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份证就能借出几千块”的现金贷,目前面临监管风暴。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特急通知”,要求即日起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这意味着,监管层整顿以现金贷为主要业务的互金市场已箭在弦上。
借款千元钱1年滚成万元债
根据201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如果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非银机构发行的现金贷类产品中,费用高昂、定价随意、罚息极高等问题普遍存在。原本是普及大众、惠及百姓的金融服务,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处处是“坑”的金融陷阱。
记者在一个名为“现金白卡”的现金贷APP里看到一款“有品钱包”产品,称1000元的14天借款,要提前收取利息和费用150元,到账金额850元,到期还款1000元。计算下来,相当于年化利率高达391%。如果逾期的话,每天还要额外支付逾期费2.5%。就是说,只要一年,1000元的本金就会滚成约1万元的债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处于快速增长中的“现金贷”,存在着较大风险隐患。如果任由其野蛮生长,可能对金融稳定进而对社会稳定产生较大冲击:一方面,“现金贷”门槛极低,极易将资金放给不合适的申请人,从而产生次级贷款。另一方面,“现金贷”利率畸高且不透明。
星合资本董事长郭宇航认为,目前现金贷因存在息费不清、罚息过重等问题,很容易沦为“掠夺性借贷”。“掠夺性借贷”主要指利用欺诈、误导等信息不对称,使借款人对借款条件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接受贷款。
“一些现金贷用户通过多头借贷,一个月的负债很容易达到三万到四万元。如果找贷款中介帮忙,负债还可升至五万到六万元,给其个人和家庭造成了不小的负担。”郭宇航说。
骚扰、辱骂、送花圈,暴力催收竟然成“核心竞争力”
“一个远方亲戚借现金贷逾期了,结果催收的电话、短信一直打给我和其他亲戚,短信上各种言语诅咒,还说要送花圈之类的,实在令人气愤。”上海市民蔡英为此报警。
“客观上说,现金贷解决一部分燃眉之急的中低层收入群体的需求。但随着‘现金贷’的盲目发展,以及一部分假借‘现金贷’名义行高利贷之实的恶意行为出现,‘现金贷’也使得不少借款人陷入债务危机,带来暴力催收、信息泄露等种种危害,甚至出现‘裸贷’、跳楼等社会事件。”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告诉记者。
正如金融业内人士所言,现金贷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不择手段的催收能力。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大部分现金贷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并没有将事先风险防范放在首位,而是以催收为主。“这种业务模式,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进一步加剧了弱势群体的财务困境。”
——形同虚设的事前风控。“如果你的身份证丢了,赶快去挂失补办,否则你可能莫名其妙地背上一笔债务。”深圳某银行负责人透露,从事现金贷的公司通常采取批量审核,一次就能审几百个,风控几乎没有。“一个身份证就能借出几千块。”
——不择手段地催收。记者体验多家现金贷平台发现,进行借款操作时,不仅要让平台获取通讯录权限,还要输入手机运营商的服务密码。强制性授权获取个人信息,为的就是能够用各种方式进行催收,正如蔡英所遇到的烦恼:一人欠款全家“连坐”。
——金融APP用户信息安全堪忧。记者采访得知,用户资料在现金贷平台、中介之间进行倒卖早就不是秘密,甚至还明码标价。
移动互联网系统与应用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高级安全研究员朱易翔指出,在有关测试中发现,多个互联网金融APP安全问题严重,外部技术人员能够轻易获得用户信息,甚至可以轻易调用客户资金。
监管升级势在必行,第一步堵住现金贷企业增量
互联网金融具有金融业和信息业的双重特点,其快速发展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这意味着监管升级势在必行。
首先要在源头上加强监管。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表示,技术监测发现,当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有2693家。其中,利用网站从事现金贷业务平台最多,数量为1366家。市场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已获批237张网络小贷牌照,以及22张尚在发起状态的网络小贷牌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停止批设网络小贷牌照,是监管剑指现金贷乱象的第一步,很多规模大的现金贷平台就是利用网络小贷牌照在放贷。也就是说首先要堵住现金贷企业的增量,下一步整顿存量。
郭宇航建议,在后续的治理中,由监管部门或者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建立网贷行业第三方数据共享平台,以掌握共债数据,避免一些借贷人利用信息不对称套取借贷,不断积累行业风险。此外,也要在创新业务和传统金融间筑牢防火墙,避免银行、信托等资金过度涌入,进一步激发行业的放贷冲动。
中国互金协会提示理性借贷
中国互金协会监测显示,近期通过互联网为个人提供小额现金贷款服务的机构快速增加,其中有的机构不具备放贷资质,且存在以不实宣传吸引客户、暴力催收、收取超高额利息及费用等问题,这种行为的蔓延容易在局部地区引发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扰乱经济和社会秩序。
对此,中国互金协会提醒,相关机构应当严守法律底线,不具备放贷资质的应立即停止非法放贷行为,具备合法放贷资质的应主动加强自律,合理定价,确保息费定价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加强授信资质审核和风险管理,履行金融消费者教育义务,如实开展信息披露,对息费定价进行重点提示,不得以不实宣传误导金融消费者接受与其风险认知和还款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服务和产品。相关机构应遵守国家法规,依法规范贷后催收行为,不得以暴力催收或骚扰无关人员。
此外,中国互金协会还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应注意学习了解金融知识和增强维护消费权益的意识,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应当认真阅读并了解相关服务和产品合同条款,评估自身还款能力,避免因过度负债造成征信污点和经济损失;对于显失公平的借贷合同,消费者可以通过民事司法手段予以撤销、变更,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如发现非法金融活动,消费者应当向有关监管机关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对其中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