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近日刊发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采访文章。彭文生认为,目前去杠杆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依旧显著,问题最大的是房地产。宏观去杠杆要想真正取得成效,必须促进房地产价格调整,只有房地产价格下降,才能促进宏观杠杆率的可持续下降。

  彭文生表示,今年国家加大去杠杆努力,看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去杠杆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依旧显著,所谓结构性问题,不是指整体的经济杠杆率多高,而是某个部门的杠杆率高。金融的历史表明,高杠杆带来的问题,都是结构性的,美国次贷危机是家庭部门高杠杆,主要是低收入家庭负债快速增长带来的。具体到现在的情况而言,从所有制来讲主要是国企,从行业来讲主要是房地产。

  彭文生认为,目前问题最大的是房地产。现在房地产企业负债对GDP的比例持续上升,但是从企业财务报表来讲,杠杆率却是下降的,这主要反映这两年地价上涨的影响。房地产企业报表上的杠杆率下降掩盖了很多问题,因为地价上升不一定是可持续的,未来如果房价下跌,那么积累的风险会集中爆发。所以房地产企业的杠杆率问题比国企更严重,而且现在国企已经开始去杠杆的改革,而房地产企业还觉得自己日子很好过。

  关于居民杠杆率,彭文生称总体来讲消费贷、按揭贷款增长很快,虽然居民部门平均的杠杆率和其他国家相比不高,但是上升的速度很快,这是一个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还是结构方面。居民加杠杆不是平均的加杠杆,因为富人本来钱就多,不需要加杠杆,加杠杆的都是偿债能力较差的中产阶级或者低收入群体,比如年轻人为了买房子,被迫借按揭贷款;或者年轻人追求消费攀比态势下,看到别人有什么东西也想要,靠消费贷满足需求。这种结构性问题带来的风险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彭文生强调,宏观杠杆率是债务与GDP的比例,而不是微观层面的资产负债率。虽然现在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显示杠杆率情况良好,但这是基于房价、地价都在不断上涨的前提,是不可持续的。比如购房的首付比例是50%,是2倍的杠杆率。但是假设房子价格升了一倍,杠杆率就会明显下降,因此分析家庭的资产负债率,对银行和宏观分析没有什么意义。比如香港当年杠杆率很高,不少家庭资不抵债,但只要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继续还本付息,没有违约。所以我认为衡量杠杆率应该用债务对可支配收入或者是居民债务对GDP的比例。

  此外,虽然现在居民杠杆率仍有上升空间,但如果短期升的太快,就说明有问题。而且也很难给一个居民杠杆率的固定标准,如果超过这一水平就一定会发生危机。此外还要关注杠杆的结构性,不能因为平均水平不高就不去看内部的问题,要知道居民内部什么样的杠杆率在增加,哪一部分是被平均了,哪一部分违约风险大。

  虽然很难辨别好杠杆与坏杠杆的差别,因为杠杆确实对于平滑消费是有帮助的,比如借钱买房可以现在就住上,但是这个必须要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有负债能力的杠杆就是好的杠杆,没有负债能力的杠杆不可持续。因此判断杠杆高低不应该和资产比较,而是应该和收入或还债能力进行比较。因为很多资产是很难变现的,因为要自己留一套房子住,不可能卖掉,所以房价的涨落和资产价格的高低与实际的还债能力并不是一回事。

  彭文生认为宏观去杠杆要想真正取得成效,必须促进房地产价格调整,因为房地产作为信贷抵押品,房地产价格上升会促使信贷在广泛领域扩张,只有房地产价格下降,才能促进宏观杠杆率的可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