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杭州 环杭 口水 摇号 专题 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 楼市快报 > 浙江楼市  

杭州别称“武林”,竟与老虎有关!还有这些地方都很“虎”

2022-02-06 19:29 来源: 杭州发布 / 记者: / 编辑: 叶佳琪

导语

争奇斗艳的虎山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杭州,各类虎山争奇斗艳,如老虎山、老虎岗、虎山、虎峰、虎阁山、虎形山、虎尾山、虎出山、伏虎山、虎石坞等等。

  今年是农历壬寅年,也就是虎年。说起老虎,还真的与杭州渊源颇深。如杭州的别称武林,就是从“虎林山”而来;杭州的虎跑泉也是全国知名。据统计,杭州共有“虎”地名172条。

  今天(2月6日)是大年初六,跟着小时新闻一起来看下杭州那些与“虎”有关的地名。

  耳熟能详的“虎”地名

  武林

20220206_134949_000.jpg

  古钱塘县治在今灵隐山一带,古时此山“丛薄蒙密,异虎出焉”,因称“虎林山”。到了唐代,为避唐高祖的祖父李虎之讳,改名“武林山”。从此,“武林”亦成为杭州的别名。

  虎跑泉

20220206_134949_001.jpg

  摄影/孙小明

  虎跑泉,在西湖南部,虎跑寺内,与龙井、玉泉合称西湖三大名泉。相传有老虎在此刨地挖泉,清澈的泉水随即涌出,故名虎跑泉。

  《咸淳临安志》卷三十八记载:“虎跑泉,旧传性空禅师尝居大慈山,无水,忽有神人告之曰:‘明日当有水矣!’是夜二虎跑地作穴,泉涌出,因名。”也正是因此,“虎跑”的“跑”不念pǎo,念páo,通“刨”。

  狮虎桥

  位于拱墅区,宋名师姑桥,跨清湖河。清讹称狮虎桥。1974年填河改建道路,狮虎桥毁,其名成区片名,派生狮虎桥路、狮虎桥河下等地名。

  经考证,狮虎桥河下2号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之一,这也是目前已确认的,这一时期杭州市唯一一个省委机关旧址。

  争奇斗艳的“虎”山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杭州,各类“虎”山争奇斗艳,如老虎山、老虎岗、虎山、虎峰、虎阁山、虎形山、虎尾山、虎出山、伏虎山、虎石坞等等。究其含义,大多以形似老虎或曾有老虎出没而得名。从地理位置来看,尤以萧山区、富阳区、桐庐县居多。

  老虎山

20220206_134949_002.jpg

  杭州的老虎山至少有9座,分别位于拱墅、西湖、余杭、富阳、临安、桐庐等地。

  拱墅区的老虎山,在半山东北,青龙山西南。远望去,山顶树木郁郁葱葱,山脊由北向南,巅如虎头,身向西伸,尾向南延,形若伏虎,故名。

  临安区的老虎山,位于青山湖街道,据记载该山原称伏虎山,相传有老虎盘踞,后改为老虎山。

  虎形山

  富阳、桐庐、淳安均有虎形山。富阳区的虎形山,位于洞桥镇。清光绪十九年(1893)《分水县五里方图》上有“虎形山”标载。今又称“狐狸山”。考方言发音,“狐狸山”实为“虎形山”方言音谐误。

  老虎坪

20220206_134949_003.jpg

  仅桐庐县就有2座山名老虎坪,分别位于分水镇、百江镇界上以及富春江镇。位于富春江镇上的老虎坪,海拔262米,因顶有地坪,昔有虎豹出没得名。

  虎山

  位于富阳区,古又称龙山、龙虎山。明嘉靖《新登县志》载:“达龙虎,越桐庐,走白峰。又曰龙山,其形如龙虎,山其状如虎,地势似在新登析桂间。”

  虎尾山

  位于富阳区。主峰海拔406米。因似虎尾而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富阳县舆地小志》图、光绪三十二年(1906)《富阳县志》图均有标载。又称猪食坞山。

  虎镇山

  位于桐庐县凤川街道。俗称大庙山。因山势至此忽昂藏,如虎作威,有静以镇之之象,故名。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刘伯温写有《虎镇山记》,感慨“登临之际,不觉豁我凝眸,畅我幽情,而虎视眈眈之念,与山同一镇静矣!”

  白虎山

20220206_134949_004.jpg

  位于萧山区南阳街道龙虎村北。因山形似虎,故名。龙虎村则因北濒青龙山、白虎山,故名。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在白虎山麓建“百尺楼”望吴。白虎山西北麓有戍城抗倭遗址,旧称“赭山巡检司城”。为抗倭防地,南设烟墩以报警,卫戍杭城。2004年,戍城抗倭遗址被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公布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虎爪山

  位于萧山区义桥镇。形似虎爪,故名。《读史方舆纪要》载:虎爪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下临大江,与钱塘、富阳分境,山迴环磅礴,踞峙江滨……虎爪山即诸山之支阜,而临江突峙,当舟楫必经之会。以地势而言,实杭、严、金、绍四郡之险也”。现西麓因采石,其形已变。

  虎嬉台

  位于桐庐县横村镇、瑶琳镇界上,白云村里毛山自然村西侧。海拔654.4米。相传,东晋时期著名道学家郭文引虎采药于此,石上遂留虎迹,故名。

  霸气外露的“虎”洞

  老虎洞山

20220206_134949_005.jpg

  富阳、萧山区均有老虎洞山。萧山区老虎洞山,位于闻堰街道,因南山坡上有巨石天然叠成之洞,相传为老虎栖息之地,故称老虎洞,山以洞名。相传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于此卧薪尝胆;明刘宗周有联云:“此地曾传尝胆事,我来犹忆卧薪名。”

  除了老虎洞山外,杭州各地还有诸多洞穴名老虎洞。如桐庐瑶琳镇老虎洞,在琴溪村童家坞自然村西侧。洞穴浅窄,远视形似老虎,故名。桐庐分水镇老虎洞,口朝天,较深,昔时因虎豹出没得名。建德老虎洞,位于李家镇李家村,洞内地平面面积约100平方米,洞深50米,为天然石灰岩地下溶洞。

  老虎洞窑址

20220206_134949_006.jpg

  位于上城区凤凰山北麓,因窑址处在凤凰山老虎洞,故名。1996年发现,1998—2001年间进行两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南宋定都杭州后,先后在杭州城内建起修内司和郊坛下两个官窑,老虎洞窑址南宋层即修内司官窑。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