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是“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是指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从受理申请到作出办理决定、形成办理结果的全过程一次上门或零上门。
●办事前上门咨询,也不算多跑一次。
●办理材料不齐全的,从补齐材料以后开始算起是否实现“最多跑一次”。
●不符合办理条件的,收到否定性办理结果的,也算一次办结。
继今年3月、5月两场新闻发布会之后,省政府新闻办于昨天下午,在杭州召开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第三次新闻发布会。
6月份,浙江省统计局、省社科院组织了抽样调查,分地区、分事项抽查了10000个“最多跑一次”事项的特定服务对象(群众和企业),满意、比较满意的比例达86.9%,90.6%的受访者认为“到政府办事比以前更方便”。
怎么样才算“最多跑一次”?
有些老百姓认为一些公布的“最多跑一次”事项虽然方便很多,但办理过程仍然需要跑两三次,怎么样才算“最多跑一次”?
发布会上,省编办主任鞠建林给出了答案:“最多跑一次”是“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是指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从受理申请到作出办理决定、形成办理结果的全过程一次上门或零上门。
他还列举了几种情况,可以快递送达的,有的群众为了更安心自愿上门取件,这种情况不算多跑一次。办事前上门咨询,也不算多跑一次。办理材料不齐全的,从补齐材料以后开始算起是否实现“最多跑一次”。不符合办理条件的,收到否定性办理结果的,也算一次办结。
此外,政府部门对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事项,先予受理和办理,待材料补齐后,再出具办理结果,这就是“容缺受理”。虽然“最多跑一次”是从材料补齐之时算起,但如果通过网络或快递补交,就不用多跑一次了。
为了让群众办事咨询更方便,浙江正在开发办事指南智能搜索系统。今后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能搜索到准确详细的办事指南,也可以拨打“12345”政务热线获取相关信息。
“最多跑一次”覆盖80%以上办事事项
目前,省级对外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已达889项(含中直单位在浙机构285项),设区市本级平均845项,县(市、区)平均732项,都达到同级办事事项的80%以上。参考2016年实际办事量分析,目前全省对外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的办件量已占全部办件量的80%以上。
在市场准入领域,浙江全面推行了外贸企业、餐饮服务等20个领域“证照联办”、12个事项“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这些措施将惠及81.34%涉及准入审批的市场主体。
在便民服务上,目前,浙江省部门和地方自行设置的20项职业资格已经取消,省内身份证异地换领已全面推开,地方道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交通违法处理已实现“一窗”办理。
此外,浙江以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为载体,探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事中事后监管延伸。同时,加快推进执法力量向乡镇基层下沉,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基层有效落地。
让“数据多跑路”,浙江将有哪些举措?
下一步,浙江将重点围绕数据共享、项目投资审批等堵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中攻坚;同时,按照“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全面加强和创新政府监管,以更好的“管”促进更大的“放”和更优的“服”。
比如,浙江将深入推进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 9月底前,完善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和共享平台,基本建成法人综合数据库;10月底前,初步形成可信电子证照库、办事材料共享库并投入使用;11月底前,厘清各部门、各层级数据提供责任;年底前,完成人口综合库、信用信息库建设。
同时,浙江还将全面推广“一口受理、在线咨询、网上办理、代办服务、快递送达”办理模式,推动实体办事大厅与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政务办事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加快实现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