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柯溢能)教育部8日在浙江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日前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国务院于2017年7月向全社会公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给出了中国未来15年人工智能发展路线图。教育部遵循国家规划于今年4月发布了《行动计划》。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行动计划》,将适当增加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招生指标,高校要“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扩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规模。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中,也将加大向人工智能领域优希人才的倾斜力度。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浙大校长吴朝晖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建东等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专家们表示,高校要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坐人工智能这个热门领域里的冷板凳,敢于啃硬骨头。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行动计划》,高校要在3个方面承担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任务。
首先是加强科技创新。我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蓬勃发展,但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为此,《行动计划》提出聚焦并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正如潘云鹤院士所说,这在既有的应用技术领域外画出了崭新的跑道,在这些跑道上,中国有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超越。
根据《行动计划》,许多高校已经行动起来,搭建创新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已同意并支持浙大建设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建成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
浙大是我国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高校之一,在1978年就开始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在1981年创建了人工智能研究所。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是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被评为A+学科,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依靠。浙大在人工智能理论、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发展居国内领先地位,其中跨媒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方向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前列水平。浙大多位院士专家参与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编制。
浙大在脑与脑机融合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
高校承担的另一项重点任务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提出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增量支持、存量调整,增加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建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或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多种方式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人工智能将建设成为一级学科。
第三项重点任务是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示范应用,支持高校在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领域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浙大已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领军企业联手,依托之江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实现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和社会创新需求的有效贯通。
《行动计划》明确了三个阶段目标: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