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热,在老旧小区里,尤其是早晚扔垃圾的“高峰期”,一旦有人乱扔带着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那味道真的是想想都浑身不舒服。

  有没有一种可能,让厨余垃圾统统消失掉,连渣儿都不剩?

  “我们这儿就有。”下城区潮鸣街道体东社区书记杨丽萍说,5月初,他们小区请来了一个“吃货”,专门负责这事儿,一个月下来,干得挺不错:一分钟能“吃”2公斤厨余垃圾;有电有排水管就干活;“牙口”挺好,剩菜剩饭、瓜果蛋壳,就连“啃”大骨头也充满干劲;还有一只温柔手,专门用来饭后“擦嘴巴”。

  这么神奇?记者带着好奇来到体育场路40号餐厨垃圾智能生态集中处理点,没承想,这“吃货”待遇还不错,有独立的办公室,房间还带空调。杨书记指着窗边角落,“喏,我说的就是它,餐厨垃圾循环处理器!”

  只见这机器跟家用冰柜差不多大小,工作人员将西瓜皮、豆荚、虾壳等倒在操作台上,检查好其中是否掺杂铁器、玻璃等它不“吃”的东西后,将厨余垃圾倒入进口,通过研磨和干湿分离,分离的污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下水管道,剩下的残渣将排到机器下方的蓝桶中。设备供应方浙江厨语科技公司负责人冯建华说,“通过干湿分离,厨余垃圾能够减量45%!”

  说好的“一点儿都不剩呢”?冯建华解释说,“剩下55%的残渣,我们打包运送到崇贤的生态养殖基地去,还有大用场!”

  据冯建华介绍,虽然对居民而言,厨余是难处理的垃圾,可对于黑水虻幼虫来说,经过预处理的厨余残渣,通过打浆和发酵,成为了促进它们快速生长的“配方奶粉”。黑水虻是环保资源昆虫,活虫用于垃圾处理,干虫是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就连虫粪也能物尽其用,作为有机肥是农民的“心头好”。

  据了解,这样一台机器价格在两万多元,开机每小时耗费2.5度电,有排水管道就可以安装。杨书记说,目前这台机器是供应商免费提供的,“如果效果不错,日后购买机器还是购买服务正在探讨中”。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产业链有了,可小区居民没有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这垃圾变废为宝的事情也做不成。社区里花了不少心思,除了兑换积分和志愿者们挨家挨户送指导居民垃圾分类的公开信以外,处理点选在小区中心点,又是附近居民去菜场的必经之地,方便了居民投放。

  据悉,体东社区计划让这台设备的使用范围辐射到附近小区200户居民,一个月推广下来,已经有80多户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体东社区这样的模式,对你家小区有没有借鉴意义?你家小区垃圾分类方法又是怎样的?如果有好做法,也欢迎向我们推荐。具体参与方式,可以添加“读城杭州”微信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