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杭州 环杭 口水 摇号 专题 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 楼市快报 > 浙江楼市  

宁波发布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信用评价办法 最新解读在这

2019-08-28 11:18 来源:宁波住建微信 / 记者: / 编辑:张筱

导语

为进一步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切实落实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工程质量安全首要责任,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宁波市建筑市场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进一步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切实落实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工程质量安全首要责任,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为进一步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切实落实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工程质量安全首要责任,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市建筑业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市住建局日前制定并发布了《宁波市建筑市场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一起来看看《通知》全文和权威解读——

  宁波市建筑市场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切实落实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工程质量安全首要责任,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市建筑业市场持续稳定 健康发展,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市>的通知》(建市〔2017〕241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信用主体是我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信用主体包括建设单位的中国境内房地产法人股东。

  第三条 信用评价是指由住建部门根据信用主体自主申报及对信用主体的日常监管情况,结合其它相关信用信息,利用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综合分析,量化评价其生产建设活动信用水平的行为。

  第四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市住建局)负责建立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对归集和记录的信用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评估,形成对信用主体的信用评价,各地住建部门根据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的相关要求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信用主体信用信息的归集和记录工作。

  第二章 信用评价内容和标准

  第五条 信用主体的信用评价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信用信息、建筑市场行为信用信息及其它信用信息,采取量化评价方式。信用评价标准见附件。

  第六条 工程项目管理信用信息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体系、基本建设程序、合同及人员管理以及住建部门对信用主体在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的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等。

  第七条 建筑市场行为信用信息主要包括招投标行为及保修服务。

  第八条 其它信用信息主要包括创优行为、通报表扬、政策试点、不良信息和“黑名单”信息。 

  第三章 信用评价方法和等级

  第九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信用主体与其它房屋建筑信用主体采用“统一评价标准,分类评价等级”的方式。

  第十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信用主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信用信息和建筑市场行为信用信息,通过对其投资建设项目的评分,根据投资额按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对其它信用信息直接进行量化评分。信用分计算公式如下:

  第十一条 其它房屋建筑信用主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信用信息和建筑市场行为信用信息,通过对其投资建设项目的评分按照算术平均计算;对其它信用信息直接进行量化评分。信用分计算公式如下:

  第十二条 同一信用指标在赋分区间内进行评分,原则上不得重复累计,但在同一信用指标复查中发现信用主体仍未有效整改或存在类似行为的,可重复扣分。

  第十三条 信用评价标准设定1000分的基础分值,根据信用评价标准对信用主体按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分,形成日信用评价分和季度信用等级,日信用评 价分是在信用评价周期内对信用主体信用信息进行综合评分,并每日自动更新;季度信用等级按上季度最后一天的信用评价分计算所得,分为A、B、C、D、E五 个等级。

  (一)信用评价分排名前10%(含本数)的核定为A级;

  (二)信用评价分排名10%--30%(含本数)的核定为B级;

  (三)信用评价分排名30%--70%(含本数)的核定为C级;

  (四)信用评价分排名70%--100%(含本数)的核定为D级;

  (五)E级根据信用主体当前信用等级和第十四条、第十五条所列行为情况即时评价所得。

  第十四条 信用主体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降低一个信用等级,且至少保持六个月:

  (一)建设项目发生较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的;

  (二)建设项目比房产预售合同约定日期延迟交付90天及以上或开发建设过程发生停建180天及以上现象(以各地住建部门出具的建设工程中止施工安全监督相关材料为依据),且信用主体负主要责任的;

  (三)同一开发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或集中交付后因质量安全问题发生2次以上集体上访导致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且信用主体未及时做出有效处置的;

  (四)同一开发建设项目因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划拨工程款致使拖欠民工工资,或因未按规定执行住宅全装修质量购房人监督机制引发2次以上集体上访导致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且信用主体未及时做出有效处置的;

  (五)在信用评价工作中提供虚假资料,影响信用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性,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六)出现其它违法违规和违约等不良行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第十五条 信用主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信用等级降为E级,且至少保持一年,同时上报省住建部门建议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

  (一)建设项目发生重大及以上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或一年内累计发生两次及以上较大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或发生性质恶劣、危害性严重、社会影响大的较大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受到行政处罚的;

  (二)经人民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为拖欠工程款,且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

  第十六条 新注册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单位首次信用等级和信用评价分应继承母公司当前信用等级和信用评价分,新注册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单位有多家股东 的,其信用评价分由股东的信用评价分根据股权比例加权平均得出,若股东在宁波建筑市场没有信用评价分的,按C级信用等级的中位数赋分;其它房屋建筑工程信 用主体初始信用等级定为C级,信用评价分取C级的中位数。

  第十七条 信用评价分以及创优行为、政策试点等信息追溯期一般为两年,企业(项目)奖罚信息追溯期按其文件规定(文件无规定的,追溯一年)。房地产开发项目在竣工验收备案证明书取得之日形成的日信用评价分追溯期为八年。

  第四章 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

  第十八条 住建部门应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差异化监管。

  第十九条 信用等级为A的信用主体差异化管理措施如下:

  (一)有房地产开发资质建设单位扶持资质晋升;

  (二)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预售许可证采取简化审批程序等激励性措施;

  (三)在生产建设活动中给予相关支持,采取容缺办理、加快办理等激励性措施;

  (四)优先推荐参加各类奖项评选;

  (五)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较大力度的信贷支持;

  (六)鼓励保险机构予以较大优惠力度的工程质量保险费率;

  (七)对其在建项目实施简化监督和较低频率的日常检查,实施常规监督抽测。

  第二十条 信用等级为B的信用主体差异化管理措施如下:

  (一)在生产建设活动中给予相关支持,采取容缺办理、加快办理等激励性措施;

  (二)优先推荐参加各类奖项评选;

  (三)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一般力度的信贷支持;

  (四)鼓励保险机构予以一般优惠力度的工程质量保险费率;

  (五)对其在建项目实施简化监督和较低频率的日常检查,实施常规监督抽测。

  第二十一条 信用等级为C的信用主体差异化管理措施如下:

  (一)鼓励推荐参加各类奖项评选;

  (二)对其在建项目实施常规监督和适度频率的日常检查,实施常规监督抽测。

  第二十二条 信用等级为D的信用主体差异化管理措施如下:

  (一)新开发项目全流程涉及的审批、备案、核准等行政审批事项中,重点审查、从严办理,限制采取承诺制办理;

  (二)对其在建项目实施重点监管,采取较高频率的日常检查,增加监督抽测内容、数量和频率;

  (三)项目负责人实行项目管理履职月报制度。

  第二十三条 信用等级为E的信用主体差异化管理措施如下:

  (一)通过市房地产信用信息系统向市发改委、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银保监局等发出通报,将“黑名单”信息推送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并采取联合惩戒措施;

  (二)可暂缓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和商品房现售备案书,或暂停未售房源销售;

  (三)在其新开发项目全流程涉及的所有审批、备案、核准等行政审批事项中,重点审查、从严办理,禁止采取承诺制办理

  (四)取消其参加当年由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相关评比活动的资格;

  (五)对其在建项目实施重点监管,采取高频率的日常检查,大幅增加监督抽测内容、数量和频率;

  (六)信用主体宁波地区负责人实行生产建设活动管理履职月报制度。

  第二十四条 各级住建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较低频率、适度频率、较高频率、高频率检查的比例原则上为1:1.5:2:2.5。

  第二十五条 信用评价信息定期向市房地产信用信息系统推送,并在宁波建设网等相关网站、媒体上公布信用主体季度信用等级和对应的信用评价分。

  第二十六条 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及其中国境内房地产法人股东在宁波建筑市场的当季和前溯两个季度的信用等级和对应的信用评价分采取统一形式在开发建设项目销售现场公示。

  第五章 信用评价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 市住建局根据实施情况适时调整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并向社会公布,对各地住建部门的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市住建局及其局属质量安全等建筑市场管理机构对全市信用主体建设项目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并予以信用打分。

  第二十八条 各级住建部门及其建筑市场管理机构须完善本部门日常监督检查和档案管理制度,并对其收集、整理、记录的信用信息负责,处理有关投诉或检举。

  第二十九条 各级住建部门在进行加分时应有与加分项相关的文件、证书等为依据;扣分时应有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停工通知书、监督意见书、通报批评或其他按规定制发的监管文书为依据。

  第三十条 建立完善信用信息申诉和信用修复机制,住建部门对核实有误的信用信息和完成信用修复的主体,应及时更新信息和撤销惩戒措施,维护信用主体权益。

  第三十一条 参与信用评价体系建设、评价、运行工作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信用评价工作不替代相关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信用主体的信用评价记录,不因信用主体变更、合并、分立而撤销;信用主体歇业、解散或破产的,其信用评价记录延续两年。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

  宁波市建筑市场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信用评价标准(试行)

  权威解读《通知》

  政策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工程质量,近年来连续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下发多个文件,要求加强工程质量工作,严格落实质量责 任。2017年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7〕19号),两个文件都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同时,中央也提出强化质量社会监 督和舆论监督,建立完善质量信号传递反馈机制,加快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质量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省 人大条例)也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对工程质量领域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信息主体纳入严重失信名单,并对其采取包括限制参加国有土地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惩戒措施。

  我市房屋建筑工程现状

  (一)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状况

  目前我市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总体可控,但不同性质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差距也较为明显。国有投资的公共建筑项目其主体责任落实和对政策规范、监管工 作的主动性相对较好,工程质量水平也较可控;而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建设主体的商品住宅等房地产项目,其主体责任落实的主动性相对较差,监管难度较大,工程 质量通病相对高发。

  商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相对高发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居住品质需求的矛盾已成为房屋建筑工程面临的突出矛盾,当前住宅项目开发建设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合理压缩工期、压低造价和降低设计标准,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高周转、高杠杆开发模式,忽视了质量与效益并重的经济社会规律;二是 施工企业传统管理和施工作业模式对住宅全装修的质量均衡性较差,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其次,还存在部分项目交付实体与销售宣传、品 质承诺存在落差;部分项目交付验房、交付后维保体系不够健全,维保服务能力不足;部分项目开发建设过程缺乏对话机制,买卖双方存在互信障碍等问题。

  (二)问题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建设单位责任落实主动性较差,政府部门监管抓手较为薄弱,具体体现在:

  一是法律法规对建设单位责任规定比较笼统,处罚条款不多,操作性不够强;

  二是行政处罚未与市场挂钩,难以形成长效惩戒效果,如个别建设单位存在将处罚罚款列为开发成本现象;

  三是单一的处罚手段缺乏正面引导性,难以激励建设单位主动落实责任;

  四是房地产开发普遍采取项目公司模式,项目公司违法违规等不良行为对上级公司影响有限,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行为守信重视不够。

  《办法》总体思路和技术路径

  (一)总体思路

  住建部2018年开始实施《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建立完善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信用好的,可在行政许可等方面实 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激励措施;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采取约束和惩戒措施,并明确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是信用管理对象。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信用应用业务协同的实施意见》(浙发改信用〔2019〕183号)明确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信用监管和联合奖惩机 制,对信用良好及以上、红名单的服务对象,可采取容缺受理等激励措施,对列入严重失信名单(黑名单)的主体,采取限制参与投资项目招投标、取得政府供应土 地等惩戒措施,打通了信用评价成果跨行业应用障碍。

  因此,本《办法》的总体思路是对建设单位的市场、现场行为进行量化打分,根据得分赋予相应的信用等级,不同信用等级与住建部门的差异化监管措施挂钩,同时将“黑名单”信息推送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实现奖优罚劣,增强建设单位责任落实主动性。

  (二)技术路径

  原市住建委、市监察局、市城管局联合下发的《宁波市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管理试行办法》(甬建发〔2011〕167号)明确构建全市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 台,采用量化打分模式,目前对施工、监理等单位已制定相应的评价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本《办法》及评价标准对建设单位进行评价,作为市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管 理平台的一个子系统,也采用量化打分形式,与其它子系统在体系和架构上是互联互通的。

  《办法》架构设计和主要内容说明

  (一)信用主体

  信用主体为全市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采用“统一评价标准,分类评价等级”的方式。即将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单位和其他项目建设单位分别归为两个评价 库,各自按信用评价分排序和评定信用等级。房地产开发项目信用主体定义为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及其中国境内房地产法人股东, 主要考虑房地产普遍采用项目开发公司模式,信用评价机制应具有延续性和传递性,即各项目房产公司信用评价信息关联母公司信用评价信息,层层穿透至中国境内 最高层级房地产法人股东,同时在我市行政区域新注册各级房地产开发企业将继承其母公司和房地产法人股东信用评价信息。其他房屋建筑信用主体为其施工许可证 载明建设单位,不考虑建设单位股东信息和信用评价信息的传递性。

  (二)信用评价内容

  信用评价内容分为工程项目管理信用信息、建筑市场行为信用信息和其它信用信息,包括项目管理体系、基本建设程序、合同及人员管理、工程质量行为、工 程进度控制、安全生产行为、文明施工行为、招投标行为、保修服务,以及创优行为、通报表扬、政策试点、不良信息和“黑名单”信息。评价指标主要来自《建筑 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浙江省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包括住宅全装修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出台的系列管理制度,也是期望通过信用评价使相关办法制度落地生效。

  (三)评价方式及分数计算

  采取守信加分、失信减分模式,避免只减分导致失信主体没有修复信用的机会,也激励企业主动落实责任,变“要我做好”为“我要做好”。房地产开发项目 建设单位信用评价分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有全资和参股房地产开发项目分别进行信用评分,再根据其投资额占比由计算机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计算程序获得; 其它项目建设单位信用评价分通过对其所有开发建设项目信用评价分算术平均获得。

  (四)信用等级设置

  信用评价分每日更新,信用评价等级每季度评价一次,按上季度最后一天的信用评价分计算所得。信用等级分为五级,从高到低分别为A(优秀)、B(良 好)、C(中等)、D(较差)、E(差)。除E级外每个等级设置占比区间,如A级为信用评价分在同类企业中排名前10%。信用主体开发建设项目发生一定程 度或等级的质量安全事故、延期交付、弄虚作假等较严重不良行为的,信用等级下降一个等级,降级处理至少保持6个月;信用主体存在住建部《建筑市场信用管理 暂行办法》所涉“黑名单”行为的,等级降为E级,至少保持1年,同时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

  新注册全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单位首次信用等级和信用评价分继承母公司当前信用等级和信用评价分;新注册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单位有多家房地产法人股 东的,其信用评价分由房地产法人股东的信用评价分根据股权比例加权平均得出,若股东在宁波建筑市场没有信用评价分的,按C级信用等级的中位数赋分。

  (五)信用等级应用

  一是公示制度,在宁波建设网等相关网站、媒体上公布信用主体季度信用等级和对应的信用评价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单位及其中国境内房地产法人股东在宁波建筑市场的当季和前溯两个季度的信用等级和对应的信用评价分采取统一形式在开发项目销售现场公示;

  二是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差异化监管,体现在事先行政审批和事中监督管理,同时通过房产信用信息平台向相关部门推送,实施跨部门联合激 励惩戒。如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建议保险机构予以差异化的工程质量保险费率政策,建议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实施差异化土地供应政策。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