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杭州 环杭 口水 摇号 专题 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 杭州楼市 > 楼市新闻  

你家孩子摇中了吗?杭州24所民办初中昨电脑派位

2020-06-16 09:19 来源:都市快报 / 记者:张娜 记者 胡鸿 / 编辑:周杭

导语

昨天,杭州市民办初中招生电脑派位工作结束。全市24所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初中,通过电脑派位,共录取6148人。

  昨天,杭州市民办初中招生电脑派位工作结束。全市24所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初中,通过电脑派位,共录取6148人。

  各个家长群里,从焦急等待,到名单发布,心情不断起伏。有的孩子摇中,家长开心地在群里发红包。也有没摇中的家长,开始联系对口公办学校或第一轮没报满的学校,为孩子重新做规划。

  “不管是否摇中,都是最好的安排。最紧要的,是要做接下来的规划了。”一位初中校长说。

  主城区有1.3万人报名民办初中 有班里30人报名摇中9人

  今年,全市共65所民办初中招生,其中主城区23所。全市共计划录取11516人,其中主城区5392人。全市小学毕业生(含来杭升学的“个别生”)共9万余人,其中主城区3.85万人(较去年增加近0.25万人)。

  全市报名民办初中的小学毕业生近2万人,其中主城区1.3万人,全市共有24所民办初中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其中主城区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初中16所(去年为23所)。主城区派位学校平均派位录取比例为2.88∶1(去年为4.36∶1)。

  今年是杭州第一年进行全民摇号。不少六年级班里,一多半孩子报名参加了摇号。

  上城区一位家长说,班里一共40多人,30人参加摇号,摇中9人,几乎占了参加摇号的1/3。

  “我们班娃的运气都挺好,摇中的孩子有学霸,也有各科平均的孩子,学业水平各不相同,大家都很开心。”一位六年级孩子妈妈说。

  采访中,不少家长的心态比较淡定,都说重在参与。一位爸爸说:“公办、民办学校,经过这次摇号,生源都差不多,在哪里读书都是一样的,关键看孩子的投入度。”

  6月17日起 可参加第二轮补报

  今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新政后,全市首次实施民办初中“审批地招生”,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和钱塘新区(以下简称主城区)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七区联办、分区派位”的方式组织电脑派位录取。

  昨天,各区、县(市)招生录取工作使用全市统一的报名平台和电脑派位系统。各地的电脑派位录取工作,均邀请公证机构进行现场公证,并邀请行风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新闻媒体进行现场监督。同时,各区、县(市)纪检组织均派出纪检干部到派位现场进行监督指导,市纪委还派人参加了主城区各区的联合派位现场监督。

  派位结束后,各区、县(市)教育部门会在教育局(教卫局)网站公布录取名单。不少学校的校园微信也直接晒出名单。

  报名民办初中未录取的学生及之前填报公办初中的学生,均可在6月17日9:00-18日12:00,通过“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网址:czbm.hzedu.gov.cn),报名参加在审批地招生不足的民办初中招生。

  与第一次报名不同,补招报名时学生可选报全市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初中。民办初中补招电脑派位将于6月20日进行。报名民办初中(包括民办初中补招报名)的学生,如未被所报民办初中录取,在公办初中招生中按“同类情况排序靠后”的原则,排在只报公办初中的学生之后。被所报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不再安排公办初中录取。


  校长说“公民同招”

  对于首次“公民同招”,校长们怎么看?小升初的学生该如何做好准备?昨天,我们也采访了几位校长。

  大关中学校长章继钢:

  成长都是努力出来的

  大关中学校长章继钢接到不少家长电话,来问他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他说对于小升初的家长来说,现在无论是进入公办学校还是进入民办学校,最关键的是要有个规划。近在眼前的,是暑期规划。做规划之前,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比如优势在哪里,哪里比较弱。

  进入初中三年,有几点需要注意。先说家长最关心的学业方面,不是刷题这么简单,而是在遇到困难之后,学会找到一个解决的途径。并不是说一定要自己全部解决,可以了解自己现有的能力可以解决多少,剩下的部分,如何进行资源的整合,总来的说,解决问题的思路最重要。而这,不是成绩能直接决定的,学会之后,终身受益。

  第二是品格。初中是一个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孩子的行为背后能看到很多东西。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易发怒,控制不了情绪,他要学会的是先冷静,然后再去找到老师或家长,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据此,学会合理的处事方式。

  提醒家长和同学们,心态要阳光些。比如成绩不要总和同学比,和自己比有增量就是进步。抓住生活里的“小确幸”,能让生活过得更有趣。做更好的自己,成长都是努力出来的。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长

  屈强:初中三年的规划目前最要紧

  屈校长昨天也接到家长们的反馈:“有的学生没有被民办学校摇中,从家长这边的反馈来看,心态还算平稳。”在这些学生家长看来,初中三年的规划可能是眼前最要紧的事情。

  屈校长也做了个梳理,认为接下去的三年主要有四点:

  第一,对任何同学来说,进入初一前,要先找准自己的定位。相对于小学,中学三年的学习目标明确,作为学生家长,可以根据当前的情况,来设定一个清晰的目标,比如是保持现在的水平,还是要继续努力达到一个高度。

  第二,学生的各种差异背后是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差异,而在多届学生身上,我们发现,这些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更多的是思维习惯的差异。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背后是思维的惰性。有的学生不断补课,将成倍的时间用于学习,效果不如人意,背后都是这个原因。这个问题在小学是隐性的,到了中学就凸显出来了。所以在入学前的三个月时间里,家长不妨多留意观察孩子的思维是否存在问题,大到遇到难题,小到生活当中的小矛盾。能管住这个问题的家长,孩子也往往是比较成功的。

  第三,注重时间管理。初中三年因为学科增多,难度增加,时间管理就很重要。懂得时间管理的学生会利用闲散时间完成作业,上学途中听英语,学习效率越来越高。有家长看中民办的晚自习,但我认为,晚上学生回家后,对一些需要反复记忆的东西进行必要的复习后,其他时间应该用于与父母沟通、相处。

  第四,拿出孩子的长处。初中三年,很多学生家长会补短板,为了补短板,放弃坚持了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书法、乐器以及体育运动项目。十三中历届的学生在兴趣培养上都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坚持学到最后,这些兴趣爱好反而为他们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所以学生家长必须看到这一点。

  第五,重视身心健康。孩子初中三年的青春期成长中,遇到矛盾或者隔阂,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出现的变化是非常快的、非常突然的,这个时候家长也要迅速意识到,从而做出改变,帮助孩子成长。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