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时代绿色建筑的超前感知:新能源汽车才能进入的超级大堂
导语
绿色科技的智慧,引领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1996年,联合国人居组织《伊斯坦布尔宣言》
近日,全国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在北京亮相,项目以“碳的世界”“中国力量”“和谐家园”三大主题,让“碳中和”的理念进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双碳“概念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绿色发展已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在新时代的语境下,“绿色建筑”是在全生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实用、高效的办公或生活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作为全球超级微城市,EIC以绿色建筑赋能长远发展,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当下的城市,人口分布密集,能源损耗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传统能源车对于城市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
每一次能源的升级换代,都影响着世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变革可以说是一场改变世界的技术。在城市推广新能源车,能够明显降低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和温室效应,控制污染源,降低治理成本。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势在必行,而对于超甲级写字楼而言,新能源车辆开进大堂,让出入体验都更加便捷,将成为未来绿色建筑设计的新趋势。
EIC积极顺应这种趋势,倡议新能源车辆可直接驶入,避免环境污染。
与此同时,EIC还设置了大量电动汽车充电桩,电动自行车/滑板车充电站以及清洁能源设施,倡导人们低碳出行。
企业是产业群零碳排放、绿色转型和绿色创新的重要推动者,EIC积极投身低碳行动,展现中国企业的担当和领导力!
为响应国家有关对应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EIC在规划初期即聘请了戴德梁行进行全项目运营碳排放评估。
LEED认证是全球公认的绿色建筑领域最完善、最具影响力的评估标准。世界上,有超过98000个商业项目参与LEED认证,认证建筑面积超18亿平方米。
WELL侧重于建筑环境对人体的影响,LEED更关注建筑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EIC还打造了超过14000平米的绿地,与配套步道构成绿化空间,减少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整个社区采取海绵城市的设计,通过设置下凹绿地、砾石带、植草沟等进行雨水净化,同时设置模块蓄水池来收集雨水,用于小区内道路冲洗、绿地浇灌等,实现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
EIC设置了太阳能光伏路灯、智慧废弃物处理等高效节能基础设施,降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此外,EIC还将所有塔楼的避难层设计为层高约为9米的空中花园,实现办公建筑内的低碳环境,创造生长于办公区域内的景观视野及新型交互空间,让绿色和自由充溢在办公场所中。
当建筑设计更符合环保低碳准则,美好健康的生活环境推门即见。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