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杭州 环杭 口水 摇号 专题 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 公司动态  

融创:牵手美院 共探未来社区美好生活发展趋势

2021-10-09 17:14 来源: 浙江在线 / 记者: / 编辑: 姚曹洁

导语

美好城市共建者,是定位,也是目标。融创将持续探索美好生活场景的营造,引领城市高品质生活方式的更新。

  一个个竹编的小器物,一本本上世纪泛黄的历书,一枚枚烙着时代印记的纪念章,还有一盘盘充满年代感的磁带……从家里淘出来的老物件,经过精心设计,组成了一场独具特色的艺术展,在自家的小区里举办。

image002.jpg

image004.jpg

image006.jpg

image008.jpg

  这是最近在江南壹号院发生的一幕。虽然这看似是一个“社区级”的艺术展,背后却是融创联手中国美术学院进行的一项创新实践,双方在“新时代新型社区系统化服务设计研究”课题的合作背景下,旨在共同搭建起面向中国未来十年社区生活的发展趋势谱系。

image010.jpg

  江南壹号院归心空间艺术展

  01

  “邻里好江南”

  一个与“家”有关的艺术展

  艺术展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邻里好江南”,不仅贴合江南壹号院的小区名,也因为展出的物件中有不少是小区业主自家的东西,这个灵感来自于美院的一项“中国家庭与设计文化”的思政课题,美院学生也奉献出很多家庭老物件。

image012.jpg

  江南壹号院归心空间艺术展

  而看展的是小区里的邻居,旧时光的记忆与新时代的邻里社交在归心空间——艺术场景中碰撞出火花。


  在展览上,笔者遇到了提供展品的徐先生,他带来的“老物件”虽然常见,却能撩动不少人的“记忆共鸣”。

image014.jpg


  作为80后,徐先生至今保存着学生时期的课本、随声听、磁带还有当年追星的明星卡片。他说,这是他青春的记忆,而同场看展的人则频频表示,“爷青回”。

image016.jpg

image018.jpg

  江南壹号院业主参展作品

  除了家常的物件,徐先生还带来了“额外的惊喜”:岳丈何文良制作的竹编作品。策展人直言:挖到宝!原来,何文良是一位竹编非遗“守艺人”,曾获得多个奖项,他编的小物件也让不少邻居感兴趣,也想学着编。

image020.jpg

image022.jpg

  江南壹号院业主参展作品

  展览上不仅有竹编,美院还搜罗了多项非遗活化设计,这是美院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课程成果。例如温州彩石镶嵌工艺活化,就是一种传统装饰艺术,美院的学生们把它包装成《石头的艺术家》,以矿石为研究对象,以考古挖掘为兴趣点,结合儿童教具体验的形式,寓教于乐,引起了现场不少孩子的兴趣。

image024.jpg

image026.jpg

  江南壹号院归心空间艺术展

  还有一个从温州民俗活动“拦街福”演化的桌游,让参观者忍不住上手试试,这个类似大富翁的游戏适合全家老小一起参与,也以另一种形式让这项非遗文化在创新中传承下去。

image028.jpg

image030.jpg

  江南壹号院归心空间艺术展

  这样的展览在其他小区从没见过,笔者问过发起人,为什么要做这种类型的艺术展?他们说,他们想在社区做一次“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实践与尝试,这也是他们对于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探索。他们希望,融入了艺术,未来每个归心社区都会有各自的特色,而非千篇一律。

image032.jpg

  江南壹号院归心空间艺术展

  02

  企业联手高校

  探索未来社区发展趋势

  据了解,“邻里好江南”设计艺术展只是融创与美院合作的落地活动之一,更宏观的思考和顶层设计视野还在“新时代新型社区系统化服务设计研究”的课题合作上。

image034.jpg

  江南壹号院归心空间艺术展

  美院设计艺术学院的王侃老师表示,学校一直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大发展中,尤其2019年以来,美院深度参与到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的课题项目中,从美院的角度,探索和研究中国新时代的社区服务,应如何体现“新”?如何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如何可持续?如何体现社区文化?如何设计和构建服务系统和链条?学校不断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发现融创也在进行思考和探索,因此,才有了这一个共建合作的研究项目。

image036.jpg

  江南壹号院归心空间艺术展

  而融创归心客户服务中心总经理、未来社区发展研究中心院长胥霭也直言,融创这些年一直在转型,从传统的地产商到如今的“美好城市共建者”,融创正努力参与到城市共建和用户的全生命周期中。


“社区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营造,更应融合人的力量来激发社区的生命力和生长力……让社区焕发恒久的生命力。”在胥霭看来,一定要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长期主义的方向去不断实践,通过感知洞察人在这个社区里面到底需要什么、人在城市里面需要什么,才能最终去构建场景的新势能,才能真正赋能城市运营。

image038.jpg

  融创和中国美院策展团队

  同时,实践也需要寻找理论支撑,像美院这样的院校科研力量和课题研究成果,就将是融创营造未来社区九大场景和搭建系统化运营体系过程中,重要论证和有力支持。


  03

  强强联合,美美与共

  以人为本共建美好生活


  事实上,这不是融创第一次“破壁”合作。在融创的合作名单上,有着阿里云、华为、网易、日本株式会社日建设计、杭州市文化馆、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等一系列企事业单位资源,以期强强联合,共同搭建起面向中国未来十年社区生活的发展趋势谱系。


  尤其自浙江省大力创建未来社区以来,融创作为“美好城市共建者”,第一时间就积极参与、探索未来社区的试点建设,不仅成立了未来社区发展研究中心,投入产品研发专家、社区运营服务专家,对未来社区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摸索出“场景联合体”+“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未来社区落地模式。

image040.jpg

  江南壹号院归心空间艺术展

  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融创着重关注人本导向、绿色低碳、数字赋能,在实践中探索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模式,以场景重塑城市、社区与个体的链接,不断推动生活方式与文化群落的共建。


  美好城市共建者,是定位,也是目标。融创将持续探索美好生活场景的营造,引领城市高品质生活方式的更新。


  为此,融创以六大全产业链体系化能力,融入时代发展肌理,创造面向未来的城市地标;持续以丰富的高品质产品营造,持续推进城市人居的创新引领;秉持可持续的运营思维,助力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建造与运营的统筹推进,不断探寻美好生活的未来答案;通过综合物业与品质服务,不断提升城市空间的美好体验;通过文旅融合、产业赋新,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活力与欢乐。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