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3日上午,义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迎来省级考核验收。在观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宣传片后,考核组听取了整治工作汇报,并查阅了台账资料,全面、深入了解整治情况。
紧接着,考核组一行分成五组,实地走访查看了东方路、罗峰路、江滨路等集镇主干道路,农贸市场、背街小巷、里河公园、诗词公园等整治区域,现场检查了“道乱占”、“线乱拉”、“车乱停”等整治工作情况。
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的集镇面貌给考核组留下了深刻印象,考核组领导对义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认为义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大,成效明显,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小城镇整治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现如今,行走在整洁干净的街道,只见道路两侧绿树掩映,车流井然有序,斑马线上主动礼让行人;广场、公园绿地环境优美,市民置身其中,悠然自得;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活动场所不断完善……小城镇验收后,在义桥这座小城里,百姓的精神状态发生着良好的变化,文明气息愈发浓郁。
“小城镇环境整治是多年积淀的结果,是一件服务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有意义的大事。”
近年来,义桥镇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总抓手和突破口,作为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生动实践,在2015年“关停山塘,整治三乱”、2016年“深化‘三个年’建设”、2017年“全力推进‘9238’工程”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省级样板”的目标定位,举全镇之力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开刀,促进集镇向“洁净美”的城镇秩序转变,补齐发展短板,提升综合实力,为高水平建设“三江名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都说美好的人生是规划出来的。同样,一个好的规划可以提升城镇发展格局。义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从彰显地域特色、突出区域优势、尊重历史沿革、方便群众生活的角度出发,科学编制整治规划,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被评为省优秀规划。
在实践中,义桥更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为发展首位的理念,委托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规划设计。
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增强群众获得感的民生工程,在小城镇整治前期,义桥还邀请镇村干部、社区老居民、老党员、人大代表等多层面人员参与方案评审,收集了很多关于停车场设置、外立面改造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美好需求。同时,考虑到整治范围广、工程集中度高等因素,当地政府有序规划工程实施步骤,努力将整治工作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据介绍,义桥是萧山小城镇整治中整治工作体量最大、整治范围最广的乡镇,涉及七大类31个工程,包括12条大道和八大节点,覆盖整个义桥集镇范围。它采用“拆难、拆官、拆富”三拆法,强势拆除建成区各类违建共100899平方米,保笼防盗窗11003方米,店招7831.09平方米,完成立面整治20.85万平方米,原有停车位452个,现有1283个,搬迁关停“低散乱”企业71家,计划改造提升公厕20座,已完成16座,新建14座,一站式垃圾分类集中点22个。“里子”上,强电“上改下”6.77公里,弱电“上改下”10.4公里,三合一方式整治入户线信息点7073个,新增三合一箱423只;强电采用表前、表后线整治4287户,拔除杆线1079根,雨水管、污水管铺设近6.3公里。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让这座古镇更具魅力。
“这次整治是义桥自加压力、自筹资金、长远谋划的结果。今年,能够实现大手笔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梦想,可以说是几届义桥镇党委政府努力的结果。我们的目标是要让义桥实现华丽蜕变。”回顾这场在5平方公里集镇范围内打响的攻坚战,义桥镇党委书记吴远东豪情满怀。
整治后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如今,行走在义桥街头,随处可以看到更多小城的美好。义新街是义桥集镇主干道路东方路的背街,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通过开展拆除违章建筑、强弱电上改下、歼灭空中蜘蛛网、外立面改造等工作,打造出了一个有活力的步行商业街。
另外,义桥还实现了全域雨污管网分流,集镇区域污水零直排。并重点解决了“停车难、绿化少、公共活动空间差”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充分利用违建拆除的空间,以“见缝插针”的方式为集镇增添绿色,在条件充分的公共空间上建设小型停车场、小型主题公园等,满足居民日常休憩、娱乐、健身等功能。例如,拆除73户辅房新建西庄公园,拆出3万平方米的里河公园,拆出三汇路、新峡路、罗峰路三个核心区块停车场共计145个停车位。
“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党群干群关系空前融洽,整治工程架起了连心桥。”
通过一年来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义桥镇因地制宜,积极主动,不仅探索出了一系列新经验、新模式,更是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在老百姓与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自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战役打响后,义桥镇抽调54名机关干部成立浦阳江三期征迁指挥部,抽调24名机关干部成立创国家级卫生镇综合指挥部,以“5+2”“7+0”“白加黑”“雨加晴”工作模式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老同志干在一线,日行万步,年轻干部冲在一线,勇于担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镇村干部冲在一线,即使自己身体抱恙,即使家中老人小孩生重病,即使怀孕的妻子已面临生产,都能以最认真的态度、最踏实的作风诠释了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在义桥的每一名镇村干部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件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事情,百姓的获得感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义桥镇镇长周纪忠说。
义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何能成为“省级样板”?周纪忠认为,加强党建抓引领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义桥成立了临时党委,由镇党委书记担任临时党委书记,镇班子成员担任临时党委委员,牵头开展各项重点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尽心解决困难。
通过临时党委这一“红色堡垒”凝聚合力,全镇上下形成了一个声音、拧成了一股绳子,有力地确保各项整治工作按时推进。特别是在违建拆除中,要求群众拆除的,党员先拆除;要求党员拆除的,镇村党员干部先拆除,实现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充分唤醒党员的先锋意识,激发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其次,在采用边施工边设计的项目总承包模式的基础上,义桥及时出台了政府投资项目建筑工程管理办法,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项目现场安装刷脸签到系统,对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等“五大员”出勤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并根据考勤率支付工程进度款,确保项目高效推进的同时,有效遏制了项目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同时,邀请人大、纪委对项目设计、施工、考勤等进行全过程监督,切实提升了项目建设质量。
镇村干部的辛勤付出与努力,百姓看在眼里,也暖在心里。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广泛赞誉的同时,也开创了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局面。在近3000只保笼和30多家店铺的拆除过程中,未发生一起群众上访;在立面整治和道路综合提升改造中暂时带来的不便,群众能充分理解。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调动民间力量,草根书法家积极书写渔浦诗词,为主题公园的雕塑建设增光添彩。
“改造过程中,沿河沿街百姓送来的一封感谢信、一双白手套、一桌暖心饭,都深深感动着我们。”周纪忠动情地说,百姓的支持与配合,就是他们工作的最大动力。
“在整治过程中,义桥不断完善提升,力求尽善尽美,谱写新的诗篇。”
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义桥最近提炼了新的“口号”——诗词论古今,拥江起新城。
前半句讲的是,义桥此前成功创建浙江省诗词之乡。后半句,则是杭州目前正在制定三江汇流区域规划的大背景。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义桥正着力挖掘文化底蕴,用文化支撑起一座“三江新城”。
作为义桥人的集体记忆,里河是位于义桥镇的一条内陆塘河。从外表看,这条塘河在水系发达的萧绍地区并不起眼,但是其历史渊源却可以追溯到唐宋时代:里河的终点位于钱塘江与浦阳江、富春江三江汇合处。
早在1500年之前,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知名的渔浦商埠——从上海、杭州、富阳等地经三江抵达的货船多在此地靠泊,货物则转驳经里河发运至宁波、绍兴、新昌等地。宁绍地区经内河运来的货物也在此“过塘”转运。
在渔浦商埠的鼎盛时期,曾有300多家店铺、作坊、驿馆、酒楼依河而建、依水而生。另外还有40多家“过塘行”承担江边码头与内河码头之间的货物接驳服务。
但是,在大约40年前,由于水路交通逐渐衰落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里河地处义桥老街的部分河段被填埋成为建设用地。不仅渔浦老街逐渐失去昔日的荣光,而且里河由于淤塞、废水和废弃物排放等逐渐成为一条水质糟糕、夏天更是经常散发刺鼻异味的黑臭河。
2015年,在浙江省推进“五水共治”过程中,被重点整治的里河初步摘掉了黑臭河的帽子。但是由于治理不够彻底,2016年一季度里河因氨氮超标等原因,连续3个月被予以水质监测黄色预警警告。
此后,当地通过截污纳管,对河道进行全面清淤,以及调配水等一系列治理举措,里河的环境面貌终于有了重大改观。
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曾经被填埋的里河河段也重新开挖恢复,部分河道还得以拓宽。目前,义桥专门成立了里河文化研究会,接下来将深入挖掘里河文化和义桥传统文化。预计明年上半年,义桥将开始建设里河古街,融入古戏台、古船埠、码头、浮桥等元素,建设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临水休闲片区,打造成寻找义桥记忆的窗口。
众所周知,断头路不仅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成为影响群众日常生活质量的民生难题,更影响了一个城镇的环境面貌,阻碍了城镇发展。在背街小巷改造中,为了打通集镇断头路,义桥拆违动真格,带给群众出行方便的同时,也让集镇颜值有了新的飞跃。
义新街原来有一处占地约600余平方的违章建筑,共有车库31个,每个车库6平方米左右,加之外围墙阻隔,导致义新街在此成了断头路,只留下一条小路可供行人进出,车辆根本无法通行。为了方便群众出行,同时缓解集镇的车流压力,这处违章建筑被强制拆除,百姓纷纷点赞叫好。
拆除违章建筑的同时,对有纪念意义的人文历史建筑,义桥却格外珍惜,下大力加以保护。严家畈抗战遗址保护就是最好的注解。
“随着城市化推进、时代高架建成、地铁时代的来临,三江新城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
霞映三江红满天,百舸竞帆争上游。这里曾经舟船如梭、商贾如云。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带着胸怀天下的气魄迈向未来,这一次,义桥要真正拥抱“三江口”。
2018年,杭州市规划局编制了《湘湖与三江汇流地区(三江口)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规划范围450平方公里。从生态保护、空间形态、景观风貌、交通系统等方面对区域提出对策。
在杭州城市规划编制中心主任郑斌全看来,未来这里要以“大保护”作为主基调,立足于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多元文化特色与创新资源优势,坚持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成生态、文化、创新产业的汇集区。
对义桥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又是必须乘势而上的“有为”。面临大潮流的冲击下,义桥必将选择拥江发展,拥抱主城区,融入大都市。
而去年以来,萧山已为这块区域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从乡镇经济全面转向平台经济的当下,萧山谋划了“1+4+x”产业平台体系。可以说,这一战略中的1、4和X,都于义桥有关。其中的“1”是两带两廊,其中经过义桥的,就是时代智慧走廊。“4”指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从大湘湖的范畴来看,也与义桥有关。“X”主要由4个产业新城、2个产业基地、8个特色小镇和6个产业社区组成的“4286”的平台体系,其中,四大产业新城中的三江智慧城,更充满厚重的未来感。在萧山主要领导看来,这座智慧之城将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另外,作为萧山融入主城区的前沿地、桥头堡,义桥紧抓地理优势不放,立足全域资源,加强与区国资公司合作,积极筹建规划1800亩、总投资20亿元的军民融合小镇暨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计划引入技术含量高、亩产效益高的产业,不断集聚内生动力,助推义桥经济发展不断提档升级,目前,多个入园项目正在报批中,预计2019年园内配套道路临云路可开工建设。而军民融合小镇也正是萧山重点布局的8个特色小镇之一。
可以说,义桥正从从产业基础雄厚的传统经济,积极走向到新兴的数字经济。这是它的创新之源。当下,乘势而上的义桥,也有了全新的发展愿景。它要打造成为钱江南岸的新外滩,湘湖的大花园。
诗词论古今,拥江起新城。经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一个如诗如画、生机蓬勃、最忆乡愁、宜居宜游的美丽新义桥已经初现,而未来,随着城市化推进、时代高架建成、地铁时代的来临,三江新城的宏伟蓝图也将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