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楼盘前脚“千人摇”后脚“0登记”,技术性流摇为何愈演愈烈?
导语
一声叹息
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4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世嘉)最近有购房者向天目新闻反映,他在报名登记萧山区新街板块某楼盘时,遇到了一个问题:
该项目的《意向登记名单公示》中显示“0”登记,但当他询问售楼处剩余房源的时候,工作人员却表示报名的顾客有很多,只是都没有进行线上报名。
这位购房者怀疑,这就是房产圈里常提到的“技术性流摇”。
(注:“技术性流摇”是售楼处工作人员在推盘前告知购房者不进行线上登记,直接线下认购,从而造成“流摇”的现象)
销售透露:登记的客户都劝退
4月12日,该新街板块楼盘领出了其最后一张预售证,推出196套洋房。4月18日,其官方公众号发布了《意向登记名单公示》,显示“共有0户购房预登记家庭”。
根据此前的摇号记录,3月5日、3月31日,该项目连续两次推出高层房源,中签率都是14.9%,两次登记家庭加起来将近1400户。
尽管高层与洋房在产品类型、价格上有所区别,会对中签率造成一定影响,但也不至于令一个楼盘突然从“门庭若市”变成“门可罗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记者致电了售楼处,工作人员表示:“线上登记的客户我们基本都劝退了,直接选房当天排队认购,先到先得。”而关于选房时间,他们也只对购买意向强烈的客户进行通知。
选房当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大家都是听了项目工作人员的通知,才没在线上登记报名,而置业顾问也对这种操作直言不讳。
事实上,在当下房地产市场,“技术性流摇”并非偶然现象。
记者在3月中下旬、4月中下旬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梳理了一波当时“流摇”的楼盘。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7个项目进行了“技术性流摇”。
所涉及到的板块包括塘栖、下沙、丰收湖、萧山新街及富阳高桥,范围之广令人咋舌,其中不乏知名房企的项目。
这些项目的销售人员均坦言,其“流摇”现象含有人为操作的成分,甚至有个别楼盘的销售热心地对这一过程作出了解释。而在开盘结束后,它们的去化情况很快就达到了“售罄”或“剩余房源不多”的状态。
阳关大道不走,为何偏过独木桥?
“技术性流摇”的背后,是利益的驱使。
正如某售楼处置业顾问所坦言的:线上摇号要政府说了算,如果走线下,规则就由售楼处来定。
一方面,不排除有销售为了偏袒亲友、维护自己名下的客户,提早向他们透露开盘时间,从而挤掉未与销售建立联系、直接选房的客户;另一方面,有些开发商会采取捆绑销售、提高首付款等方式快速回笼资金,而“只对购买意向强烈的客户进行通知”,或许就是因为这一类客户更容易对相关要求作出妥协。
在记者前往新街板块某项目售楼处了解情况时,就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购房者表示,他原本不想买车位,但看到微信购房群里有人说“捆绑车位”是潜规则,他担心万一不买,会被以各种理由劝退,就只能连带车位钱一起付了。
对于这一说法,置业顾问表示虽没有强制要求,但还是建议买车位。在售楼处,记者也看到了“车多位少,抢位趁早”的标语。
而该板块另一楼盘的销售人员表示,他们已经连续两次进行“技术性流摇”,且如果想买房的话,按照要求必须带车位,否则只能另行申请。
别让“技术性流摇”成为常态
2018年4月,杭州楼市开启了“摇号时代”,其出发点之一在于整治当时市场上丛生的“茶水费”、“号子费”、“捆绑车位”等乱象,营造一个健康的楼市环境,让每一位购房者都能公平地参与进来。
“技术性流摇”的出现,却重新让卖方掌握了选择客户的主动权,把不对称、不透明信息所拉高的置业难度留给了购房者。这样现象的出现,实则是对市场公平性的破坏,甚至是市场规则的倒退。
或许有人说,这样的操作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得到了购房者的默许。但实际上,购房者在这类事件中没有做出反抗行为,并不证明没有反对意见。
毕竟,房子在开发商手里,许多人为了保证买到心仪的房子,不得不接受所谓售楼处制定的规则,“置业顾问让我们线下登记”“原本不想买车位”就是他们最真实、最无奈的叹息。
其实,关于“技术性流摇”的报道本网已做过不只一次,相关部门也曾对这类现象进行惩戒。
去年12月,路劲银城澜仕里因制造“技术性流摇”而被全区通报批评,同时被责令深刻检讨、公开致歉、认真整改,严肃处理其相关责任人员,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然而,半年过去了,“技术性流摇”的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更何况,记者梳理的只是随机两个时间点的摇号情况,那些没有列入梳理范围的楼盘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
对于此事,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情况属实,它一定是不合理的。尽管目前尚无针对“技术性流摇”的细则,但下一步可能会对开发建设单位等主体进一步加强管理。
当下,杭州正以各种利好政策敞开大门、吸引人才,而有了良好的房地产交易环境,人们才更愿意“住在杭州”。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开发商、购房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