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裸的“烧钱”模式留下一地鸡毛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是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共享单车行业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统计,从去年9月至今,市面上总共出现了70多款共享单车,吸引了数百亿资本进入。他们聚集在大街小巷,玩起了一个名为“短时间里谁铺得多谁就赢”的零和游戏。

  现在,到了游戏最惨烈的阶段,除了少数位于头部的竞争者,剩下的都面临被清场的命运。当人、车和钱逐渐消耗殆尽,这个共享经济的代表模式还剩下些什么?

  然而,共享单车“尸骨未寒”,杭州市面上又出现了一批共享电动车。

00e04c46002f1b86eb9706.jpg

  中河高架下的共享电动车 记者 江玥 摄

  杭州街头又来了共享电动车

  昨天在中河高架下,有几辆骑电单车在夜晚亮起了灯。这些单车车架比自行车大,后座两侧装有两个电池。根据介绍,这是一辆“人力+电力”混合驱动的自行车,最高时速能达到20公里。

  骑电单车同样采用扫码租车,押金299元,目前活动期间为49元。扫码开车后,不能马上进入电动模式,需要踩几下。中途停下来之后也需要再踩几下才能再次进入电动模式。

  骑电单车不能随意停放,规定了停放区域,超出区域用户需要支付49元的调度费。由于采用电动驱动,其收费比共享单车高,每半小时2元,临时停车每小时1元。

  不过,虽然这些电动车把时速控制在了20公里,但在刚进入电动模式或者提速时依然会有向前的冲力,如果平时不常骑电动车,容易出现风险。

  另外,共享电动车上路还面临着不小的政策风险。今年9月,杭州相关管理部门对在杭州提供租赁电动自行车业务的企业进行了约谈,叫停了“共享电动车”。

  参加约谈的共有云骑天下、云马出行、小良出行、GOGO、骑电单车等5家平台企业。据前期摸排,他们共投放了约2590辆。会上,相关部门要求5家平台企业停止运营,在限定时间内,自行对本平台车辆进行清理并暂时退出杭州市场。对于逾期不清理且及未退出的,将开展专项整治。

  杭州一年涌入60万辆

  “共享单车”一词最早被人所熟知,是在去年9月份。那个月,在上海风生水起的摩拜单车正式进入北京市场,随后它的竞争对手ofo宣布完成1.3亿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是共享经济的另一个巨头滴滴打车。拿到钱的ofo很快走出了校园,和摩拜一样开始在一线城市的街头疯狂扩张。

  两家公司相继出手打响了这轮共享单车“夺命狂奔”的发令枪。统计数据显示,去年9月底开始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一共有16亿资金杀向共享单车行业,相当于每天都有近1亿元进入。

  但是,无论摩拜还是ofo,都没有把跑马圈地的重头戏放到杭州。彼时,ofo已经进入浙大校园,成为大学生追捧的出行工具,不过ofo并没有马上走出杭州校园的打算。至于摩拜,据说创始团队对杭州的公共自行车颇有了解,觉得竞争太激烈,决定暂缓进入。

  两大巨头犹豫之间,杭州本地的公司和资本出手了。去年11月,杭州骑呗科技新推出共享单车骑呗,叫板两大巨头。没过多久,车身全白,车轮红色的hellobike(哈罗单车)也出现在杭州街头。按照当时的计划,他们准备今年上半年在杭州投入18万辆新车。

  这还不算接下来按捺不住的ofo和摩拜,以及小鸣、酷骑这样的搅局者。等到今年6月份,摩拜正式进入杭州时,杭州市区已经有13个共享单车品牌,包括曾经“亮瞎”人眼,如今难得见一辆的土豪金单车——酷骑。

  由于有发达的公共自行车体系,许多共享单车企业在考虑扩张时都没把杭州放到优先考虑的位置。即便如此,来自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杭州涌入了44.68万辆共享单车。而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则估算,这一数字可能已超过60万辆。

  投资人认怂了

  相比战况激烈的北、上、广,杭州算不上本轮共享单车乱战的样本城市。按照地歌网的统计,去年9月到今年5月的9个月内,国内诞生了至少44家共享单车企业,平均每月超过5家。截至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入局者已超过70个。

  但和其他城市一样,在这些团队疯狂投放下,杭州的市民和政府部门对共享单车的态度迅速转变。从一开始的欢迎和拥抱,到后面的质疑甚至嫌弃,直到全国各地掀起对共享单车乱象的管理。

  资本的变脸更为迅速。在看到自己投资的单车被城管收走,或大量闲置之后,有投资人忍不住“炮轰”,“这完全是一场无关市场决策,赤裸裸的‘烧钱’游戏!”

  就连因为投资ofo一战成名的朱啸虎也开始反省:“投ofo的时候不知道这么烧钱。”下半年来,他已经在多个场合表示,希望ofo和摩拜能够合并,以缓解投资方的资金压力。

  头部公司尚且如此,二线共享单车企业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实际上,一年来资本对于共享单车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摩拜和ofo上,两者融资额的占比超过行业整体融资额的85%。

  这就意味着一旦寒潮出现,那些“烧钱”的二三线品牌只能面临被抛弃的命运。公开资料显示,自今年4月后,共享单车行业融资频率放缓。截至目前,除两巨头均已达到E轮融资、吸纳百亿元资金外,仅有哈罗单车、小鸣单车融资轮次达到B轮,14家企业停留在A轮或天使轮,仍有近60家企业未有融资消息传来。

  倒闭潮来临

  资本主动断腕的背后是共享单车单薄的盈利模式,尤其是在各家不计成本投放和竞争之下,没有人能从市场上赚到钱。

  以一辆造价千元的共享单车为例,不算后期维护成本,在借一次收取1元的情况下,必须要借出上千次才可能抹平成本,而在惨烈的竞争环境下,很多品牌采取了半小时内免费的优惠方式,使得这种短途的代步工具根本赚不了一分钱。

  原本一些单车品牌还能通过押金获得一定收入,但也只是在短期内可行,无法形成长期的现金流。在资金流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一旦市场对共享单车的不信任感蔓延开来,用户开始申请退回押金,多米诺骨牌倒下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今年6月13日,运营仅5个月的悟空单车,因资金匮乏退出共享单车市场。时隔8天,3Vbike公告因大量单车被盗,宣布自6月21日起停止运营。8月,町町单车传来“跑路”的消息,后被证实因资金链断裂而停止运营。

  9月29日,酷骑公告,因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公司作价10亿元被四川某公司收购,CEO高唯伟职务被罢免。11月15日,小蓝单车团队解散,拖欠供应商货款近2亿元,员工工资未结清,CEO李刚公开致歉。11月23日,小鸣单车被曝出挪用资金支付供应链,拖欠员工工资2个月……

  芝麻信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享单车倒闭潮粗略统计造成用户押金损失已经超过10多亿元。为了解决这一痛点,芝麻信用正在发起一场“消灭押金”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