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入,规模化成为撇不开的情结,房企在业绩竞赛中加速奔跑,与此同时,房企土地储备规模与结构对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提供的数据,今年前十月,从拿地金额来看,碧桂园、万科、保利继续稳居冠军、亚军、季军位置。其中,碧桂园以1903亿元的拿地金额继续位居榜首,万科以1525亿元稳居第二位,保利以1222亿元稳居第三位,三家房企的拿地金额均超千亿。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拿地也呈现“集中化”的态势,TOP10企业1-10月拿地总金额高达9732亿元,占TOP50企业的50.7%,大型优秀房企的土地资源优势凸显。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办公室主任黄瑜分析表示:“在此发展趋势下,房企分化加剧,强者恒强态势凸显,行业领先企业的垄断特征加剧。重点房企加大拿地投资,拿地金额迅速上升,拿地中心向三、四线下沉。拿地方式呈多元化,并购成为拿地主力途径,旧改、小镇、产业新城等也成为房企拓储新途径。”

  碧桂园成为“最大买家” 融创、阳光城跃升黑马

  前十月,碧桂园成为最大的赢家。根据碧桂园此前披露的财报信息,前三季度,碧桂园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4281.7亿元,同比上升89.82%;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4715万平方米,成为首家销售额破4000亿的房企。

  在销售金额位列第一的同时,碧桂园的拿地金额占到了目前销售额的一半。以刚过去的10月份为例,碧桂园单月拿地金额已经超过250亿元,相当于中型房企一年的拿地金额。

  此外,从10月份的拿地布局可以看出,碧桂园的拿地方向主要集中于热点二线城市和重点的三、四线城市。一方面,碧桂园在招拍挂市场上继续加码福州、济南、合肥等二线热点城市,同时也增加东莞、滁州等核心城市周边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储备。

  截止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恒大、万科的土地储备位于行业内前三。其中,恒大的土地储备规模已经达到2.76亿元,紧随其后的是碧桂园与万科,分别是2.1亿元和1.16亿元,根据今年的拿地态势,碧桂园大有追赶之势。

  除了碧桂园、万科、保利拿地金额位居前三外,中海、恒大、融创、阳光城分列其后,而后两者成为新晋的黑马。其中,融创主要以大型并购的方式增加京津冀和西南地区的布局,而阳光城近三年来也大规模进行并购与合作,截止去年年底,土地规模已经达到2000万平方米以上。

  三、四线晋升“新贵” 长三角和中西部成热门区域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今年1-10月,房企积极拿地补仓,拿地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京、福州、佛山、绍兴等重点一、二线及其周边三、四线城市。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仍是房企重点关注区域。在热点城市群中,长三角地区TOP10企业拿地总额高达4087亿元;中西部和珠三角以2456亿元和2141亿元分列第二、第三位;环渤海地区由于推出土地城市数量较少及热点城市如北京多为联合体竞得,拿地总额位列第四位,为1788亿元。

  从城市排行榜来看,北京、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较热。从成交金额来看,今年前10月,北京以2129亿元的成交总价继续位于榜单首位,同比上涨355%;杭州和南京分别以1722亿元与1475亿元的成交总额位居其后。此外,广州、重庆和徐州也成为较为热点的城市。

  房企加大力度拿地,一方面是因为土地储备增加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在严厉的调控下,土地市场热度降低,也为拿地带来窗口期。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去年“930”调控之后,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趋稳,平均溢价水平呈下行走势,以10月为例,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为24%,较去年同期下降18%;其中住宅类用地平均溢价率为26%,,较去年同期下降30%。

  附:2017年1-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fang.com

  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以中指土地数据库2300个城市作为监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