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杭州 环杭 口水 摇号 专题 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 杭州楼市 > 城市新闻  

人人知晓 乱投放却很普遍 垃圾分类怎么就这么难

2019-07-16 09:01 来源:杭州网 / 记者:叶锡挺 汤晨阳 实习记者 韩中美 / 编辑:周杭

导语

随着上海实施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垃圾分类”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词。对“垃圾分类”,杭州市民自然不陌生——早在2000年6月,杭州就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城市之一。今年6月28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到2020年底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46个重点城市中,杭州又榜上有名。

人人知晓垃圾要分类,乱投放情况却很普遍

老小区习惯难养成 沿街商铺和写字楼更是重灾区

易腐垃圾

可分解的日常生活垃圾

食物残渣、菜根、菜叶、瓜皮、果屑、蛋壳、鱼鳞、树叶等

其它垃圾

危害较小,但无再次利用价值

砖瓦陶瓷、渣土、受污染的纸张、瓷器碎片等

随着上海实施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垃圾分类”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词。对“垃圾分类”,杭州市民自然不陌生——早在2000年6月,杭州就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城市之一。今年6月28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到2020年底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46个重点城市中,杭州又榜上有名。

那么,作为全国垃圾分类方面的积极分子,起跑较早的杭州,这方面工作做得到底怎么样?记者连日来从垃圾产生和处理的源头、中端和末端入手进行了调查,发现相关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每个环节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导致最终倒进垃圾清运车内的垃圾并不“纯洁”。而造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居民的习惯,有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也有垃圾清运员的“渎职”……

从随手一扔到认真分拣后再扔,想让全城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19年还远远不够。

●走访地点:社区

几乎人人知晓垃圾要分类,但乱扔情况仍普遍

小区人口密集,产生的垃圾种类最多,因此,杭州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首先从这里下手。这些年,很多小区在推动垃圾分类方面有不少“金点子”,比如实行积分制换取生活用品、垃圾袋实名制、餐厨垃圾就地处理等。但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哪个离得近、哪个空就往哪里扔

“其它垃圾”桶里剩菜剩饭很多

近日,下城区天水街道屏风苑小区在小区内建了一个小型垃圾分类房,设有三个投放口,一个用于丢易腐垃圾,另外两个用来丢可回收垃圾。但据记者观察,这个垃圾分类房并没想象中“受宠”,分类情况更是不尽如人意。

晚上6点多记者来到屏风苑小区,看到很多居民趁饭后散步时间把垃圾带下来扔。虽然新的垃圾分类房就建在小区要道上,但大家更喜欢离它不远的两个老垃圾桶,首选是往那里丢,且无论桶的颜色,哪个空就往哪里扔。没多长时间,这两个垃圾桶就装满了。

也有不少居民会往新垃圾房里扔,但当“易腐垃圾”的桶满后,很多居民毫不犹豫,无论手里是什么垃圾,都往写着“其它垃圾”的垃圾桶里丢。

记者往“其它垃圾”的桶里看了一下,刚靠近,就有一股浓浓的馊臭味扑鼻而来。垃圾桶里塞满了各色塑料袋,有菜市场里常用的绿色袋子,也有专门装其它垃圾的黑色垃圾袋。垃圾袋里,除了有饮料瓶、果蔬皮等,最多的还是剩菜剩饭以及骨头、蛋壳等。天色暗沉下来后,垃圾清运员来到这里,看到这种情况后很不开心:“这都分的什么,让我多一份活。”

见记者在拍照,这名工作人员抱怨说:“还不如以前的黄桶、绿桶,至少空间大。”

说话间,一名大伯拎着一袋垃圾,看也没看,随手就丢进了标注着“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内。

“垃圾分类?有的,我们每个月都要去社区领垃圾袋的。”谈到垃圾分类,这名大伯说社区有宣传,而自己是否按照宣传提倡的方式丢垃圾,他似乎并不在意,“没有强制,好像是这样。”

分类垃圾房(桶)几乎形同虚设

要改变几十年的扔垃圾习惯很难

不只是屏风苑小区,在杭城其他不少小区,记者也发现,分类垃圾房和垃圾桶几乎形同虚设。

垃圾分类这么多年,如果不设专人专岗去管,基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点其实许多社区工作人员心里都清楚。

“我们社区很早以前就推广垃圾分类了。我们想了很多法子,但不是所有居民会买账。”松木场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社区在三个点设置了垃圾分类屋,沿体育场路还有分类垃圾桶。”

从沟通中记者了解到,老小区中,三四十岁的上班族还比较好沟通,有些六七十岁的大伯大妈则比较困难,“倒不是说他们不愿意或是态度不好,只是几十年日子过下来,都没有垃圾分类这个概念,总想着垃圾么丢到垃圾桶就好了,要让他们建立分类习惯很困难。”

下午6点多,年近80岁的张奶奶提着垃圾袋慢悠悠走向垃圾桶。“我眼睛花了,小姑娘倒是常常说垃圾分类,你看看我这个样子怎么分。”说着,老人将垃圾袋扔进了离她最近的黄色垃圾桶内。

位于市区的小区在垃圾分类上尚存很多不足,远离市区的小区情况更是糟糕。

7月8日傍晚,记者来到位于三墩镇的新星社区。该社区内由白金公寓、金帝花园、新星小区等住宅区组成,每个小区都放置有分类垃圾桶,记者向值班的社区工作人员询问垃圾分类情况,该工作人员不以为然地表示:“分不分最后还不都是扔进一辆车里?”

社区工作人员“随意”,小区内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新星小区1幢外,当黄色和绿色垃圾桶都满了后,居民随手就将垃圾丢在了桶外。记者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得到的答复是:“会有人收的!”而对居民没垃圾分类意识,他表示也很无奈,“很多居民领垃圾袋的时候特别积极,但让他们垃圾分类,很难。”

●走访地点:沿街店铺、小吃街、中高层公寓、写字楼

是不分类重灾区,相关人员说“大家都这样”

相比小区,杭州的沿街商铺、小吃街、写字楼的垃圾分类更难。6月11日,杭州海底捞火锅店绍兴路店因垃圾分类不当被责令限期整改。而这只是抓了个“典型”,类似情况比比皆是。

绿色垃圾桶里却装有建筑垃圾

清运员抱怨:这怎么清运

7月8日凌晨1点多,一辆垃圾清运车沿着中山北路往南开,来到位于仓桥社区速8快捷酒店对面的垃圾堆放点后,两名垃圾清运员下车倒绿色垃圾桶里的易腐垃圾,其中一名姓陈的师傅一边干活嘴里一直念叨个不停,基本都是抱怨的话。

“这些垃圾都分类了吗?”记者上前询问,陈师傅的说话声立马大了几度,“你看看哪有!我们专门运绿桶的易腐垃圾,但这七八个垃圾桶,可以说都是混杂垃圾了吧。”他一边说一边翻看着垃圾桶。

“每次我们都要查看一下里面的垃圾,确认没有其它的垃圾再倒进去。但你看这个,完全不行!”陈师傅指着其中一个绿色垃圾桶,里面有建筑垃圾、废塑料板和木料。犹豫了一下,陈师傅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拿去反馈一下,这个肯定不能倒进去。”

陈师傅告诉记者:“这些垃圾都是沿街店铺和写字楼的,什么垃圾都往垃圾桶里扔,完全不分类,你说我们能怎么办。”

在记者追问下,陈师傅表示,市中心的沿街店铺情况要好一些,而像美食街、装修市场这些地方,垃圾分类几乎是“不存在”的。

美食街垃圾桶内基本是“混搭风”

工作人员说“大家都这样”

晚上10点多,胜利河美食街灯火通明,这个时间点已有好多拨食客享受完美食,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记者看到,每个沿街店铺外面都摆着一个黄色垃圾桶,但印在垃圾桶上面的不是“易腐垃圾”或“其它垃圾”,而是每个商铺的缩写。

万州烤鱼龙虾馆边上摆放着4个黄色垃圾桶,里面除了有清理出来的鱼和龙虾的内脏、外壳,还有不少白色的餐盒、饮料罐、烟头及餐巾纸等。

食客比较集中的阿三烧烤、老头儿油爆虾等店铺外面,虽然多了绿色的垃圾桶,但里面的垃圾仍旧是“混搭风”。记者沿街观察了1个多小时,食客基本都是随手扔垃圾,不会管垃圾桶的颜色,而老头儿油爆虾一名厨房工作人员在清倒垃圾时,发现一个垃圾桶装满了,转身就往旁边的垃圾桶里倒,完全不分类。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滨江“垃圾街”。记者发现,很多店铺都是帮厨来清理垃圾,而这只是他们的“副业”,根本没空去分类,“店里的垃圾桶满了,垃圾袋一卷往外面的垃圾桶一倒,大家都这样。”一饭店工作人员说。

装饰城垃圾桶内也不纯

装潢垃圾伴着剩饭菜等“共舞”

对待垃圾分类,美食街是这样,位于石桥路上的杭州装饰城也是这样。“我们产生的垃圾都是剩余的装潢材料,能卖钱的卖给了收破烂的,不能卖的就都扔到垃圾桶里。”一家窗厨装潢店陈姓工作人员说。

但记者沿着装饰城走了一圈,却发现情况没那么简单。无论绿色还是黄色垃圾桶里,除了装潢垃圾,还有吃剩的饭菜。记者采访时,就有几个穿着工作服的员工拿着吃完的外卖,连着餐盒直接往黄色的垃圾桶里扔。

记者数了一下,装饰城里有几十个垃圾桶,除了大量装潢垃圾外,里面还掺杂着饮料罐、烟头、树叶等垃圾。一家浴缸店的老板说,与住宅小区不同,他们没有发专用的垃圾袋,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都是混在一起扔到垃圾桶里的。

张师傅是专门负责装饰城垃圾清运的。面对记者,他无奈地说:“基本都是这样。这里每天产生的垃圾很多,除了我还有不少环卫工人每天要清理好几次,我们要重新分类后再送到垃圾中转站,增加了不少劳动量。”

中高层公寓从源头就“不理”分类

垃圾桶每层都有却无分类标识

在杭州一些中高层公寓,为方便这里的住户扔垃圾,会在每一层都放置一个垃圾桶,但记者走访发现,这个垃圾桶完全没有分类的标识。

西子花园望湖苑一共有25层,每一层都会有一个黑色垃圾桶,但垃圾桶上没有印“易腐垃圾”或“其它垃圾”字样,就“单纯”地收集每一层四户每天产生的各种垃圾。

记者随机看了下放在8层的垃圾桶,里面除了餐厨垃圾,还有果壳、卫生纸、旧衣服……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可以说,垃圾分类的“第一关”就没过了。

除了每层放置的垃圾桶,单元楼门口还会放着绿色和黄色垃圾桶,但这个分类的垃圾桶却形同虚设——垃圾清理工每天定时将每层的垃圾袋一卷,就往两个垃圾桶内扔,哪个空就扔哪里。更为讽刺的是,小区内就竖有垃圾分类知识的牌子,牌子上楼盘的广告字样非常大,而垃圾分类的知识却需要凑得很近才能看清楚。

中高层公寓,尤其是较老的公寓,基本都存在上述情况。

写字楼里小垃圾桶满了扔进大桶

“垃圾分类?谁会去关心这个”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很多写字楼里。位于文三路上的文锦大厦,西面就是一个集中存放垃圾的地方,分十几个黄桶和绿桶,记者看了看,里面的垃圾都是以袋为单位。

“写字楼里有不少公司,他们完全不会去把垃圾区分开。一个办公室一个垃圾桶,满了就把垃圾袋拿起来往单元层的垃圾桶里一扔,所以你就看到了现在这样的情况,一袋袋的垃圾看似很整齐,但全部都没分类。”一名张姓环卫工抱怨说,“我也不会去分。不是我不想分,来不及!我还负责其他地方,真要分类,我一天都不够用。”

记者走访了文锦大厦几家公司,发现没有一家有分类垃圾桶,都是小垃圾桶套上一个垃圾袋,时不时有人将装满的垃圾袋扔到楼梯口的垃圾桶内,“垃圾分类?工作都忙得很,谁会去关心这个,而且这些应该是保洁员的工作吧?”一名员工说。

●走访地点:景区、公共场所

怎么方便怎么扔

基本没有分类概念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等风景区一年四季游人如织,产生的垃圾自然不少,但这里的垃圾分类,也很不尽如人意。

游客怎么方便怎么扔垃圾

环卫工说活太多“分不过来”

7月10日下午,记者从湖滨银泰出发,沿着西湖边往南走,发现沿湖的游步道上果壳箱分布较为密集,基本每隔50米就有一个。果壳箱是木制的,外表画有西湖十景的图案,与湖景搭配得很协调。

果壳箱共设有两个桶,上面分别写着“可回收物”和“其它垃圾”。

一个戴着鸭舌帽的小男孩,啃咬着手上的冰棍,吃完了,把木棍递给身边的妈妈,妈妈一转身,将其丢进了写着“可回收物”的垃圾桶里。

记者注意到,很多游客在丢垃圾时,不会特意去看所投掷的桶是存放哪种垃圾,大都是“哪个桶顺手,就丢哪个桶里去”。

记者看了看果壳箱里的垃圾,混装现象比较多,“其它垃圾”的桶里有塑料瓶、报纸及毛绒玩具等,“可回收物”的桶里则有纸巾、烟蒂等。

一名在西湖边捡废品的男子说,他每次都要把果壳箱里的两个桶都摸一遍,“游客扔塑料瓶才不管该扔进哪个桶,我从这两个桶里找出来的塑料瓶数量差不多。”

采访中,一名负责地面清洁的环卫工说,路边果壳箱里的垃圾有人定时来收,会把它们统一运到垃圾房里。那么,环卫工在运送垃圾时,会不会进行分类?记者站在一个果壳箱旁观察。

过了一会儿,一名骑着三轮车的男性环卫工在果壳箱前停下,打开箱门,一手一个把里面的桶拎出来,随后熟练地一起倒进三轮车上的垃圾仓里。记者问,“杭州不是在倡导垃圾分类吗,你怎么一股脑都装一块了?”他没回应,转身骑车离开。

“讲是讲过要分类,但我们每人负责的区域太多,想分也分不过来。”一名环卫工说,“游客也好,市民也好,虽然随地扔垃圾的现象已非常少了,但在公众场合自觉分类扔垃圾的习惯还未养成。说是分类桶,但实际分类效果并不好,常能见写着‘其它垃圾’的桶里有吃剩的早饭等。”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