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风云变换,房企如何把握航向?14家在浙房企再聚首,金句频出
导语
6月22日,天目新闻、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值半年之际,以“解危纾困 如何破局”为主题,举办了一年一度浙江楼市年中闭门会。会上,14家浙江市场主流企业“掌门人”再度聚首,提痛点、享经验、谈预期。 那么,他们都带来了哪些观点和金句呢?我们作出了如下整理。
住在杭州网6月23日讯(记者 李世嘉)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浙江起,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就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此期间,各地楼市新政频出,房地产行业也随之变幻浮沉,无论对于开发商还是购房者而言都意味着一场考验。
来到今年上半年,政策从“收紧”转为“宽松”,多地适度放开限购限售、降低公积金使用门槛等偏向需求端利好,对购房者预期扭转有着积极影响。同时,相关部门对房企融资端逐渐释放宽松信息。
但无论是“因城施策”还是当前一揽子“稳经济”措施,当前市场仍未有明显的正向反馈。当摆在面前的问题从 “机遇”变成“生存”,房企该如何寻求破局点?
6月22日,天目新闻、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值半年之际,以“解危纾困 如何破局”为主题,举办了一年一度浙江楼市年中闭门会。会上,14家浙江市场主流企业高管再度聚首,提痛点、享经验、谈预期。
那么,他们都带来了哪些观点和金句呢?我们作出了如下整理。
做好项目,并希望企业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做为开发商,还是要做好项目,在当地树立楼盘品牌与品质,确保项目交付。同时希望政策制定可以更坚定对楼市的支持,比如企业在价格调整等方面可以获得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市场需要修复
虽然眼下的房地产市场处在下行的通道中,但市场有高峰有低谷,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
市场是需要修复的,在此期间大家还是要有信心,抱团取暖,这个难关肯定能度过。
以长期主义和务实主义持续深耕
我们会在战略上坚持长期主义,在战术上坚持务实主义。今年,滨江的销售指标定在1500-1600亿之间,集团决策以销售回款的60%用来投资拿地,并严格执行这条标准,在资金良性运转之下按照发展的既定节奏拿地,可以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坚守经营的安全底线。
适当加大地产投入,选择高能级城市做布局
对于我们大多数房企来说,可能还是要尽量选择一些高能级、吸附能力强的城市,去做布局。
接下来,浙江交控会适当加大地产投入,除铁路沿线、轨交TOD项目以外,还将围绕未来社区、城市更新、片区开发等持续发力,并积极去参与城市土地的招拍挂,和一些优秀的企业展开合作。
盘活存量,拓好增量
目前德信的核心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盘活存量,强销售、重回款、围绕现金流稳健经营;二是拓好增量,精深耕、优选地,在利润确定的前提下积极关注品牌溢价型项目,高质量发展。
风险排查,稳健投资,是当前工作重点
得益于谨慎投资和稳健运行的策略,今年大家房产整体发展步调相对比较稳定。
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出手还是要相对谨慎,投资也要适当收缩,以降低投资风险;政府也应当想方设法降低出台政策的“负面效应”,降低市场主体的风险,以呵护市场良性运转。
房地产复苏的关键是恢复市场预期
房地产行业的纾危解困应该由更高层级来牵头,联合多部门来一起研究,从实际出发,解决现实问题,改变各自为政的现状。
聚焦杭州情况,要想让房地产行业复苏,应该适当调整土地集中供应的政策,想方设法恢复提高市场预期。
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因素
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因素,是我们当下探索的议题。我们将以更加审慎、精准的眼光筛选城市,坚守投资标准和安全边界,坚持夯实自身本领,提升产品力、营销能力、成本管控能力等,争取不辜负市场的期待。
从拼规模调整成保生存
我们今年的重点是抓销售、抓产品,一定要把产品做好,企业发展逻辑也需要从拼规模促增速,调整成保生存,保盈利,从而最大程度创造企业价值。杭州是近一年全国少数几个能保持土拍热度的城市,我们希望这份热度、这份积极性可以保持下去。
对市场环境保持敬畏且谨慎的态度
尽管市场在不断变化,但近几年来,兴耀房产每年在杭州均有多个项目入手。
这说明企业一方面要看外面的环境,一方面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打法。我们在经营中就始终遵从两个原则:一是对市场保持谨慎,二是对规则保持敬畏。
杭州不是“避风港”,要居安思危
应对目前行业困局,要回归企业的本质,实实在在做好产品和服务。
我们会在能保证项目有效安全和对产品服务负责任的情况下,继续积极参与土拍,一如既往地持续深耕杭州、深耕浙江。
保持信心,改善经营和坚守品质
杭州市场是整个浙江的风向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杭州还是能保持这种相对势头。现在,虽然行业碰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还是要对自己保持信心。要积极做好内功,坚守品质,随时调整与改善自身销售策略。
政策倾向更市场化
当下政策底、经济底、资金底陆续到来,但市场复苏周期可能比预期的要长一些。
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政策倾向着重于恢复中坚阶层的消费信心和消费预期,通过进一步的市场化的调整手段和政策放松,保护、鼓励和引导大部分房企更好的风险自查和经营自救,只有更多健康而有发展预期的企业恢复常态经营,共赢信心,市场才能真正企稳回升。
监管可否引入分类标准
从金融的逻辑来看,房产的保值需求仍存在,城市中心、尤其特别核心区域的房产都具备一定市场价值。大批企业面临生存问题,很多来自于信用危机。
他建议,从政策角度出发,是否可以引入分类监管:比如按企业现金流状况对不同的项目进行分类,再设立针对性监管标准,还可以在分类监管的基础上引入保险作背书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