道、美丽河湖、美丽城镇、未来乡村等串珠成链、聚链成网。

  一是区域统筹,立足2016年以来的大径山规划建设成果,持续迭代升级,通过美丽城镇集群化配置和未来乡村组团式发展,实现跨区域生活圈配套全覆盖。二是建管并重,充分响应群众需求,开展多场景协同管控,在生态修复、村落保护、农房管控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建设与管控并举,区域内群众满意度超过95%。三是协同致富,创新山城协作模式,依托“径山茶”、“鸬鸟蜜梨”两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多元资本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群众获益显著,风貌区内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58:1。

image.png

  湖州市德清绿色生态旅游发展县域风貌样板区

  德清绿色生态旅游发展县域风貌样板区位于我县西部,规划面积约64.40平方公里。

  样板区以“五态融合”促“三生优化”为导向,聚焦“护生态提气质”,通过“规划引领建设、美丽细胞集成、十村联动铺开”,深化编制“1+1+N”规划方案擦亮绿水青山底色,串珠成链做精做亮美丽场景,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彰显特色亮点,让德清经验能够“出得来”;聚焦“微改造精提升”,通过“党建示范带动、民宿旅业升级、文化底蕴挖掘”,发布全国首部县级民宿地方标准、开办民宿管家学院推动新业态“百花齐放”,链接强村公司、义新欧贸易窗口开辟旅游新跑道,持续推动莫干山历史文脉与创意文化元素的碰撞,让德清韵味能够“留得住”;聚焦“深挖掘细提炼”,通过“深造科技硅谷、筑巢引凤聚才、强化科旅融合”,擦亮莫干山会议品牌打造莫干“论剑谷”,布局生态创新载体将科技人才植入美丽山谷,利用科技赋能为游客提供智能化服务,开启科旅融合新高度,让德清模式能够“下得去”。

image.png

  湖州市安吉余村“两山”县域风貌样板区

  以最美绿道、最美公路、最美河湖、最美山林等为纽带,在不同维度串联起3个乡镇9个行政村,形成以两山文化为核心、展现两山转化成效的余村“两山”县域风貌样板区。

  安吉县一直秉持城乡风貌整治、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与美丽城镇建设、传统村落保护、浙派民居示范区建设理念同源、目标一致。基础设施全面联通,形成区域内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和生态修复一体化建设体系。全面落实全域“三线三度三性”管控规则,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对镇容村貌的执法与管控。

  通过建设,品质设施集成共享,邻里中心、城镇书房、体育公园、“一老一小”等高品质服务设施集镇全覆盖。通过风貌的整治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结构升级,农文旅深度融合,两山银行机制创新,带动就业,增加经济收入。

image.png

  衢州市龙游溪口-沐尘县域风貌样板区

  烟雨龙南,儒商之源。溪口-沐尘县域风貌样板区位于龙游县南部山区,域内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灵山豆腐庙下酒,铜细银子出溪口”的民间俚语。

  自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溪口-沐尘风貌样板区依托龙南山水相依、人文相亲的特点,率先推行“一镇带三乡”的共富发展模式:通过“绽放灵山江”文旅共富项目,带动样板区旅游发展,打造样板区旅游集散地;通过执法“一支队伍”,应急“一体联动”,矛盾调解“一个联盟”,数字智治“一个系统”,构建跨乡镇治理体系,打造样板区改革集成地;通过培育龙南创客联盟,集聚53名归乡创客共同开创新经济,打造样板区双创集聚地。

  总体而言,溪口-沐尘风貌样板区建设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龙游的“三大嘱托”,坚持以人为本,聚焦民生,提升风貌,努力将好风景转化为好产业,终成浙西山区共富发展典范。

image.png

  舟山市嵊泗枸杞-嵊山“山海奇观”县域风貌样板区

  嵊泗枸杞-嵊山“山海奇观”县域风貌样板区地处舟山群岛东北部,由嵊山、枸杞两岛组成,嵊山镇有“天然鱼仓”之称,是国家一级渔港,枸杞乡有“中国贻贝之乡”之称。

  嵊泗县总投入5.6亿元,实施37个重点项目打造海岛特色风貌样板区。一是厚植生态底色,护蓝海牧岛。全力整治海岸带,修复海洋生态,保护绿水清山的自然生态;二是提升基础设施,美村庄环境。全面管控海岛建筑风貌肌理,“一村一品”提特色,高端民宿集聚提品质;三是强特色管理,促全民共富。以数字化产业管理、大综合一体化海岛执法管理及“物业化”渔具管理等优质的管理体系推动海岛经济发展,推进共创共富。四是深耕文旅融合,展海岛品牌。以贻贝文化节、渔文化研讨会等平台为契机,强化样板区海洋文化品牌,打造嵊山枸杞地域特色LOGO。

  “山海奇观”样板区的建设全面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努力绘就了海岛特色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image.png

  台州市仙居白塔-淡竹“神仙画游”县域风貌样板区

  仙居白塔-淡竹“神仙画游”县域风貌样板区,围绕“神仙画游·烟霞胜境”的定位,全面优化空间布局,融山水林古田于一体,汇自然之美、风貌之美、富裕之美于一域。

  仙居县充分结合美丽城镇集群化建设,以要素创新、项目推动、产业引领,依托“三专三动”工作机制、“五微五夜”工作体系、“六不闲着”工作方法,快速推进风貌样板区高质量建设。以一条全国美丽乡村路,把沿线11个3A景区村串珠成链,形成了旅游精品线和文化传承线,2021年游客达450万多人次,实现旅游产业链收入10亿多元。实现“民宿+”融合发展,风貌样板区内创办民宿360余家,省等级民宿17家,直接带动就业2200多人,实现营收1亿多元;实现了样板区变大景区、青山变金山、资源变资产、文化变文创,打通了风貌提升促共同富裕的转化通道,形成了宜居宜业宜游、貌美村强民富的整体大美。

image.png

  丽水市景宁畲乡之窗县域风貌样板区

  景宁畲乡之窗县域风貌样板区紧扣“中国畲乡·品质景宁·宜居胜地”县域定位,立足“微改造·精提升·民族味”原则,累计实施项目25个,投入资金33.5亿,全力打造“一条美丽风情带+四个美丽风韵段+多个美丽节点”的特色样板风貌体系,争当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先行示范,彰显畲族文化与自然山水的和谐典范。

  畲乡之窗作为景宁民族风情展示的重要窗口,畲族文化浓厚、业态发展突出,通过对废弃铁矿区、矿洞及周边山体的活化利用,差异化建成“悬崖上的天空之城”休闲度假景区;打通“两山”转化新通道,探索GEP转化GDP实现机制,开创生态产业发展新路径,以生态富民为切入点 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努力描绘具有鲜明畲乡特色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image.png

  请输入图片描述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