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首席评论员 丁建刚

1.jpg

  读懂中国楼市

  昨天的一条新闻,触动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敏感神经。

  《住建部约谈12城 重申坚持调控不动摇 或酝酿房产新政》

  无数业内人士和普通购房者都在问,约谈是怎么回事儿?调控会加码吗?

  坦率的说,这个问题,实在没有答案。

2.jpg

  从2016年9月30日开始的这轮调控,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网签、摇号,直至现在所谓的约谈……市场各种政策、各种因素、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整个市场已经一片混沌,面目皆非。

  实际上,过去十多年中,每一轮调控,都会提到各地方政府要认真负责,也有过约谈的形式。有些年份提出要省级政府负总责,有些年份要城市政府负责等等。

  既说不清约谈是什么措施,更无法以此判断政策的走向。

  但迄今为止,过去十多年的调控中,尚未有哪个城市政府的官员因房地产调控不力而被免职。

  坦率的说,这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情理。

3.jpg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制度和基本逻辑,是中央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的权力和所能调控的范围并不大。

  这个制度设计的逻辑就是:地方政府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

  在整个房地产市场链条中,地方政府是土地垄断经营的经营者,既有重大利益,又要承担监管责任。

  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

  所以,当调控持续了一年多之后,很多地方政府坐不住了。虽然不敢突破政策的红线,但绕道而行:抢人、抢大学生、抢户口。

4.jpg

  这实在是一招妙棋。

  有了落户的大学生,就会招来他们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甚至能把双方的家长都招来。用双方家长大半辈子的积蓄拿来买房子,未来几年可能还会再生两个孩子。这对于希望保住房价、地价的二线及二线以下的城市来说,是何等宝贵的资源啊。

  所以,人们看到的情形是:一些地方政府一边高调说要控制房价,一边拼命抢人。

  其实这也不能怪这些地方政府,中国房地产市场逻辑就是这么设计的。何况,绝对不能离开宏观经济形势,来谈房地产市场政策。

  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面对经济下行可能性的加大,时隔三年之后,4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提“扩大内需”,意味深长。

5.jpg

  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前五天,央行罕见地大幅度降准,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除了偿还MLF约9000亿元以外,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

  这些政策之间相互的关系,官方和国内外经济学者,没有给出,甚至可能无法给出明确的解释。

  因此,仅仅以住建部约谈地方政府来判断调控即将加码,思考和判断调控走向,维度未免过于单一。

  如果住建部是根据现阶段房价来统计数据,确定约谈的城市,要么是真天真,要么是装天真。

  自从限价、限网签措施实施以后,市场价格的数据已经不具有任何真实的市场信号意义,甚至根本不是真实的数据,这已是公开的秘密。

6.jpg

  中国房地产市场十多年的调控经历,没有成功可言,没有经验可言。这,需要约谈谁呢?约谈住建部吗?

  八年前,白岩松先生在评论中问到:“房价究竟是总理说了算,还是总经理说了算?”一年多以后,时任总理才委婉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保障性住房,责任在政府。商品房房价,由市场说了算。

  这个道理,那时就已经讲清楚了。

  约谈意味着什么?约谈能解决什么问题?约谈是否意味着调控加码?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