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区携手冲锋,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 “特”在何处?
导语
面积13.48平方公里,锚定杭州先进制造大项目、产业链关键制造环节的跨区域落地。
杭州高新区(滨江)创新动能,一桩桩现代化楼宇中有许多科技企业。
3月3日,浙江两个经济大区,携手发起冲锋——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以下简称特别合作园)正式揭牌,面积13.48平方公里,锚定杭州先进制造大项目、产业链关键制造环节的跨区域落地。
当天的揭牌仪式,设在萧山湘湖未来产业社区的一片空地上。用不了多久,这些土地上,就会“长”出一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生态,形成“研发总部+合作园核心制造+周边配套制造”全链条,成为杭州打造产业兴盛新天堂、浙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引擎。
要素互通
构建区域协同的发展格局
特别合作园之“特”,从区位之“特”说起。
这个全新的园区,包括3个产业板块:未来产业社区,三江创智新城和湖头陈、紫橙、蓝橙产业园。
其中,未来产业社区面积7.13平方公里,位于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三江创智新城面积5.36平方公里,涉及义桥镇和戴村镇;湖头陈产业园以及紫橙、蓝橙产业园,合计约1平方公里,涉及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城厢街道。
图为三江创智新城戴村板块,时代大道高架穿城而过。
3个产业板块中,住在萧山,工作在滨江,这样的“钟摆族”不少。未来产业社区所在的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与杭州高新区(滨江)有22公里的区界线,10万人口中,有近三成工作在滨江。义桥镇御景蓝湾小区1.7万居民中,这一比例更高达60%。
正是与杭州高新区(滨江)地缘相近,资源要素相融起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地缘相近并非两区合作最重要的原因。在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看来,全球区域发展中,无论深度还是高度上,强强联合是最有效的。而杭州高新区(滨江)和萧山部分产业高度相似,在细节和形态上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萧山和滨江加起来有30万家市场主体,诞生了超过杭州一半的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接近杭州一半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形成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装备制造、化纤纺织等优势产业板块,支撑起了杭州乃至浙江制造的重要一极。
“萧山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合作是优势互补。”正如萧山区委主要负责人坦言,两区合作将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硬核实力,成为杭州打造产业兴盛新天堂的重要引擎,为全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注入新动力。
对萧山而言,特别合作园破的是产业基础欠高级化的命题,“有空间、缺项目”——
萧山作为我省第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区县市的县级行政区,制造业基础雄厚,然而,萧山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苦恼:12万亩的存量产业空间中,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的有4万多亩,被萧山视为最大的短板。如今,萧山亟需引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对滨江而言,特别合作园破的是产业链尚需现代化的命题,“有项目、缺空间”——
杭州高新区(滨江)作为浙江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培育了全省最多的上市企业、最高的亩均税收、最高的人均发明专利拥有量和最高的人均GDP。然而,其区划面积仅70多平方公里,全省最小,空间上长期面临着“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烦恼;产业上虽软硬兼备,却总体软大于硬,大量研发型企业缺少产业化空间。
揭牌之后,如何加速要素互通,产生“1+1>2”的系统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已经成为了一个关乎杭州制造未来的重大产业命题。
产业跃迁
承担全省科技创新重要使命
特别合作园,在于使命之“特”,承担着为浙江更好发挥高新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探路的重任。
几天前,紫光股份投资的云尖信息总部项目,在未来产业社区开工,年产值达70亿元,这也是两区签订框架协议之后落地的首个全省重大产业项目。
位于湘湖未来产业社区的云尖信息总部项目已经开工,年产值将达70亿元。
“杭州高新区是杭州和浙江的高新区,要带动杭州全市乃至全省科技创新发展。”在杭州高新区发展多年的紫光股份董事长兼新华三首席执行官于英涛说,之所以提前布局萧山,就是看中特别合作园会增强杭州和浙江数字经济的“硬核制造”,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合作园,就是要将高新区的创新效应成倍放大。
环视全国,国家级高新区都在强化创新聚集和扩散效应。如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都在积极推行“一区多园”模式,建立大高新区发展格局。其中蕴含的变化是:愈发注重高新区规模与质量同步增长,从而带动区域整体的科创新动能。
然而,杭州高新区自2002年与滨江区两区合二为一之后,鲜见机制调整,既是高新区,又是行政区,一定程度上与省内其它区县市是竞争关系。
云尖信息总部项目奠基仪式,这是特别合作园首个全省重大产业项目。通讯员 吕寿承 摄
与此同时,目前全国10个进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的高新区,只有杭州高新区面积没有超过100平方公里。
凡此种种,都对高新产业的辐射带来了阻碍。
“这次共建特别合作园,就开启了杭州高新区‘一区多园’重大战略部署。”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将发挥杭州高新区更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资源与空间资源的匹配,为全省科技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一条辐射通道已然打开。按照“萧山打造空间、滨江导入产业”模式,当天已有4个项目签约入驻。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张文波说:“德施曼机电入驻后,将建立世界级的智能锁生产、研发产业基地,这将成为未来产业社区先进智造的一个代表项目。”
当然,高新产业的辐射并非无序溢出。
戴村已经布局了银泰、威雅公学等产城融合项目。
强链补链是题中之义。几年前,萧山曾发布“两带两廊”产业规划,其中包括风情科创走廊、时代智造走廊,布局了增材制造、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新兴产业。萧山戴村镇党委书记俞国燕介绍,作为“两带两廊”节点,三江创智新城戴村板块曾重点打造V智造产业社区,成功引入了一批产业链相关项目,现在看来,就像是为特别合作园“量身定制”一般。
一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雏形初现。按照设想,特别合作园将构建市域内闭环的“研发总部+合作园核心制造+周边配套制造”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生态,推动产业链关键制造环节跨区域落地,这无疑将为全省高科技的产业化探索一个全新的协同发展模式。
杭州高新区(滨江)智能制造车间
建模立制
特别合作园如何走得更远
特别合作园,还在于模式和理念之“特”。
“这次揭牌的特别合作园,与广东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有所不同。”秦诗立认为,在特别合作园之前,就已经有部分项目从杭州高新区(滨江)落户萧山,充分说明两区的合作是深层次的。特别合作园的揭牌,也是在尊重企业意愿、满足企业需求基础上的“锦上添花”。
顺应区域深度协同大势,特别合作区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如何走得更远?
一个好的合作模式,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在今年1月首次对接会上,杭州高新区(滨江)和萧山提出为区域协同“建模”。短短一个月内,两区已经按照企业裂变或扩产项目、依托产业生态全新招引项目等模式,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政策。
建模更要立制。记者了解到,杭州市、区两级已建立协调机制。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顾华锋介绍,特别合作园拟成立管理局,将负责牵头制定产业政策、产业规划,产业项目梳理和准入,实现统一管理和服务。
萧山南片八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科技创新价值实现存在促进作用。图为戴村镇
“这只是开始。”来自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陈红丹,已经抽调进入了萧山组建的特别合作园专班,负责日常的沟通协调工作。她介绍,从签订框架协议到正式揭牌,只有短短两个多月时间,目前特别合作园正在探索有利于企业跨区发展、转型升级的配套政策,在产业对接、人才招引、金融扶持等关键领域,给予企业全方位服务保障。
理念一变天地宽。在特别合作园挂牌之前,一家来自杭州高新区(滨江)的体外诊断试剂研发企业,提出亟需近5万平方米的产业化空间。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吾灿告诉记者,在得知企业需求当天,他们就在三江创智新城拿出一个4.7万平方米的厂房,目前企业日产超过了350万份,成为特别合作园最快投产的项目。
站在萧山义桥寺坞岭远眺,杭州高新区“天际线”尽收眼底 通讯员 徐国庆 摄
站在义桥镇寺坞岭山顶,向北远眺,“国际滨”的天际线尽收眼底,那是浙江乃至全国产城融合的先发区域。“我们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发展认识到,产城人文融合也是一种竞争力。”义桥镇党委书记莫勤恒说,萧山南片八镇山水资源丰富,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一旦补齐公共配套、城市面貌的短板,将引进和留住更多项目、人才。
特别合作园,正朝着“不设限”的方向奔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院长邓元认为,杭州市和浙江省也应当在产业导入、城市规划等方面,予以特别合作园更多支持,真正将其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示范样本。
【专家观点】
区域协同创新要有“引擎”
秦诗立
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是一个新尝试。
杭州亟需一个区域协同创新的引擎。杭州滨江既是行政区、又是高新区,以自身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区域协同确实受到一定影响。很多城市的高新区,越来越多采取“一区多园”模式,以期提升创新辐射作用。杭州高新区也必然要树立大高新区格局。特别合作园就是一个新的尝试,开启了杭州高新区“一区多园”战略部署,这是乘势而上。
要注意的是,杭州高新区要走的“一区多园”模式,不是“总部+基地”,而是“总园+分园”。这一模式指导下的区域协同创新,不是产业梯次转移,而是各个分园都要形成既较为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创新生态,研发端到智造端要从原来的“垂直型”布局,变成“扁平型”布局,真正让创新发挥应用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创新的“黄埔军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次特别合作园选在萧山南片,还要看到良好生态对于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创新研发还是高端制造,在绿水青山中都会变得更有活力。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