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论是在一些购房论坛还是在媒体上,房子品类中的“老破小”都是挺高频的关注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是因为近期一手楼供应较少,购房者自然会把目光投到二手房。另一方面,购房门槛变高,“老破小”显然是属于门槛较低的一类,适合人群较广。
买房就是这样,总在“买不起”与“看不上”纠结。
有钱谁不想买更好的房子?但是很多“老破小”又实在啃不下,所以吐槽的也越来越多了。
“前几天,地产中介说带我看一套‘超笋’的房子,我进去一看,外面阳光灿烂,里头却是黑乎乎的,手贱推了一下窗户,妈呀,窗户居然哗啦一声掉了下去,幸好没砸到人,看楼差点心脏病被吓出来了。”
看了这个吐槽你可能以为这买家一定不会买,谁知道话锋一转——“但真是最低门槛了,150万元,带文德路小学学位,地产经纪说,你不住进去也行,到时候用完学位再卖出去,钱总比存银行强,我想想也有道理,可是买这破房子又不能贷款,真是不甘心。”
看看,购买“老破小”这内心戏也忒多了。
究竟“老破小”值得不值得买?在楼市进入存量房时代的当下,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
很大概率上,市面上不少品质不佳的“老破小”只能抗通胀,并不能获得太多资产增值。因为房子本身就是商品,商品就存在更新换代问题,如更新的户型结构、更好的配套设施、更人性的设计理念等,新产品会逐渐取代老产品,就好像智能手机一样。
尽管“老破小”拥有优越的地段优势,但其依赖的价值因素——地段和学区,其实是非常不稳定的。随着公共交通和道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中心分散化、优质教育资源日趋平衡,地段和学区价值会不断稀释和降低。而对于居住感受的不断提升,房子不能只要求地段,而且好的地段可能也会成为劣势,因为市中心可能无法为市民公园腾出空间、可能无法解决停车问题、可能每天的交通都拥堵不堪、可能周边环境会比较嘈杂、可能物业管理服务无法做到妥善、完备……
“老破小”最劣势的一点,是作为房子本身,其居住价值可能太低。如果说,破败不堪的房子可以通过装修来改善,那么,房子的外部环境,个体是很难改变的。笔者有个朋友住在房改房一楼,外墙犹如水墙一般,长年累月被上面九层住户的空调冷凝水侵蚀。最后,只能自己掏钱为整栋楼的外墙做了防水层,还给整栋楼住户装了收集空调水的立管。还好,朋友肯自掏腰包,否则要协调各住户、彻底解决问题还真的比较麻烦。
心理学上有一个“破窗效应”,即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垃圾。这点类似于我们通常说的,破罐子破摔。“老破小”的外部居住环境,很容易受“破窗效应”影响。
当然,也不是没有优质的“老破小”,在城市核心,有些路段确实很优质、很难被取代,这些“老破小”的升值能力当然可以长期看好。然而,对于供应量大、优势并不突出的“老破小”来说,除非自住是不得已的选择,作为家庭的资本配置,说实话,它们其实并不是太好的持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