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2042580129_5b511d54159bb86d6adb03aa.jpeg

  前两天,杭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自持商品房屋租赁管理的通知》,开发商之前拿地的自持部分也不能打擦边球,自持部分的成本又因限价没法转嫁到购房者头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资金成本的增加,开发商跟限价的博弈越来越不占优势。再过一段时间,相信有不少高价地项目即便不赚钱也得入市。

  杭州已经有楼盘出现里面摇号选房,外面业主维权的现象。而一家在杭房企高管明确告诉记者:我们项目肯定是要减配的!

  而减多减少,怎么减,就看开发商的良心和责任了。

  首先减配的就是精装修

  “如果要减配,最有可能先减精装修。”一位在杭开发商坦言。

  事实上,业内人士都明白,精装修的水很深,即使是在没有限价的情况下,开发商最容易做手脚的就是精装修,前后好则可能每平方米相差几百块,差一点的可能每平方米差几千块。

  “一般来说,如果说楼盘对外的精装修报价是6000元/㎡,那一般情况下它的成本可能在3000元/㎡左右,良心不好的,可能还会降得更多。”在一位精装修业内人士看来,市场的限价,正好给开发商有了“减配”的台阶下。


  而在之前的一些稿子中,我们也曾经采访到,小小的一个马桶,虽然牌子一样,但供给开发商的可能就是一个“定制款”,成本会节省很多。

  “精装修因为弹性很大,普通购房者根本没办法判断到底成本会是多少。如果一旦遇上行情不好,拿地价又高,不好意思,那你就做好精装修必须减配的准备。”最近,有不少开发商无奈地向记者袒露,他们将不得不减配,或者在精装修上做文章:比如现在很流行的精装大礼包,美其名曰定制,实则就是变相省成本。

  在样板房中,你也很少看到把品牌定下来的,这就是为以后的减配留余地。比如,5000元/㎡的精装修,很可能空调就从大金的中央空调变成美的的壁挂式。

  园林变小树苗,公共空间简化

  省完了精装修,其实开发商更多地会在小区公共空间做“调整”,这些地方是购房者最难发现的。

  比如原本宣传的皇家园林设计,等到交付时,估计就有可能是几颗小树苗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再比如,公共空间的细部设计,估计减配之后都干脆没了,石材路面变柏油路;电梯也可能会换成便宜的牌子。

  而这些,基本不会在合同和样板房中做体现,即使当时开发商口头承诺,最后交付时,也可能成为泡影。

  此外,在一些周边板块,赠送面积比较多的楼盘,因为价格限死,在现有成本下,平摊下来,每平方米的装修质量也会下降。

  在杭开发商不敢在工程上动手脚

  限价不放开,房企妥协入市,那么高地价楼盘肯定会在成本上节约开支,不过,房企一般不敢动“工程”的脑筋,毕竟这触及底线的,不会因为调控,而在这方面减配,不然就是“自掘坟墓”。

  “一般来说,开发商的工程从前期基本都是定好基调,如果有长期合作的施工单位和监理,这一块的品质基本都有保障,即使中间遇上行情不好,做调整的空间也不大,特别是杭州对房产品品质要求这么高的城市,很多开发商的开发周期都比一般三四线城市要长。”一位在杭多年的品牌开发商透露。

  工程是一个房企的生命线,也是最后的底线,虽然现在限价还没放开,但在杭的开发商在这方面还是有共识:工程质量要过关。

  当然,作为购房者,如果是在这段时间买了房,刚好又是遇上高价地项目,过几年等到交付之时,就要做好“被减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