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80岁老人珍藏25年的手绘小区图惊艳设计师
导语
游龙河畔架一座廊桥丹凤社区和紫鹃社区隔着一条游龙河,河畔有座桥,一侧还有个标志性建筑——水塔。

老人珍藏25年的手绘小区图
宁波市鄞州区白鹤街道丹凤新村建成有30年左右了,建造之初绿化面积达41%,曾是市级样板小区。
今年,这个老旧小区迎来蝶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丛志强团队走进丹凤社区,实施“艺术振兴社区”。6月11日开始,团队小伙伴们在社区调研,倾听居民的心声。游龙河畔架廊桥,打造草根美术馆……一张居民25年前手绘的小区风景图,让设计师们挪不开眼睛了。
游龙河畔架一座廊桥
丹凤社区和紫鹃社区隔着一条游龙河,河畔有座桥,一侧还有个标志性建筑——水塔。
“要是能把这座桥设计成古色古香的廊桥,夜里来点灯光秀,那简直就是网红打卡点了!”今年80岁的陈玉麟住在丹凤社区30年了,他是居民眼里的草根艺术家,擅长书法和绘画,家里的书画作品就有上百幅。
他的一句话,瞬间点燃了大家的热情。“中国很多乡村都有漂亮的廊桥,我们这么好的位置,能不能打造一座中国风的廊桥,造福的是两个社区的居民。”
丛志强团队的段红娇认真记录着居民的创意。“你们想要什么样的廊桥?”
“我在很多乡村看到过设计精美的廊桥,回头我把照片整理给你们!”退休后,陈玉麟四处采访,对廊桥颇有研究。前几年,他去了丽水庆元县参观廊桥博物馆,那是全国首家廊桥博物馆,他当时拍了很多廊桥的照片,没想到这次能派上用场。
一张手绘小区图珍藏25年
丹凤新村三期一块空地杂草较多,仅有一些景观木椅。居民期待,这个区域能来一个大变身。
“这里杂草多,一到夏天蚊子很多,我们根本不敢坐。”小区居民吐槽。
“这个座椅,你们平常不坐吗?”
“放在这个位置不合适,树上的小虫会掉下来,我们不是不想坐,是不敢坐!”
团队工作人员细细倾听居民的心声。“以后,我们会在这里增加一条步道,周边配搭一些花卉,这样整体环境会好很多。”
“我们社区有很多草根艺术家,家里都藏着宝贝。”热心居民戴春琴建议,在社区打造一个草根美术馆,用来展示老人和小朋友的作品。
居民们的认真劲儿,把设计师都感动了。“居民给我们提了很多建议,都太有才了,看得出大家都很热爱自己的家园。”上一次在小区走访时,陈玉麟还盛情邀请段红娇去家里看看,无意间就发现了一样宝贝。
这是老人在1996年手绘的丹凤社区风景图,珍藏了整整25年。“老人说,当年他刚入住的时候,这里绿化很多,一步一景,仿佛步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艺术振兴社区行动,还居民一个童话世界。”段红娇相信,居民对家园的这种热爱,会让艺术振兴社区擦出更多的火花。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