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融合,与历史贴近,北京冬奥场馆“云”探秘
导语
看场馆设计者们如何克服建设与改造的难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举行,共计25个场馆,包括12个竞赛场馆和13个非竞赛场馆。其中,国家体育场作为非竞赛场馆,将承担本届冬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由于北京是世界上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因此,鸟巢也将成为首座双奥场馆。
冬奥会上,像鸟巢这样集智慧与科技为一体的比赛场馆成为本届盛会的一大亮点。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中,无论是场馆建设、基础设施,还是智慧服务、绿色能源等方面,这些冬奥场馆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场馆设计者们克服建设与改造的难题,将冬奥与科技深度融合,将冬奥与自然贴近,将冬奥与历史紧密联系,必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在所有12个竞赛场馆中,北京赛区包括了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首都体育馆和首钢滑雪大跳台,将承担冬奥会全部冰上项目和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的大跳台项目比赛。延庆赛区则包括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张家口赛区包括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场、国家跳台滑雪场和云顶滑雪公园。
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水冰转换的“冰立方”
将游泳池改造成冰壶场,国家游泳中心是世界上首个实现“水冰转换”的运动场馆。
作为世界上唯一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也是世界上首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在保有“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因此,国家游泳中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冰立方”。
在这里,建筑、结构、制冰、除湿、照明、声场等众多科技领域新成果得到应用。冰壶比赛对冰面平整度要求极高,每平方米在承受150公斤重量的情况下,冰面变形不能超过1毫米,冰壶在赛道上不断滑动、制冰师的反复修冰,甚至室内环境的些许变化,都会让赛道表面发生微妙的改变。同时,冰壶比赛要求场馆湿度在30%以下,冰面温度约在零下8摄氏度,冰面以上1米空气温度在10摄氏度,馆内温度在16摄氏度以内,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冰壶与冰的摩擦系数,决定赛道品质。
国家游泳中心
在从高温高湿的泳池环境转化为低温干燥的冰场环境过程中,科研人员给出了“水冰转换”的详细技术改造方案,涉及建筑、结构、防水、膜维修等工程领域,约70个独立施工区,5万平方米的改造面积。以冰壶赛道的改造为例,国家游泳中心在比赛大厅中部搭建了可转换结构,安装了可拆装制冰系统。把游泳池的水放空、排干,再把钢结构支撑体系和混凝土面板安装完成,铺上制冰管道,制冰后将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这种转换模式,不仅实现了“水立方”与“冰立方”互换,还实现了转换材料重复利用,大幅降低后期拆除改造成本。“水冰转换”技术让国家游泳中心可以在“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之间自由切换,可以同时具备开展水上运动、冰上运动及各类大型活动的能力。
冬奥会期间,冰立方将一共产生3枚金牌,分别是男子冰壶、女子冰壶和混合双人冰壶。值得一提的是,赛事期间,“冰立方”新建一面170平方米的“巨幕”,由科研团队推出的“冰壶运行捕捉技术”,捕捉比赛实时画面,清晰展示冰壶的运行轨迹,增加观众的观赛乐趣。
首都体育馆
首都体育馆:迎来一次华丽“换装”
首都体育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奥运场馆,始建于1968年。冬奥会期间,这里将举办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和冰球项目的比赛,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或许将在这里诞生。
此次,首都体育馆借由北京冬奥会,迎来了一次华丽的“换装”。
场馆内,主要比赛区域由21块可灵活调整的优质地板组成,这些地板长度和宽度分别为30米和3.5米,地板的下方是一片滑冰场。据介绍,之所以这样布局,是为了能够让比赛场地实现迅速且高效转换。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当时地板下方已经存在水磨石地面,成为奥运场馆技术领域的巨大突破。在水磨石地面上泼水,其内部的低温氨液排管便会制冷,且在一年四季都能化水为冰,承办冰球和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比赛。
与其他场馆扩建增加座位席不同的是,首都体育馆对座位席进行了缩减,一方面能够增加座位席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能帮助观众以最佳视角观看高水平的对抗赛。同时,在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赛中,比赛场馆将以沉浸式的竞赛区域吸引观众,增加天幕投影以及环屏,立体效果更加明显,配合场馆的声光电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冰上竞技的速度与激情。
从2月4日至19日,冬奥会的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全部在这里进行,将产生14枚金牌。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蜿蜒而下的“白色瀑布”
高山滑雪项目被称作“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而作为承担这项比赛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依山而建,从海拔2198米的山巅向下俯瞰,7条雪道犹如白色瀑布,由山顶向山谷蜿蜒“流淌”,就像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城脚下。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依托小海坨山天然山形,这里共建设7条雪道,其中3条比赛雪道、4条训练雪道,最长赛道全长约3千米,其中竞速赛道落差900米,最大坡度接近70%,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30公里。
作为占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外籍工作人员最多、参赛国家最多的冬奥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势险峻,场地条件复杂。目前,赛道各赛段拥有自己的名称,诸如:白面、云霄飞车、熊猫跳、丝绸之路、海陀碗等等都是由国际滑雪联合会命名并向参赛运动员公开发布的。此外,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索道系统共设9条架空索道及2条拖牵索道,全长约10.3公里。
冬奥会期间,这里将承担所有高山滑雪项目比赛,分为速度系列和技术系列两种,共有11个小项,产生11枚金牌,其中,速度系列分为滑降和超级大回转,技术系列分为大回转和回转项目及团队比赛;此外,再加上滑降与回转合二为一的高山滑雪全能赛。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十六道弯的雪游龙
作为中国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主赛道全长1975米,赛道为长线型空间双曲面板壳结构,依托海拔2198米的小海陀山天然山形建设,犹如一条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地形变化复杂,从北侧高点至南侧低点区域的高差约有150米,平均自然坡度超过16%。赛道分为54个制冷单元,共由16个角度、倾斜度都不同的弯道组成,其中,第11个弯道为全球独具特色的360度回旋弯道,也是全世界第一条。该赛道最高点高程1017米,位于出发区1,最低点位于C16弯底部,高程896米,最大落差121米,最快滑行速度134.4千米/小时。
作为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复杂的冬奥新建比赛场馆之一,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创造了从无到有的冬奥奇迹。目前,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并称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工程。
冬奥会期间,这里将举行雪车、雪橇、钢架雪车共三大项比赛,产生10枚金牌。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