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厦门楼市崩盘论”引发市场热议,随着媒体深入调查发现,厦门的这一轮下跌,更像是前几年成交量、价格大幅上涨过后的市场透支与政策迫降的并发症,是投资客逐步退出的过程。业内认为,下半年可能还会出台各类新的管控政策,充分体现“托楼市、降虚火”的分类调控思路。
开发商:或陷资金周转困难境地
据《财经》报道,在市场下跌行情下,厦门多个楼盘以精装变毛坯、叠墅产品楼层不同以及尾盘清仓等原因进行“变相”降价。
例如,今年5月,融信海上城均价为35000元/平方米,从6月份开始调整为25000元/平方米。保利叁仟栋·壹海里同样户型区间的叠墅,自今年7月,总价从500万元/套起调整为约460万元/套起,均价从55000元/平方米降至47000元/平方米。同月,三盛国际海岸项目均价从17800元/平方米调整至15000元/平方米。
在量价齐跌的同时,曾经的地王迟迟不开工,这些房企或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境地。据《财经》报道,2016年6月,禹洲以价率183.69%,总价为28亿元(楼面价32825元/平方米)拿下厦门集美区一地块,是当时的新单价地王,目前该项目未上市。同年,海投以竞价上限57亿元(楼面价37012元/平方米)的巨额总价拍下海沧区一地块,是当年厦门新总价地王,但也未上市、未公布案名。
去年5月,保利以上限价10.08亿元(楼面价31500元/平方米)获得的同安区滨海新城一地块,以及禹州以上限价13.49亿元(楼面价31519元/平方米)获得的同区域一地块,两个项目一年后均未正式动工。
融侨置业在2016年以139.66%的溢价率,总价42.18亿元(楼面价36345元/平方米)获翔安区一地块,属翔安区的地王。目前已公布案名为融侨·铂樾府,但仍处于待售状态。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目前的地王项目面临入市销售以及定价方面的压力。尤其,受房企资金面收紧影响,房企暂缓或断断续续施工。
买房人:持币观望,不当接盘侠
据北青报报道,厦门二手房进入买方市场,买房群体观望情绪浓烈。据厦门湖里区一个中介表示,岛内房价普遍跌了1万元每平方米,岛外跌了5000元到10000元每平方米左右。由于议价空间变大,二手房挂牌价和实际成交的价差比较大。“买房的客户都会参考2016年底的价位,高于2016年底的价格都很难成交。如果下跌持续,去年厦门最猛的一波涨幅将被抹平。”
在厦门的许多资讯网站上,许多业主直接挂出房源卖房,“大降65万急售”“一口价、打八折”“诚心买条件还可以谈”等字眼频繁出现在卖房信息中。但中介表示,客户普遍心理是买涨不买跌,由于没有成交量,厦门的好多小的房产中介门店已经没了生意,许多员工开始转行。
据北青报报道,在厦门从事教育行业的王楠是观望群体的一员,她原本打算入手一套岛内的小一居,但亲戚朋友们都劝她再看看,厦门楼市过去几年涨的太多了,现在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我好多朋友都劝我,宁可再等等,等这一波降价潮稳定下来,不要当最后的接盘侠。”
业内:“房住不炒”落实进入关键期
中国豪宅研究院院长朱晓红表示,前几年厦门是全国楼市高速发展的热点城市,成交量、价格大幅度上涨之后,出现了市场透支与政策迫降的并发症。从去年开始,厦门住宅市场已渐现颓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均出现负增长。今年成交量的继续下滑,可以理解为调控政策影响下的部分城市退烧的信号。
厦门楼市和海南类似,买家主要靠外地人,不仅局限于福建各地市,全国各地客户都不少。自2017年出台严格的限购政策后,外地人买房途径基本已被堵死。厦门外地购房者客群购房面积占比连续两年下降,今年上半年占比再下探:从2017年底的26%降至21%。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看多和看空的分歧观点,事实上厦门部分市区和郊区房价确实在下跌,因为之前上涨态势明显,所以此类降温应理解为调控政策有效,而非市场过度疲软。
今年6月28日,住建部等七部委决定在全国30个城市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厦门、福州均在这30城之列。7月1日,福建省稳定房地产市场联席会议出台《房地产行业监管“十不准”行为规范》;7月8日,厦门发文遏制投机炒房,未来厦门新开楼盘或将采用公证摇号。福建楼市调控再次步入新阶段,“房住不炒”落实进入关键期。
严跃进表示,总体上看,下半年房价调控的逻辑是清晰的,即坚持稳定的态势,对于暴跌和暴涨会采取更为严厉的态度,下半年可能还会出台各类新的管控政策,充分体现“托楼市、降虚火”的分类调控思路。
厦门楼市观望情绪浓,融信、保利、三盛等房企降价卖房
2018-08-15 14:31
来源:中国经济网 / 记者:李方 / 编辑:周杭
导语
8月以来,“厦门楼市崩盘论”引发市场热议,随着媒体深入调查发现,厦门的这一轮下跌,更像是前几年成交量、价格大幅上涨过后的市场透支与政策迫降的并发症,是投资客逐步退出的过程。业内认为,下半年可能还会出台各类新的管控政策,充分体现“托楼市、降虚火”的分类调控思路。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