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仪式现场

  今天,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正式开工,预计2020年9月投入使用,超美效果图先来一波。

  1928年,时任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在杭州创立了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今天是蔡元培先生的诞辰日,中国美术学院特地选择这一天举行开工仪式。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寄托了很多人对未来大学的憧憬,对教育变革的期许,我们将以校区开工建设为新起点,高标准定位,咬定目标,重点建设,一边全力做好校区建设,一边集中优势力量,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国际化合作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打造一所能够代表杭州文明摇篮、创新之地的标志性大学,全力推进良渚文明的当代发展。”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他表示,将坚持高水平建设,发挥一流水准,确保建造风貌和品质,确保安全生产和绿色文明施工,确保项目如期竣工。“我们也将加强校地合作,各司其职、高效协同,将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建设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筑造中国文艺复兴的新沃土。”

  硬件方面,未来如何建设?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位于地铁2号线良渚站附近,占地面积约483亩,投资约9亿元,预计将于2020年9月投入使用,在校生规模约4000人。

  良渚校区以“生活即教育,校园即课堂,学院即社区,教育即传播”为办学理念,打造创新设计教育、研发和产业孵化新型校区,包括创新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等,并建设全国美术与设计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艺科融合实验基地、创新孵化基地,形成“三学院、三基地”的格局,建设世界一流教育创新社区。

  鸟瞰图

  经过全球征集,良渚校区由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张永和教授领衔设计,通过坊、市、馆、舍、所、院、园、道的营造,实现“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书院模式”的校园特征。

  软件方面,未来如何建设

  良渚校区的建设将着眼艺科融合,推动跨界教学,培育创新人才,重建设计人文,突出四个“面向”的宗旨。

  面向未来,强调面向未来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推动设计与信息经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面向社会,以设计学科的创新发展,助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面向改革,聚集全球设计艺术创新力量,探索内外打通、创新驱动的办学模式,改革校区管理机制,建设新型智慧校园。

  面向融合,以艺科商深度融合求创新,以校地深度融合求发展,打造文化教育推动地方发展的新型示范区。

  美院良渚校区 大事记

  1、签约

  2017年7月28日,余杭区与中国美院签约,建设中国美院设计相关的教学基地。

  2、获批

  2017年11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网显示,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建设获批。

  3、选址

  2018年1月10日,浙江省发改委官网显示,批复明确美院良渚校区选址于余杭区良渚组团LZ08-1单元内。

  4、征集

  2018年2月12日,中国美术学院向全球公开征集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整体规划和建筑方案。

  5、奠基

  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在余杭区良渚街道杜甫村奠基。

  2018年9月14日,方案最终确定并进行公示。

  2018年11月14日,取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2018年12月14日,通过初步设计批复。

  2018年12月26日,完成土地划拨公示。

  2018年12月28日,一期一标段施工单位确定。

  美院与余杭 “渚”联璧合

  中国美术学院在90多年的校史中,始终站在时代艺术的前沿,取得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教研成就。

  良渚,坐拥五千年历史文脉,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良渚文化,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中国美院落户良渚,美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渚文化的独特魅力必将交相辉映,绽放出灿烂夺目的光彩!

  (资料/余杭发布、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