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跨应用场景落地推进情况如何?六大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分享新成果
导语
6月2日,浙江省多跨应用场景落地未来社区推进情况路演活动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顺利开展。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军出席并讲话。
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6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世嘉 见习记者 闫曦丹)6月2日,浙江省多跨应用场景落地未来社区推进情况路演活动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顺利开展。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军出席并讲话。
在活动中,杭州上城杨柳郡社区、杭州萧山七彩社区、杭州余杭葛巷社区、湖州长兴齐北社区、绍兴柯桥大渡社区、金华义乌宾王社区等6个未来社区创建项目所在县(市、区)政府,围绕“多跨应用场景”落地逐一作出详细汇报。
1、杨柳郡社区:全省首个未来健康3.0版本
上城区政府杨柳郡社区的智慧服务平台由社区的智慧智能系统、数据引擎、应用等部分组成,率先打造了集社区党建、居民自治、公共安全、公共服务 、公共文化于一体的未来社区数字治理驾驶舱;实现“一网管全局”及“一键式发布”,打通了各平台的数据系统,联通了城市大脑。
在多跨业务协同改革方面,杨柳郡社区提供共享健康数据,打造了全省首个未来健康3.0版本,同时共建健康预防,依托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等多个相关部门协同开展数字健康管理,在儿童健康、养老等领域均有所应用。
下一步,杨柳郡社区将在深刻理解数字化改革和未来内涵、推动场景的继续落地、持续优化功能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2、七彩社区:打造“村舍驾驶舱”
萧山区政府通过打造“村舍驾驶舱”,实现与村舍居民互动信息的实时汇聚。
对于文化场景,萧山区政府对于已建成的线下公共文化空间进行提档升级,并增设文化展厅,而“家头条”“邻里帮”“文E家”等多跨应用场景的落地,也实实在在方便着居民的需求。
在健康场景的搭建中,“健康大脑”打通了多个部门的数据支撑,目前已实现对七彩未来社区全员的“红、黄、绿”三色分类管理。
萧山区政府表示,将继续致力于未来社区建设,推动社区成为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基本单元。
3、葛巷社区:推动建设“数字仓”
余杭区政府葛巷社区因地制宜补短板,居民可通过智慧平台享受日常化生活,实现了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在葛巷社区的高效供给。
同时,葛巷社区围绕“城市大脑+未来社区”探索数据分层、分解、分权共享模式,充分运用数字化科技成果,推广“无人治理”“云上盯着办”,提高了社区治理效率。
目前,仓前街道“数字仓”已经整合了基层治理的数据,催化更多多跨应用场景的生成、落地,余杭区也已实现了城市大脑数据的融合共享,并在医疗、教育、物流、养老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4、齐北社区:把健康场景作为改革突破口
长兴县政府齐北社区是“整合提升类”未来社区,其进行数字化改革的热点是把健康场景作为改革突破口,通过创业、教育、邻里文化等方面强化“多化”的高效协同。
“打破各跨部门壁垒,纵线到底,实现数据贯通。”齐北社区以大数据形式进行社区居民健康的数字化管理,对数据实现了初步的掌控与融合;同时依托长兴卫健“六个一”的扎实基础,实现健康场景线上有线下的融合。
此外,长兴县政府齐北社区还进行了健康场景与创业创新、智力创新的多化改革,建立了与创业企业的标准数据库。
5、大渡社区:保障智慧服务系统安全
柯桥区政府大渡社区重点依托城市大脑一体化智能的公共数据智慧,完成了党建治理、教育、创业等方面的改造,涵盖了未来社区的六大场景。
为保障社区智慧服务系统的安全,大渡社区部署了安全边界系统,当前重点推动的是文化场景和健康场景。目前已完成了平台的基础架构建设、智慧云社区服务的培训和改造、文化与健康两个产品开发以及与省级服务平台的开发引导工作。
6、宾王社区:加快进行“五大转变”
义乌市政府宾王社区通过根据分析人群特征和外来生活方式,设计未来社区落地场景、完善设计配套设施,实现未来社区的可持续运营。
“去房产化、产能融合、资金平衡、数字引领、多样治理”是宾王社区要实现的五大转变,目前正着力推进健康场景及文化场景搭建。
对于六个地区未来社区工作的推进情况,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等省级有关部门和专家们进行了点评。在认可各社区建设工作成效的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工作所存在的不足,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和数据收集工作。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军
最后,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军在做总结发言时提出,下一步,6个先行先试创建社区要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要率先引领示范,加强组织领导,定期专题研究,高效推动工作落实。二是要聚焦两个重点,集中精力推动“智慧医疗”“社区文化”等系列多跨应用场景高质量落地,将“规定动作”做到位、出成效。三是要积极探索“邻系列”,发动市场主体力量共同开发建设。四是要抓紧梳理一批清单,围绕问计于民、高频需求、多跨场景、最佳实践等方面进行梳理,清单化推进。五是要抓紧优化平台建设,与“城市大脑”打通,为未来社区数字社会建设夯实有力基础。六是要注重多元共建,凝聚全社会协同合力,加快形成可学、可看、可体验的实践成果。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