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项目又有新进展。
昨日,由市规划局会同市体育局共同修编的《杭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正式对外公示。根据此次规划,涉及杭州市域(杭州市区和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面积16596平方公里;以杭州市区为规划重点,面积8002.8平方公里,包括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富阳、临安十区。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至2035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规划中提出,杭州市范围内将规划各类亚运赛事场馆共31处。其中,共利用已建、续建场馆19处,新建、临建场馆12处。
“目前,杭州处于‘后峰会、前亚运’的转型发展时期。为了保障2022年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满足承办国际大型综合性竞技体育赛事对体育场馆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指导杭州市体育设施建设项目的安排,加强全市体育设施工作的规划管理,在完成上一版规划实施评估的基础上,开展了《杭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修编。”杭州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落地后,将有助于全面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推动杭州建设“世界赛事之城、运动友好城市、活力休闲之都”。
亚运会前将形成“15分钟运动圈”和“5分钟健身圈”
“此次规划以‘满足承办国际大型综合性竞技体育赛事’,‘全面提升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及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为目标,前瞻、系统、务实地规划全市体育设施的空间体系。”杭州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该规划旨在全面推动杭州赛事体育专业化、公共体育均等化、休闲体育特色化、体育服务产业化。
届时,杭州的体育产业将形成怎样的格局?未来将达成怎样的目标?
根据规划,全市将形成“二心七副、一环八片、均衡网络化”的格局。
具体而言,“以黄龙体育中心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构成杭州市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双核心;由杭州市体育中心、临平体育中心、下沙副城体育中心等组成七个体育副中心;由城市绕城绿带串联湘湖南体育休闲公园、运河郊野公园等组成休闲体育公园环。”杭州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同时介绍,八片则是指体育场馆相对集中、有体育发展引导的八大功能片区;以及由市(省)级-区级(组团级)-街道级-社区级体育设施形成层级合理、功能联系的网络化空间结构。
这对于全面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而言,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在这样的格局下,到2022年,全市人均体育用地面积将达到0.5平方米(上海、广州2020年人均体育用地面积目标为0.5平方米),并逐步形成“15分钟运动圈”和“5分钟健身圈”。
根据规划,到2035年,全市人均体育用地面积将达到0.7—0.9平方米,基本完成公共体育设施质量与数量双提升,全民健身事业与体育产业高水准发展,实现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均等化;规划市(省)级体育设施共21处,专项竞技训练体育设施15处,规划新建5处,现状保留10处。
新建亚运场馆设施
今年6月前全面开工
亚运场馆及设施项目,也是此次规划涉及的重点。
“根据亚运会场馆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十三五’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实际,规划以杭州奥体中心主要场馆、亚运村以及新建场馆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和在建场馆,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全市亚运会场馆及设施建设”,杭州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在杭州市范围内规划各类亚运赛事场馆共31处,其中,利用已建、续建场馆(含体育场、体育馆、专用场馆、室外场地)19处,新建、临建场馆12处。
事实上,这也充分体现了杭州市政府对2022年第19届亚运会“节俭办赛、绿色环保”和杭州市场馆及设施建设“着眼长远,系统谋划”的要求。
此外,根据《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关于加快2022年第19届亚运会杭州市场馆及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18年6月,新建场馆及设施实现全面开工;到2021年3月,所有新建、改造提升、改建、续建、临建场馆及设施实现全面竣工交付,全面启动场馆化试运行。
另据了解,亚运场馆布局以“杭州为主、全省共享”为原则,绝大多数场馆设在杭州。同时,考虑到为了进一步推广亚运会比赛,省内其他部分城市也将承担部分项目的比赛,具体场馆建设的计划和任务有待进一步设计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