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柏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汤鑫
今年4月,全国首家学院式社区养护中心,椿龄荟——蒋村长者服务中心在西湖区蒋村街道正式落成,中心由蒋村街道和绿城服务集团旗下的浙江柏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这一全新开业的社区嵌入型养老机构,也是绿城继乌镇雅园、舟山长峙岛颐乐学院公寓之后,涉足养老产业的又一特色项目。
浙江柏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汤鑫介绍,离家不离亲,对于老年人来说,除了医疗上的服务和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亲人的陪伴。接下来,类似椿龄荟这种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将成为他们的发展方向。除了常规的长者照料服务外,椿龄荟还融入了老年大学,其内容延续绿城·颐乐学院的运营方式,满足老年人“颐、乐、学、为”的全方位生活需求。
延续绿城的“学院式养老” 让老人在这里“老有所为”
提到绿城的养老产业,很多人马上会想到绿城创始人宋卫平带有浓重理想主义色彩的“绿城·颐乐学院”,这也是绿城首创的中国学院式养老模式。汤鑫介绍,“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实现、尊严”,是联合国关于养老的基本原则,在颐乐学院,将其解读为“颐”、“乐”、“学”、“为”,分别关注老年的健康体系、娱乐活动、学习需求和老有所为。
“校园生活是人生中最难忘的美好时光。”汤鑫说,“一方面,不断地学习让老年人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将老年人组织起来,顺利适应中心的生活。”
椿龄荟的老年大学里,老师和学生都是居住的长者。班级里有班长,有课代表,课后还布置“家庭作业”。高爷爷退休前是一名地理老师,85岁高龄的他有时候会忘记一些事情,自从担任班级的地理老师,他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每天认真准备课程,记忆力也提高很多。儿子看到他上课时活力满满的样子,湿了眼眶,“我好像看到了父亲课堂上的风采,而不是那个有些糊涂的老头。”
“每个长者,都对社会做过贡献,在这里,我们努力挖掘每个老人的潜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价值。”汤鑫解释,“这也是绿城颐乐学院‘老有所为’理念的体现。”
现在,椿龄荟开设了五大系列课程,文化课、体育课、健身课、音乐课、手工课,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锻炼老人动手、动脑、动眼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存他们原有的生理机能。接下来,随着入住老人增多,汤鑫还考虑会给老年人分班,设流动红旗、小红花等,给予一些奖励机制,让老人能有意外的成就感,鼓励老人积极参与。
除了服务机构里的老人,蒋村长者服务中心的一楼也开设老年课程,有健身气功班、瑜伽班、智能应用教学班、书画班、舞蹈班等,普惠社区周边的长者。这些课程都是固定的每周一次,每门课每学期10节课,可以让老人们更系统地进行学习。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区开设的“匠心长者”工作室也在此落地,蒋村的龙舟传人、小花篮传人等有一技之长的长者,定期都会来这里做公益教学,进行文化传承。
离家不离亲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 住在养老院依然不缺子女的亲情陪伴
住在小区里面,离子女很近,还能享受养老院专业级的照料服务,这可以说是很多老年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但现实是,地处郊区甚至外地的养老院不愿去,而市中心的公办养老院又很难进去。
谈及现状,汤鑫认为,虽然目前养老产业方兴未艾,但却面临着一边是大量老人迫切的养老需求,另一边却是养老机构床位空置。在供需脱节的现实中,坚持社区小微型的养老机构模式,是绿城涉足养老行业的一个方向。
以绿城的实力,足可以在大型养老机构上打开一片天地,但汤鑫觉得,老人养老,除了专业护理、医疗、服务上的需求,还有很多人文的东西是技术难以弥补的。绿城的颐乐学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养老精神层面的需要,但涉及情感层面,还是需要亲情的陪伴和给予。
汤鑫坦言,很多老年人来到养老机构,都认为自己的人生即将步入单行线,他们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专业的养老服务商,提供子女和保姆提供不了的专业服务的能力,但亲情的部分,还是需要子女来做。
“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旁人无法替代的。”汤鑫做了一个统计,在蒋村长者服务中心,80%以上的老人子女都住在3~5公里的交通范围内,子女随时都可以来看望,有的子女甚至每天都来,陪爸妈吃饭、散步后再回家。有老人的朋友就住小区内,每天都过来下棋、聊天。对这些老人来说,“只是换了个住的地方”、“搬了一次家而已”。如果机构在20公里以外,子女想每天看望,也是不现实的。
同时,汤鑫也认为,微小的养老机构,对物业的要求相对较低,不用很大的面积,这样才能找到靠近小区的符合条件的物业。“小有小的好处,更容易做到服务的精细化。”他说,“我们配了4名社工,专门给老人们组织课程与活动,每个老人我们都可以照顾得到,服务质量更高。”
接下来,绿城会复制蒋村长者服务中心的模式,在杭州开设更多类似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
空置是养老机构的最大成本 在服务中提升绿城养老的运营能力
《庄子·逍遥游》中说道:“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因此后世以“椿龄”指代大椿的年岁,用“椿龄无尽”表达对长寿的祝愿。绿城的蒋村长者服务中心,取名“椿龄荟”,是绿城学院式养老文化底蕴的展现,也饱含了长者对乐享晚年的无限期许。
现在,蒋村长者服务中心开业3个月,入住率已接近一半。这个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的养老机构有四层楼,共95张床位,每一层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一层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阳光厨房,以及绿城的“颐乐学院”,向社区长者开放。在阳光厨房里,老人们几元钱就可以解决一顿午饭。二层至四层为护理生活区,主要收治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高龄老人。
在护理生活区,高矮设计的接待台,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每间房都有极好的采光和通风,色调干净柔和。公区设置人脸识别系统、行为分析系统,更大程度地保障长者的居住安全。一日五餐,上下午提供两顿点心,确保老人的膳食营养。同时,配有康复理疗区,日托区,休闲配套功能区。顶层还设有屋顶花园,电梯直达,老人可以在这里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锻炼锻炼身体。
国际上,通常将老年人分为第三年龄和第四年龄两个年龄段。第三年龄是指相对健康,有自理能力的活跃性老年群体,而第四年龄是指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老人,真正需要照料的老人。汤鑫介绍,目前蒋村长者服务中心面向的主要是第四年龄段的老人,中心所有的护理工作都没有外包给其他机构,而是引入了台湾全人照顾的服务理念,所有护理人员都要经过内部标准化培训。同时,还引入“社工”服务体系,由社工为老年人提供长者精神慰藉、情绪辅导、活动课程组织、家属沟通等专业服务。
目前,蒋村服务中心的收费标准是从3200元/月起步,单人间的价格5000多元/月,包含基础护理费。以椿龄荟的软硬件配置,这样的收费价格相对偏低。汤鑫认为,相对于短期盈利,他们更看重机构的长远发展。“事实上,对于养老机构来说,空置是最大的成本。住1个老人和住20个老人,我们的软硬件配置都是一样的,与其产生很高的空置成本,不如通过合理的价格吸引更多的老人,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来检验我们的运营能力,提升绿城养老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