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处上榜!杭州上城这些老房子有大价值,你熟悉吗?
导语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根”与“魂”
一处老建筑,就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保护老建筑,就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根”与“魂”。
日前,杭州80处历史建筑价值等级评定结果出炉,上城32处老房子价值如何?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
历史建筑价值的等级评定,是确保历史建筑落实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依据,对后续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修缮方案等工作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杭州从2015年创新开展历史建筑价值评定定级制度的研究和建设,对历史建筑设定不同的保护等级和相应的修缮使用标准,于2017年12月正式形成杭州历史建筑价值评定体系研究成果,构建了5大评价因素18项评价因子的价值评定体系。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代表建筑的详情吧。
旧仁和村街9号别墅建筑
地址:旧仁和村街9号
建筑年代:民国(1911-1949年)
又名“可庐”,有“中国灯泡之父”美誉的著名实业家胡西园曾在此住宅。胡西园在1921年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只白炽灯泡,为国人放送光明。后又创办亚浦耳灯泡厂,1956年,更名为上海亚明灯泡厂,生产出当时中国的名牌灯泡“亚明”灯泡。
旧仁和村街6号别墅建筑
地址:旧仁和村街6号
建筑年代:民国(1911-1949年)
1935年,闻积余向金润泉父子开办的杭州新民地产公司购地建成此房。1947年,房子被卖给一位经营制盒印刷等业务的浙江奉化商人王乔森。现存的庭院格局和楼屋架构基本上还保留了原有的风格,砖面上有“倪荣记”字样。高大的门楼上,欧式的壁柱、中式图案的铸铁花饰、黑漆的大门,将上世纪30年代中国建筑中西交融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元坊巷9号建筑
地址:三元坊巷9号
建筑年代:1949-1979年
1934年11月,杭州市银行业同业公会迁至三元坊巷9号办公,后由居民分住。此处建筑总体布局属传统四合院形式,采用了典型的走马楼形式,其柱、枋、轩廊、椽子、望板等的运用及牛腿、挑枋部位的雕饰亦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但二层挂落的弧形轮廓及垂花柱头却带有洋化的特征,具有时代特点。
学士坊别墅建筑
地址:学士路3、4号之间
建造年代:民国(1911-1949年)
学士坊原是吴兴富商朱氏购地自建的住宅,建于上世纪30年代。解放后,学士坊成了名人学士荟萃之地,如浙江省文联原主席宋云彬、著名教育家俞子夷、著名作家陈学昭等先后居住于此。两幢建筑形式结构基本相同,坡屋顶盖机制瓦,青灰色水泥抹灰墙面,外观质朴,没有民国时期常见的古典建筑符号,具有早期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岳王新村8幢建筑
地址:岳王新村8号
建筑年代:民国(1911-1949年)
这幢西式独立花园别墅建于民国时期,坐西朝东,平面呈不规则几何形,为三层砖木结构,最初为北美基督教青年会代表鲍乃德的房产。清水砖墙,坡屋顶盖机制瓦,反映了杭州市近现代建筑艺术的演变过程,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十五奎巷31号民居建筑
地址:十五奎巷31号
建筑年代:清(1644-1911年)
建筑据考证为民国时期所留。解放后,杭州通用电器厂曾出资略加修缮后分给工人作为宿舍。民居坐西北朝东南,建筑按三个层级自下而上分布,现存两进。整体建筑依山势而建,没有明显的轴线,平面布局较为灵活,是杭州传统民居中比较具有特色的一处实例。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