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分地方房地产政策微调引起各方广泛关注。一方面媒体对此十分敏感,较多地进行了报道;另一方面则存在对这些政策报道和解读不够准确,引起很多误会。有的认为是放松调控、限购,也有解读为调控松绑,有的自媒体甚至称楼市变天,引起舆论跟风炒作,明显属于误导,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针对媒体报道兰州市日前出台新政,取消部分区域的住房限购措施,兰州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说,此次政策调整不是放松调控,而是从严调控,并提高调控的精准性。另外,针对媒体报道合肥市“放松调控”的问题,合肥市国土局已在网上辟谣。此外,针对媒体报道成都通过放宽人才落户突破现有的调控政策,成都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也作出回应,并未调整限购等调控措施。

  与此同时,针对近期部分媒体关于最近兰州、合肥、成都等地“放松”住房限购的报道,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近日也回应称,所谓兰州等地调控松绑系误读,我国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毫不动摇。

  这位负责人表示,住建部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是明确的、坚决的,是一以贯之的。2018年将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毫不动摇地坚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严格落实各项调控政策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进一步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

  由此不难发现,最近部分媒体对房地产政策调整的报道并不准确,存在过度放大某些细节,以偏概全以及对政策过度解读等问题,与事实不符。虽然并不是所有媒体都这样,也并非所有媒体都在跟风炒作,但这种情况必须加以重视,避免过度乃至随意解读政策,防止不当舆论误导并影响正常调控。

  眼下,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在一些地方,不少开发商希望调控能缓一缓节奏,以便在下一波快涨行情里大赚一笔。但这样的想法不现实,不可取。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个别城市随着限购、限价政策持续,地方财政的确存在一定增收压力,但绝非所谓耸人听闻的“已经坚持不住了”,到了要全面松绑调控的地步。

  这一轮房地产调控没有搞“一刀切”,就是要尊重地方的实际情况,保持地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随着城市间竞争的加剧,“人才大战”在所难免,城市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给予引进人才一些住房优待政策,这是可以理解的,并不会影响房地产调控大局,而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事实上,部分城市微调房地产调控政策,正是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调控的要求,即“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此类对限购、限价和限售等措施的调整,属于地方事权范畴,实施的是差别化调控,也就是精细化调控。

  房地产调控中的中央事权就是要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以及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房贷政策也属于中央事权的范畴。尽管目前各地房贷利率会有差异,但各地房贷政策都会遵循监管部门的统一调度,自主权也仅限于利率市场化可浮动的范畴。房贷税收等重大政策未见调整,房地产调控放松之说根本不成立。对于部分城市“限”字令的优化,有人乐观地认为,这是房地产调控放松的信号,这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应该看到,自2016年“9·30”以来,在本轮调控作用下,大多数城市房地产市场正在回归理性。目前房价呈现积极变化,但只是回归合理水平的开始。惟有保持调控定力,才能巩固调控成果,防止房价反弹,让炒房客真正退场。只有让炒房客真正退场,才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也正是因此,中央一再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毫不动摇地坚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坚决遏制投机炒房,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

  总之,房地产调控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对正常的政策微调不能随意解读为松绑调控,以免干扰中央部署和误导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