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要火了?住建部近日发文,认定北京、深圳、杭州等30城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万科、碧桂园等195个企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此前,国家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据测算,未来装配式建筑有将近6万亿元的市场产值。如今,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出,各大房企正积极探索“搭积木”,掘金这一万亿量级的蓝海。

  “搭积木”有了政策扶持

  “装配式建筑”,说白了,就是使用在工厂中预制的建筑模块,工地施工人员只需要像“搭积木”一样,将模块组装起来即可。在欧美,“装配式建筑”也被叫做“建筑工业化”,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在工厂中制造。正因为装配式建筑所具备的质优、高效、绿色环保、带动产业链的优势,成为国家大力扶持的主要原因。

  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发布了相关扶持政策。

  记者从广东省住建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今年4月引发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将全省分为重点推进、鼓励推进和积极推进等三类地区,并在规划、用地、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地先后出台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装配式建筑在各国的发展经验,在产业发展初期给予政策支持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在国务院作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决定后,装配式建筑迎来政策大爆发的局面,装配式建筑进入政策性利好阶段。

  建安成本有望降下来

  在我国,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成本高等诸多原因,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进程缓慢,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不足5%。万科集团相关人士结合万科集团近20年工业化建筑的实践认为:“目前阻碍工业化建筑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成本高。”

  记者注意到,为化解这一难题,各地出台的政策扶持针对性非常强。比如,上海强制性规定新建住宅装配式占比的同时,给予一定补贴优惠。而北京则是对采用装配式建筑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面积奖励及财政奖励,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业内人士指出,高成本这一推行装配式建筑的拦路虎有望最终破解。而“预制件”有望降低建安成本,会否有助于降房价,也成为大众关心的问题。

  房企发力6万亿元大蛋糕

  按照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号召,即便未来十年我国的建筑业产值没有任何增长,保持在2016年的19万亿元,装配式建筑也有将近6万亿元的市场产值,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蓝海。越早进入的企业,就越能更早把握主动权,能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当中。

  这从广东省住建厅的表态或可看出端倪:将发挥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和产业支撑作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各项工作,及时探索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制度机制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标准定额体系、产业发展体系和产业队伍体系,出台一批专项规划,推动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

  可以说,过去房企参与装配式建筑,更多的是看中其效率与质量,而现在,从中分一杯羹也是方向,众多房企借助政策东风,加大或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投资。

  事实上,行业龙头早已开始探索。万科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万科工厂化中心,致力于研究预制装配式体系,推进装配式建筑。而碧桂园2016年2月与中民筑友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中民筑友科技集团将为碧桂园提供全球领先的建筑工业化服务。

  无论是从政策导向还是市场导向来看,这一次,装配式建筑将迎来了“大爆发”的好时机。但也有业内人士提醒,目前,装配式建筑领域在国内的发展体系并不成熟,规模与成本的悖论、标准化体系的缺乏、监管体系的不完善、行业整合度不够,社会认知度较低,这些都可能制约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