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杭州 环杭 口水 摇号 专题 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 杭州楼市 > 楼市新闻  

闲置农房“火”起来 乡村振兴“旺”起来

2021-12-11 19:45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 编辑: 叶佳琪

导语

让昔日的偏僻山村焕发了生机活力。

  全媒体记者 徐晔 摄

  “我在这里住得安心、吃得放心、逛得开心,在‘养老福地’福气好。”近日,在平水镇王化村长塘头自然村闹盈盈的“金色食堂”内,来自杭州的90岁老人蒋水官不禁感慨。

  作为绍兴市农村宅基地改革激活典型案例,去年来,王化村通过引入乡贤投资,流转激活村内闲置农房,投入近2000万元将原本破旧的农房、废弃的茶厂改造成居家养老综合体,打造“金秋家园·长塘头”农旅融合休闲养生项目,已累计盘活农房300余间,流转土地100多亩。探索出一条以好山好水为依托、以惠及村民为切入点,全面盘活闲置农房、闲置农田和闲置劳动力,以市场化与可复制为特色的“王化模式”。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启动后,在村里雇佣了五六十名员工,平均每月支付的工资就达30万元。如今在长塘头自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通过金秋年华项目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家里有闲置农房和土地的,换取了“真金白银”;在家务农的,家门口就能上班;村里80岁以上老年人,一日三餐都能在老年食堂免费吃……

  这是柯桥区深入推进“闲置农房激活计划”的成果缩影。近日,记者从区农村农业局采访获悉,平水镇、王坛镇、夏履镇以及平水镇合心村、稽东镇竹田头村分别入选2021年绍兴市“闲置农房激活”先进乡镇、示范村,总数排名全市首位。

  近年来,柯桥区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振兴、吸引人才落地”为目标,加强宣传推介,引入优质项目,深入挖掘古村落人文底蕴,做好农文旅深度融合文章,推动农村闲置土地、山林、水域、文化、旅游等资源的全面激活。同时,因地制宜探索“农房+农地”“农房+产业”“村集体+农户”“支部+农户”等激活模式,涌现出刻石山雅居、金秋家园、南山小院、红尘再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闲置农房激活示范点。

  与此同时,全区还先行先试,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改革动力。在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从闲置农房激活的广度、深度、强度上做文章,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培育农房使用权流转交易市场。如王坛镇在全市率先上线“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平台”,率先实施全市首例宅基地镇域跨村有偿选位,并发放全市首笔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高效对接社会资本和闲置资源,让农民手中原本“沉睡的资产”变成可流动、可增值的资本,也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

  闲置农房的激活率也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指数。据悉,截止目前,全区已累计引入社会资本19.35亿元,激活农房建筑面积62.23万平方、山林田地11770.29亩,增加农户收入8748.08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7156.60万元,增加农创客658人,带动农户就业4092人,让昔日的偏僻山村焕发了生机活力。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