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国家战略后 长三角、粤港澳都在抓紧建设一条“路”
导语
6月24日,2019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会上传出消息,G60科创走廊正式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也意味着,G60科创走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在线6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袁华明)6月24日,2019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会上传出消息,G60科创走廊正式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也意味着,G60科创走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继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之后,又一次在国家战略的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科创走廊。
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两大区域内的科创走廊建设究竟有啥不一样呢?
1
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的结合
涌金君留意到,无论是G60科创走廊还是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在相应的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之前,相关区域都已经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可以说,这是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结合的产物。
依托交通要道形成的科创高地,在全球范围内并不鲜见。美国硅谷、波士顿、日本筑波等全球科创高地的创新、智力和产业要素,均沿高速公路等交通走廊分布。在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G60科创走廊和广深科创走廊已经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开始了探索。
地处G60长三角段的城市在考虑未来发展定位时,不约而同地发现了自己的区位优势。据介绍,G60科创走廊1.0版本是2016年上海松江提出沿G60高速公路40公里松江段两侧布局“一廊九区”,构建共建共享、产城融合的G60科创走廊,“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就此诞生。
2017年7月12日,上海松江与浙江杭州、嘉兴签订《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升级为“沪嘉杭G60科创走廊”。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与深化,2018年,松江提出以沪苏湖高铁建设为契机,深化拓展G60科创走廊,从“高速公路时代的2.0版”迈向“高铁时代的3.0版”。
在2018年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在上海召开,沪苏浙皖九城市主要领导在上海签约,G60科创走廊发展为贯穿长三角三省一市,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的“一廊一核九城”总体空间布局。
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前身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这是一个由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17年12月25日向全省所发布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而来的一个全省科技创新走廊。
在广东省的这个规划中,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涵盖广州、深圳及东莞三市。规划提出广州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深圳发挥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先行区;
东莞发挥制造企业和工业园区集聚的优势,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国家级粤港澳台创新创业基地、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从两个发展规划纲要批复两条科创走廊的内容来看,除了要素流通等相同的内容外,G60科创走廊相对侧重制度创新与产城融合,而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则相对侧重区域融通及国际化。
这也与两地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关,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开放度一直很高,对外贸易及国际化成为发展的重要推手;而长三角的改革一直走在前列,以改革推动发展的轨迹更明显一些,尤其近年来在制度供给方面的改革也很亮眼。
2
两大科创走廊,一样的定位?
在今年2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而涌金君从刚刚闭幕的2019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上了解到,今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份纲要明确指出“依托交通大要道,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这两条科创走廊都被写入相应的发展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涌金君从G60联席办了解到,2018年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区域内九城市集聚龙头企业845家,产值2.6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相关城市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促进科创要素高效对接,12.46万台(套)科学仪器共享互通,2018年6月至今,九城市交互投资2280亿元,科创要素按市场配置要求自由流动呈现良好态势。
目前,尽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尚未发布,但综合各方透露的信息,未来将更加聚焦“科技”和“制度”创新两个突破口,紧紧围绕“产业”和“城市”两个着力点。值得关注的是,未来G60科创走廊还将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试点经验,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零距离”综合审批、服务事项一网受理等试点,加快各类改革试点举措集中落实、率先突破和系统集成。
G60科创走廊的一体化还体现在产业协同上。要避免产业同质化带来的问题,就必须从更高层面进行规划布局和顶层设计,而G60科创走廊产业联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产业联盟的尝试,拉近了长三角三省一市企业之间的距离,让强者有了更大发展空间。据了解,截至目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先后成立了新材料、人工智能等7个产业联盟,本周五还将成立集成电路产业联盟。
而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沿线区域,科技产业园区正在承接着科创走廊带来的创新流量,园区内各种创新要素通过高效、有序、规范的流动、循环、聚合,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协同创新。据不完全统计,自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地设立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以来,已有360多个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落户,就业人员接近4000人。
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的一个亮点就是将港澳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在相应的规范纲要里也写入了这一点,也使得这一科创走廊更具开放性。当然,跨界的区域创新走廊的建设和运行,挑战在于如何创新公共服务供给的方式。因此,对于这一科创走廊而言,整合内地与港澳科创资源既是巨大的潜力,也是不小的挑战。
3
未来会有哪些政策利好
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和G60科创走廊再次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国家多个部委明确表态支持G60科创走廊建设。
6月13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宣布,“支持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带动G60科创走廊发展,支持上海金融开放创新政策适用于G60科创走廊”。
中国证监会同意编制发布“上证G60科创走廊综合指数”和“上证G60科创走廊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份指数”。
放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中看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和“一体化”是最为重要的关键词,在高质量创新协同方面的政策值得期待。
而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的“部长通道”上,多个国家部委负责人回答了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问题。
例如科技部负责人表示,科技部与澳门准备就科创方面的工作,同时就国家所需、澳门所长,大湾区建设的规划所涉及的科技创新方面的内容进行对接,充分发挥澳门在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将继续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支付的便利化措施,既顺应大湾区消费者的现实金融服务需求,又为移动支付跨境使用积累经验;
交通运输部负责人表示,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展,畅通连接泛珠三角区域和东盟国家的运输大通道……
放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规划中看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共同体”“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在统筹内地与港澳科创协同方面的政策值得期待。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