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业主“刺头”、“反对派”,杭州一小区惊现“特殊名单”!物业:当事人已被开除
导语
社区当晚召开座谈会,致歉工作正积极推进
住在杭州网1月14日讯(记者 李世嘉)如果你在业主群里刷到了一份来自物业工作人员的“特殊名单”。
而在这份名单上,不仅有住户们详细的个人信息,还有物业工作人员对大家贴的“标签”,你会是什么反应?
近期,在杭州市闲林板块的金成·竹海水韵就发生了这么一桩事情。
一份“特殊名单”
将业主贴上贬义标签
1月12日下午三点左右,杭州余杭竹海水韵小区的“买菜群”里,突然有人发出了一个excel文件。
有手快的业主点开后,发现内容让人十分震惊。
这份名为《小区特殊业主名单》的文件,不仅包含了业主姓名、房号等个人信息,还对业主进行了标签化的注释。
这些标签不仅包括“现业委会”、“原业委会”、“维护物业的”,甚至有的还带了明显的贬义色彩,如“刺头”、“反对派”等。
据小区业主称,这份名单是由一位微信名为钱某某的女士发送的,发出后很快就撤回了,但名单早已被截图留存,引起了业主们的强烈反响和不安。
物业:目的是为了工作
但方式不对
究竟是谁进行的这一项统计?这又是一份怎样的名单呢?记者据此联系了竹海水韵物业服务中心的徐主任。
徐主任表示,告知她发名单的钱女士,是一位在物业工作多年的环境保洁主管,名单也是由她统计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钱女士是为了向新来的保洁领班梳理出各业主的反馈情况,以便快速了解业主群体及大家关注的问题,才进行了这项统计。
在统计过程中,钱女士对业主进行了简单粗暴的分类,并给不少提意见较多的业主加上了具有贬义色彩的“标签”,后来由于发错了群,这份文件才被业主们看到。
“这个确实是个人行为,她的目的是为了把工作做好,但方式是不对的。” 徐主任认为,对于比较认真或要求较高的业主,物业采取的方式应该是更加关注他们,以此来规范自身的服务质量,绝不能滥用标签。
徐主任表示,这件事不仅给业主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影响了业主对物业的信任,对小区的口碑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社区当晚召开座谈会
致歉工作正积极推进
据了解,1月12日下午事情发生后,社区、街道、物业公司都比较重视。
12日当晚,社区召集物业、业委会成员、相关业主开了一场座谈会,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并要求在1月13日17:00之前以服务公司的名义张贴书面道歉、转发群道歉。
目前,这些工作均已按时完成,物业也已对这位钱女士做出了开除处理。
同时,物业决定对部分业主进行上门道歉,主要对象是被贴上“刺头”“反对派”业主。
13日下午,物业已经走访了5个业主,业主们大都选择了谅解,接下来还会继续进行走访;13日晚,派出所对该小区所有管家进行了培训。
那么,这一事件从法律上,是否有什么界定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这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因此,钱女士的这一做法,无论从道德还是从法律上,都是不妥的。
天目评论
从金成物业给出的答复来看,竹海水韵的“特殊名单”风波似是已经过去。
但在这件事之外,更值得被探讨的,是其背后映射的社会现象。
仔细想来,如果钱女士在发这份名单时没有“一不小心”发错群,名单是否会作为资料保留在物业?业主们是否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依然被打上标签?
事实上,这种给人贴标签、区别对待的行为不仅存在于本次案例,在社会上也时常发生。
无论是学校中的“差生”“坏孩子”,还是社会上的“剩女”“小粉红”“矮穷矬”“凤凰男”等,都是对人的标签化处理。
对于贴标签者来说,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主观行为。
以这次的事件为例,钱女士的初衷是想对业主进行一个简单划分,但其它员工看到后,很有可能会形成对相关业主的固有印象,甚至在日后开展物业工作时更添沟通难度。
所以贴标签的行为不仅对大众有一定的误导作用,“被帖者”作为独立个体也容易被扁平化看待。
而有些人在被贴上标签时可能会形成自我暗示,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 “标签效应”不仅会阻碍个人的成长及自我认知,也会对社会风气造成负面影响。
对此,我们要学会用开放性的心智去对待社会上不同于自己的群体,理解个体的差异,避免对他人以偏概全。
当不小心被“贴上标签”时,也应当基于对自己的稳定认识,独立自主、客观理性地进行判断,避免被一个莫须有的词语框定。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