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陶东烨 通讯员 何巍)“现在,垃圾分类都装上了智慧的大脑,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远程参与,便捷又高效。”12月11日,记者走进诸暨市枫桥镇栎桥村,分管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妇联主席陈水英正坐在电脑前查看垃圾收集员工作轨迹,检查前一日的可腐烂垃圾进仓情况。

  这得益于诸暨市农办与浙江农林大学联合开发垃圾分类管理系统,自今年5月起,该市农办专门将垃圾分类智能化处理提上工作日程以来,枫桥镇在这项工作上下足功夫。通过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全程参与垃圾的分类、收集、清运、进仓等环节,实现全程垃圾分类处理智能化。

  只要带上手机,栎桥村垃圾分类督导员郭月芬就可以开始自己的检查工作了。她先登陆督导员专用的巡检账号,然后扫一扫农户家门口的二维码,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实时拍照,将照片、评分、备注等上传至后台,就完成了一户的检查。农户还能在第一时间收到包括了巡检时间、存在问题、积分数量等在内的反馈短信,及时了解自家情况。

  “以前垃圾分类没有直观的数据体现,过程只能靠收集员口头描述。现在通过该系统,能够用大数据来反映,实现全程监管,大大提高了农户垃圾分类正确率。”诸暨市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安装车载GPRS定位系统,收集员工作的轨迹可以直接上传至后台,使垃圾分类清运收集过程可以360°无死角观测,实现动态化、精确化的监管,有效保障了垃圾分类的规范化运转。

  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还将手机和台秤的功能合二为一,通过蓝牙链接,形成“云台秤”。收集员将每日收集的可腐烂垃圾通过“云台秤”过磅称重,将数据直接上传。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的“大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统计出每日村可腐烂垃圾的重量,直观地反映出一个阶段内垃圾分类工作的优劣情况。分类规范的农户可以获得更多的积分,来换取礼品,形成激励机制。

  目前,诸暨市正在大力探索垃圾分类智能化处理,力争在年底前创建27个市级智能化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为垃圾减量化智能化的推广提供示范,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