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如何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答案来了
导语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是打造整体大美、浙江气质和城乡融合、共富共美格局的重要抓手。
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12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彬 通讯员 张骋)自今年7月29日全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暨未来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之后,在全面推动城乡风貌和未来社区工作方面,浙江又做了哪些工作和努力?
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哲君做工作情况通报
记者了解到,城乡风貌方面,首先是完善了政策和技术体系。省两办于9月7日正式印发《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同步完成实施方案解读宣贯和行动任务清单印发。陆续制定并下发《市县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导则》《城市风貌整治提升技术指引典型问题篇(一)》《县域风貌样板区技术指南》《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评价办法》等技术文件。开展浙派民居风貌塑造等技术研究。组建城乡风貌百人专家团,制定省级专家团服务办法,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培训,培训人次近5000人。
其次,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十四五”期间谋划建设的城乡风貌样板区数量达771个,其中城市风貌样板区497个,县域风貌样板区274个。12月24日公布的2022年第一批拟建成的城乡风貌样板区数量达212个,其中城市风貌样板区121个,县域风貌样板区91个。
未来社区方面,一是完善政策标准。按照因地制宜“标配+选配”,突出特色场景和文化彰显打造的要求,迭代优化《浙江省第四批未来社区创建指标体系(试行)》,发布《浙江省城镇未来社区验收办法》。二是推动社区创建。12月15日公布了浙江省第四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共计131个,这样全省公布的四批次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数量累计达到281个。目前正在开展未来社区首批次的验收工作。三是开展技术服务。赴全省多地开展现场调研、技术服务和理论宣讲,征集、评审形成优秀案例库并向全省发布。
下一步,在推动城乡风貌和未来社区工作方面,浙江又会怎么做呢?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和目标?
城乡风貌方面,瞄定“重要窗口”形象展示目标,建好“5321”样板区。2022年6月底前,推进首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部分先行示范;年底前全面建成第一批“5321”城乡风貌样板区,并形成系列技术标准成果。提早谋划2023年城乡风貌样板区申报建设工作,力争2023年推出一批彰显“窗口”形象的优秀实践案例和重大标志性成果。
未来社区方面,加快未来社区全域推广,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基本单元,努力将未来社区理念落实为城乡规划建设的普遍形态和普适要求。
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要求,创建申报前听居民意愿,坚持问计于民;方案设计中按居民需求,坚持问需于民;项目验收时请居民打分,坚持问效于民。
计划2022年再新增一批创建项目,累计建成40个以上未来社区,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联动老旧小区改造,实现标准共谋、项目共创、建设共推、资金共享,注重老旧小区片区化改造,并在此基础提升为未来社区。
众所周知,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省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就这两项工作而言,在数字化方面,又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有何规划目标?
据悉,目前已发布《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指引(试行)》,凝练典型案例,加快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和高频应用建设,已有50余个未来社区基本完成智慧服务应用先试先用。同时,完成城乡风貌和未来社区省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城乡风貌样板区和未来社区项目申报、建设过程线上一体化管理,依托数字化管理系统全面实施对项目进度的实时监测。
至于未来的目标,2022年6月底前,发布未来社区运行数据对接等技术标准,研究总结全域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模式;开展省未来社区治理数字化系统并开展社区数据对接,构建运行数据分析模型;配合开展数字社会“12个有”多跨场景落地,就是说要把未来社区治理数字化系统与数字社会建设联动起来推进,实现场景“线上”功能全实现。通过三化九场景的打造、线上和线下互动,用数字化的手段来提供群众、百姓需求的应用场景,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增强群众、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2022年底前,基本建成省未来社区治理数字化系统,完善未来社区数据对接机制,开展多跨协同和大数据治理应用。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